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问刘禹锡"想到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盲目较真(原创)

常见有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 喜欢较真,好像是在想 , 好家伙 , 我可抓住你的漏洞了 。 比如唐代诗人刓禹锡写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有人读了这诗就有了疑问 。 刘禹锡什么时候人 , 唐代人 , 生卒年为772年__842年 。 王、谢什么时候人 , 东晋 。 王导的生卒年为276年__333年;谢安的生卒年为320年__385年 。 刘禹锡和王、谢相距三百多年 , 他就看见王、谢家的燕子飞到寻常百姓家了 。 王、谢家的燕子就能活三百几十岁?刘禹锡怎么知道王、谢家有过燕子?就算燕子长生不老 , 又真的在王、谢家住过 , 刘禹锡怎么就认识那就是王、谢家的燕子呢?你看 , 这可真是较真了 , 来了个"三问刘禹锡" 。


由"三问刘禹锡"想到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盲目较真(原创)

由"三问刘禹锡"想到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盲目较真(原创)// //

还有诗人杜牧写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有人读了就说 , 杜牧也是瞎扯 , 你就一个个数过有四百八十座寺院?而且还能认定都是南朝的?

再如诗人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 ,

何处得秋霜 。

有人读了就问:白头发长了三千丈 , 就是三万尺 , 那身子多高?头有多大?三万尺长的头发拖着怎么走路?这又是一个"三问李白" 。


由"三问刘禹锡"想到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盲目较真(原创)

由"三问刘禹锡"想到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盲目较真(原创)// //

在咱们汉语言中 , 有时数字并不是具指的 , 在旧对联中就有"梅开五福 , 三多九如"之说 。 "三"有时是指多的意思 , "只有再一再二 , 没有再三再四" , 这里的"三、四"实际是指多次的意思 , 并不是实指三次、四次 。

就文学表现手法而言 , 有现实主意 , 也有浪漫主义 。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霄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王宇 , 高处不胜寒 。 "你能问苏轼 , 常识告诉我们 , 人不能提着自已的头发离开地球 , 你宋朝也没有宇宙飞船 , 你还能上天?怕冷 , 不怕冷你也去不了 。

这样较真 , 就钻进牛角尖了 , 走入了歧途 , 影响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 其实在文学表现手法上无论怎么浪漫、谎诞 , 都有一个现实主义的内核 。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 , 特别是诗歌 , 首先是欣赏诗歌意境 , 就是诗人通过具象表现抽象 , 通过有形表现无形的那些内容 , 需要细心体会 。 再就是诗的现实主义内核 , 比如《乌衣巷》 , 诗人刘禹锡要表现的是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 昔日王、谢这样的名门望族不在了 , 而乌衣巷还在 , 朱雀桥边的花还照样开 , 曾径是王、谢两家做窝结巢的燕子在寻常人家照样结巢作窝;


由"三问刘禹锡"想到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盲目较真(原创)

由"三问刘禹锡"想到为什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盲目较真(原创)// //

诗人杜牧说的"四百八十寺" , 主要是对当时大肆兴建寺庙的不满 , 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崇信佛教 , 致使"天下户口几去其半 。 "梁武帝时仅建康一地就有寺庙五百余所 , 僧尼十多万人 , 良田沃土多为寺院所占 , 严重影响社会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 杜牧主张禁佛毁寺 , 认为这样可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 减轻人民的负担 。 这是作者在诗中表现的现实主义内核 , 若舍此去数一数是否真有四百八十所寺院 , 不是买椟还珠吗?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目的不是说白发而是说他的愁 。 《秋浦歌》的这首诗写于李隆基天宝未年 , 当唐王朝己很腐败 。 诗人己经五十多岁 , 理想抱负不能实现 , 反而受到压抑 , 所以对镜看到白发如霜而发出感慨 。 李白是位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诗 , 还因为此 , 其诗才更富于美感 。

说了这么多 , 主要还是说明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 不必盲目较真 , 而影响了作品的欣赏和对现实主义内核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