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处死犯人,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可能对秋后问斩、午时三刻开刀问斩比较熟悉 , 也因此就产生疑问 , 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 还要选择午时三刻呢?今天金兔就带大家看看其中的门道 。

午时三刻

先说说午时三刻吧 。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 每个时辰约合现在的两个小时 。 同时又把一个昼夜划分为一百刻 , 刻原本是计时的滴漏上的刻痕 , 一个昼夜滴完一桶 , 划分为一百刻 。

实际上 , “时”和“刻”是两套不同的计时单位 , 换算起来比较复杂 , 平均每个时辰约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


古代处死犯人,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古代处死犯人 , 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

午时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之间 , 午时三刻则差不多是正午十二点 , 这时候太阳挂在天空中央 , 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 在古人看来 , 午时三刻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之时 。

古人还认为 , 不管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 , 他的鬼魂总会来纠缠做出判决的官员、监斩的官员以及行刑的刽子手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 。 而选择在阳气最盛的时间段 , 可以抑制死者的鬼魂 , 这应该是古人习惯性午时三刻行刑最主要的原因 。


古代处死犯人,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古代处死犯人 , 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

秋后问斩

事实上 , 除了需要午时三刻问斩外 , 古代行刑对于时间的选择也极为看重 。

比如汉朝有“秋冬行刑”之规定 , 规定除非是谋反、谋大逆外 , 其他死囚需等待秋季霜降后到冬至前方可行刑;唐宋及以后也有类似的规定 , 说除非是谋反 , 或者是奴婢、部曲杀主以外 , 否则也要等到秋季行刑 。

西汉的行刑时间一般是九到十二月 , 唐至清末则为十、十一、十二月行刑 。


古代处死犯人,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古代处死犯人 , 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

选择秋后问斩 , 实际上有两个原因 。

第一 , 跟迷信有关 。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五行学说 。 古人认为 , 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 , 五行中金的本性冰冷 , 秋季是金旺、水相 , 土休、火囚、木死 , 从五行上看 , 这是生命沉寂的季节 , 一年中生命力最低的时间段就是现在 。 且金还代表砍伐的金属工具 , 又是破坏的代表 。

如果说春夏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 那么秋冬就是肃杀沉寂的季节 , 选择在秋冬行刑 , 是顺应天时、符合宇宙的秩序和法则的体现 。


古代处死犯人,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古代处死犯人 , 为何会选择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呢?// //

第二 , 杀一儆百 。

行死刑有两个作用 , 除了惩处犯人以外 , 还能起到一个杀一儆百的效果 。

春夏之季人们都在忙于耕种 , 哪有时间出来观看行刑 。 而秋冬季节农民相对清闲 , 有时间前往观看 , 如果选择在秋冬问斩 , 才能起到一个杀一儆百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