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自古以来 , 许多人喜欢赏玩石头 。 石头的长处一是静 , 二是寿 。 在此基础上 , 奇石又有瑰丽的纹理、润泽可亲的质地 , 或者兼有奇特的形状 , 静而观之 , 令人坐生清思 。

明代小品《醉古堂剑扫》中把奇石、怪石称为“实友” , 认为玩石可以给人添加一种隽永的气质 。 其中的一句话很精准地概括了玩石、赏石的审美原则:卧石不嫌于斜 , 立石不嫌于细 , 倚石不嫌于薄 , 盆石不嫌于巧 , 山石不嫌于拙 。

这句话也可以当成规划与布置石景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 其他的还有:墙内有松 , 松欲古:松底有石 , 石欲怪;石面有亭 , 亭欲朴;亭后有竹 , 竹欲疏;竹尽有室 , 室欲幽……园中松石 , 只为添加一段山林景况 , 不然便让人感觉俗气 。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 , 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

好的奇石可以带给人们山野的趣味 , 所谓“得趣不在多 , 盆池拳石间 , 烟霞具足” 。 也因此 , 历代文人多有爱石的传统 , 日常的乐事 , “以苦茗代肉食 , 以松石代珍奇 , 以琴书代益友 , 以著述代功业” 。

唐代 , 荥阳人郑璠酷爱奇石 , 他担任象江太守的时候 , 在当地得到六块怪石 , 有的形状奇特 , 有的文理罕见 , 郑璠异常珍爱 。 任期三年中间 , 郑璠不曾沾染疠瘴 , 饮食平安 。 任满之后郑璠要回长安 , 舍不得丢下六块奇石 , 便雇了人车 , 把奇石从象江一路运送到长安 , 总共花去六十万钱 , 耗尽了他的全部资财 , 导致他的妻儿在长安没处安身 , 只能寄居别人家里 。 看来 , 在郑璠眼里 , 这几块奇石比家人的安居更重要 。

《旧五代史》记载 , 晚唐名臣李德裕晚年居住在洛阳 , 建造了一处私家园林 , 聚集天下奇花异竹、珍木怪石于其中 。 其中一块石头是李德裕的最爱 , 每每醉酒之后 , 李德裕会倚坐到这块石头上 , 称之为“醒酒石” 。 据说 , 只要用水淋到醒酒石上 , 石头表面就会显示出来林木自然之状 , 颇为神奇 。

李德裕希望自己的后代好好保护这处园林和奇石 , 在石头上刻字警告:“移吾片石、折树一枝 , 非子孙也” 。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 , 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

话说得很严厉 , 但形势总比人强 , 唐末的动乱自然波及到洛阳 , 许多园林变成一片灰烬瓦砾 。 李德裕留下的园子也没能幸免 , 园中的珍宝被乱民抢掠一空 , 醒酒石也被抢走 。 到了唐昭宗光化年间 , 这块石头辗转落入一位监军太监的手里 。 李德裕的孙子李敬义听说之后 , 请求河南尹张全义出面斡旋 , 希望能让那块醒酒石回到李家的园子里 。

下一次宴会 , 张全义当面向监军太监提出这个要求 , 太监不肯 , 厉声说:“黄巢之乱过后 , 谁家的花园没有残破?难道只有李家花园有石头吗?”太监的态度让张全义大怒 , 下令把太监打死 , 那块醒酒石大概也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

宋代人玩石、赏石的故事更多 ,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书画家米芾 , 被称为“石癫” 。 宋徽宗也痴迷玩石 , 侫臣朱勔为了迎合宋徽宗对于奇石异卉的喜好 , 四处访求 , 然后通过水路送往汴京 , 被称为“花石纲” 。

北宋灭亡 , 汴京的好石头也逐渐散落到各地 。 石头是自然之物 , 坚硬难朽 , 宋徽宗时代的许多花石也留传到了明代 。 苏州徐清之的家里就有一块 , 称之为“石祖” , 这块石头高达一丈五 , 下面还有一个相配的底座 , 通高两丈有余 , “变幻百出 , 无可名状” 。 为了竖立和布置这块石头 , 徐清之一共花费三百多两银子 , 也算是不惜血本 。

据记载 , 当初朱勔已经把这块石头和底座装到了船上 , 结果中途出了问题 , 底座不慎掉入太湖之中 。 朱勔只好放弃了这块大石头 。 乌程一位董氏得到它 , 运送过程中又一次出问题 , 船到水中 , 再次倾覆 。 董氏请人打捞 , 奇迹出现了 , 最先捞上来的竟然是先前丢失的底座 , 随后又找到了石头 。 以后这块石头被徐氏购得 , 传给后代 。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 , 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

《东城杂记》中提到一块花纲石 , 名为玉玲珑 , 看起来苍润嵌空 , 敲击时发出的声响如同玉佩之声 。 石头上刻字 , 以纪岁月 。 明末 , 这块玉玲珑出现在包涵所的灵隐山庄里 , 后来被沈氏买下 , 雇了百十号人 , 把它运到庾园 , 以后又流入龚翔麟的手里 。

杭州经济富裕 , 文化传统深厚 , 私家园林多 , 其中自然不乏好石头 。 张岱在《西湖梦寻》中提到一处小蓬莱 , 是雷峰塔附近的一处园子 , 园中奇峰如云 , 古木蓊蔚 , 最初的主人是南宋的内侍甘升 。

到了明末 , 园子的主人换成了黄贞父 , 改园名为“寓林” 。 园中奇石堆叠 , 石上刻有“青云岩”“鳌峰”等字样 。 黄贞父在其中的一块石头上刻了“奔云”二字 , 这是一块巨大的奇石 , 形状像一朵茶花 。

天启年间 , 黄贞父已经去世 , 园中一派荒凉 , 但还不失旧日的规模 。 明末江山倾覆 , 狼烟遍地 。 劫难之后 , 寓林之中林木全部被毁 , 苔藓尽剥 , 成为一片瓦砾 。 那一块奔云也残破不堪 , 十去其五 , 看着令人伤感 , 张岱还为它写下一首《小蓬莱奔云石》诗 。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提到 , 他的祖父张汝霖就很喜欢奇石 , 在江口的神庙之前发现了一块松花石 , 让人把它运进回来 。 石头上沾满了兽血和兽毛 , 因为当地人杀牲祭神 , 都要把兽毛兽血淋洒到这块石头上 。 张汝霖亲自动手刷洗石头 , 称呼其为“石丈” , 又在石头上刻写了一段铭文 , 又作了一篇《松花石纪》 。

张汝霖视为宝贝的一块石头 , 到了子孙后代的手里 , 却毫不重视 。 张岱就嫌这块松花石臃肿、硕大 , 表面的纹理又不佳 , 不够嶙峋苍古 。 张岱又打算用它作为花缸的底座 , 结果还是不合适 , 最后被弃置在阶下 , 再无人理会 。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当你把奇石搬回自己家里的时候 , 别忘了古人的这些劝诫// //

郎瑛的《七修类稿》中有“名物不当窃取”一条 , 批评文学之士在名胜之地铭刻自己的名字 , 并把奇石、异木据为己有:“……见一木石之奇 , 遂取去之者……殊又不知在山林 , 则为公玩而可久 , 在人家 , 则为私物而易废” 。

这段话非常有道理 , 李德裕、宋徽宗、张汝霖等人对于奇石的所作所为 , 便是窃取名物的最好例证 。

于左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