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宗法制的定义与目的

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 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 , 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 , 形成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 。 到了西周时期 , 这一制度和分封制结合起来 , 达到较为完备的程度 。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 , 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 , 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 , 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 宗法制度的组织形式

依据宗法制度的组织形式 , 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 , 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 , 即最大的族长 。 他既代表社稷 , 又主持宗庙的祭祀 , 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 天子的宗庙 , 祭祀自始祖以来的历代祖先 , 是全国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祭祀祖先的场所 , 称为“太庙” 。 历代祖先 , 以始祖为中心 , 按昭、穆排列(宗庙祖先牌位排列 , 昭为左 , 穆为右 , 始祖居中 , 第二代为昭 , 第三代为穆 , 第四代为昭 , 第五代为穆 , 以下类推) , 都有一定的地位 , 只有天子才能有这种祭祀列祖列宗的特权 。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

历代的周天子由嫡长子继承 , 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 。 按照宗法制的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 , 立子以贵不以长” , 嫡长子的继承权得到了维护 。 其他诸子有的受封为诸侯 , 有的在最内分得采邑 , 在王室担任官开 , 分别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政权机构 , 各有自己的“氏”号 。 受封者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 , 他们的封地和爵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 成为别宗的宗子 , 对周天子而言 , 他们是“小宗” 。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

在诸侯国内 , 国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 , 建立卿大夫之家 。 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内立有家庙 , 统率自己的家庭 , 是采邑内的“大宗” , 对国君面言 , 他们又是诸侯国内的“小宗” 。 卿大夫以下 , 还可分出他们的亲属 , 建立各自的父权家长制家庭 。 这种家庭各有定的田地 , 家长就是土 。 土要尊奉所属家庭的卿大夫为宗子 , 士以下 , 就是各级宗子的比较疏远的宗族成员 , 他们就成了一般的平民 。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

这种层层相属的宗法关系 , 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宗统”和“君统”合一“天子建国 , 诸侯立家 , 卿置侧室 , 大夫有贰宗 , 土有隶子弟 ,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 , 皆有等衰 。 ”各级贵族的等级制度 , 就是依据这种宗法关系来确立的 。 自“天子”以下的各级贵族 , 各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 , 这样就形成了奴隶制国家的宗法等级隶属的统治体制 。 至于士以下的“隶子弟”和“庶人工商” , 这些包括平民和奴隶在内的劳动者 , 一方面要通过各自的 “分亲”关系 , 与所属的贵族确立比较固定的宗法隶属关系;同时又要依据他们自的亲属关系 , 以确定最基层的劳动组织 。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

宗法制的维系与影响

由于奴隶制国家体制与奴隶主贵族的宗法关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 所以各级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这种宗法关系 , 尊奉他们共同的祖先 , 树立牢固的“尊祖”、“敬宗”观念 。 而直接继承祖宗的事业 , 代表全族最大利益的 , 就是周王室这个全国最大的“大宗”和周王这个地位最高的“宗子” 。 所谓“大宗维翰” , “宗子维城” , 各级“小宗”都必须结合在周王的周围 , 对周王无限地崇敬 , 这就是“敬宗” 。 其他各级宗族成员 , 都要以各级“宗子”为核心 , 表示“尊祖”和“敬宗” 。 因此 , “尊祖”和“敬宗” , 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 。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

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 , 在整个奴隶主贵族阶级中占居首要的地位 , 所谓“周之宗盟 , 异姓为后” 。 但是这并不排斥异姓贵族 。 一方面 , 宗法制度的原则 , 通行于所有的百姓贵族;同时 , 在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 , 还要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 , 结成亲戚之国 , 以加强联系 。 “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 , 杞、缯由大姒 , 齐、许、申、吕由大姜 , 陈由大姬 , 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 。 ”因此 , 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 , 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 。 这种甥舅关系 , 是对宗法关系的必要补充 , 也是宗法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到底是什么?// //

依据宗法制度的嫡庶、长幼、亲疏等项关系 , 确定奴隶主贵族的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 。 这些等级区别 , 形成奴隶制度的各种名分 。 依据名分确定 伦理规范和准则 , 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为了保证这些礼法 制度的实施 , 必须依靠政令刑罚等强制手段 , 这样才能较好地统治广大人民群众 。 所以 , 孔子极力主张“正名” , 就是要从确定名分人手 , 以求得社会政治的稳定 , 从而巩固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