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大将军,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笔者记得CCTV—1曾在2006年播出了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 笔者当时12岁 , 正好有幸看了这部电视剧 。 那时候 , 笔者年纪还小 , 对历史还不是十分了解 , 没发觉电视剧有什么问题 。 现在回想起来 , 此剧的历史观很有问题 , 值得商榷 , 它将施琅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人物、一个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将领 , 这实在是将后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历史人物 , 甚为荒谬 。 那么 ,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施琅这个人呢?该如何评价他的功过呢?


施琅大将军,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施琅大将军 , 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 , 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

首先 , 谈他降清的问题 , 施琅曾是两度降清 。 早在1646年(清顺治三年) , 清军统帅博洛利用郑芝龙的声望招降其旧部 , “奉郑之命降清的有武毅伯施福(施琅族叔)、海澄伯郑芝豹和部下总兵十员 , 兵将十一万三千名” 。 施琅当时就随施福降清 。 降清后 , 施琅等归李成栋(制造了嘉定三屠)指挥 , 李成栋歧视他们 。 施琅等人过着寄人篱下、忍气吞声的生活 , 大有怀才不遇之感 。 不久 , 李成栋反清复明(良心发现?他最终为反清复明而死) , 施琅重投郑成功部下 。

他二次降清是因为他和郑成功决裂了 , 郑成功杀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 。 于是施琅又满清 。 人们因为郑成功杀其家人 , 觉得施琅降清情有可原 。 笔者则以为不然 。 这不过是他第二次降清 。 可以说施琅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 , 他奉行的是谁重用我 , 我就为谁卖命的信条 , 施琅根本不知道什么民族大义、天下兴亡 。 他的降清并非不可指摘 , 他并非只有降清这一条路 , 家仇国恨 , 孰轻孰重?


施琅大将军,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施琅大将军 , 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 , 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

其次 , 谈谈他的品性、性格 。 施琅为人跋扈、倨傲 , 屡忤成功 , 早就引起郑成功的不满和恼怒 。 而曾德事件更是使得他与郑成功决裂 。 曾德是郑氏旧将 , 不大得志 , 受施琅节制 。 为求出头之日 , 他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 , 即“恃郑氏亲昵 , 逃于郑所” 。 施琅听到消息后 , 大为愤慨 , 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 。 郑成功“驰令勿杀” , 施琅却悍然不顾 , “促令杀之” 。 这件事过责在施琅 。 施琅杀人 , 终至于亲人被人杀 。 施琅实在是咎由自取 。

然后 , 谈维护祖国统一问题 , 施琅当时想的是祖国统一吗?

《台湾文献》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 郑维中 , 《施琅“台湾归还荷兰”密议》:施琅在攻台成功后 , 与英、荷两国滞台人员接触 , 计划以“台湾归还荷兰”等方式 , 诱引英、荷两国人前往福建或台湾贸易 , 并以“外国贪涎”为由 , 力促清廷维持海禁 , 以达成让福建外贸商垄断中国外贸的目标 。 然施琅此一企图 , 并未获得荷兰当局支持 , 终告失败 。 这件事保密措施做得很好 , 不见于中国史册 , 但是荷兰人记录下来了 。


施琅大将军,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施琅大将军 , 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 , 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

退一万步讲 , 当时也没有民族国家的观念 , 有的只是化内化外之说 。 施琅攻台之后 , 台湾也只是被朝廷算作化外之地 。

最后 , 谈其治台 。 施琅攻占台湾后 , 夺占的田产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 , 名为“施侯租田园” , 一直延续到台湾日据时期 。 他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 。 如此他犹嫌不足 , 还贪得无厌 , 又向渔民们勒索“规礼”收入私囊 。 康熙皇帝就曾说:“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 , 立为独行 , 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 , 遂将此项奏请归公 , 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 , 每年交纳 , 率以为常 。 行家任意苛求 , 鱼人多受剥削 , 颇为沿海穷民之苦累 。 ”


施琅大将军,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施琅大将军 , 三度改易门庭惹争议 , 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

“赴台者不许携眷 。 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 , 特禁往来 。 ”施琅这一政策后来导致台湾妇女奇缺 , 他对台湾的统治构成两岸往来的最大障碍 。

总之 , 施琅这个“大”将军 , 十六个字:

才能突出 , 罪行累累;叛郑无罪 , 治台有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