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汤小铭 : 世间如此复杂广大 , 我还要不断学习 , 才能画得更好
展览 | 汤小铭 : 世间如此复杂广大 , 我还要不断学习 , 才能画得更好// //
■ 6 月 6 日 , 铭刻时代——汤小铭艺术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汤小铭先生今年 80 岁了 , 在与他的交谈中 , 他的 " 艺无止境 " 的追求 , 就如同《永不休战》作品本身一样 , 给采访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 4 月他在广东美术馆做了首次大型个展 , 如今展览移师中国美术馆 , 在如此背景之下 , 他却略显 " 羞赧 ", 说好像作品光秃秃的没穿什么衣服就给人看了 , 说 " 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一点迷糊 , 还要不断学习、理解、探索 " 。 如此的谦逊 , 如此地坚持 " 永不休战 ", 汤先生和采访人员的对谈 , 就从这幅同名作品说起 。
■收藏周刊采访人员 潘玮倩
展览 | 汤小铭 : 世间如此复杂广大 , 我还要不断学习 , 才能画得更好// //
■汤小铭 永不休战 1971
《永不休战》是这样诞生的
收藏周刊 :汤老师 , 您刻画鲁迅的这些作品 , 也许是最为人所熟知的 , 形象都特别动人 。 当年 , 您是怎么构思的 ? 您对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
汤小铭 :学生时代我便知道了鲁迅 。 后来 , 我毕业后分到画院工作 , 在资料室里读到很多鲁迅的作品 , 那时也没有人干扰我读书 , 于是对鲁迅的了解就比学生时代深厚了很多 。 这是一个基础 。
1970 年 , 我从英德茶场借调回广州 , 在省文艺办公室指挥下干着 " 救火队 " 的工作 , 哪里任务紧急 , 就到哪里去干 , 差不多整六年没怎么画画了 , 现在叫我画什么都无所谓 , 有得画就高兴 , 管他呢 。 正碰上鲁迅纪念馆要重新开放 , 我被派去帮助搞陈列 , 因为鲁迅先生晚年部分找不到合适的照片 , 要我创作一张鲁迅晚年的肖像画给版面用 , 于是我很当一回事地干起来 , 也实在是过把瘾 。
我又没见过鲁迅 , 也没去过上海 , 那就搬那些旧杂志 , 里面往往都有一些有关鲁迅的 。 站在收集一个人的形象基础之上 , 进行敞篷式的设想 。 设想当时的情境、他的生活工作条件 , 这些都是逐步成型的 , 也不是我的什么聪明才智 。
他的晚年是什么样的呢 ? 生病 , 他那时候已经病了 , 在这种情况他还不断要用他的笔去进行战斗 , 那这种空间构思就有一些依据 , 不是乱来往逛花园上去画 , 而是让他带着病在书房里面来工作 。 他那个时候就显得比较衰老 , 我当然不能把它往衰老画 , 要把精神面貌体现一下 。 但就算我画出来也不可能是他当年真实的样子 , 这就是叫艺术形象 , 就是我在这个时候对他的理解 。 有一句话是允许虚构 , 就是说这个像 , 可以说服大家 , 有依据 , 有鲁迅当时那种精神 。 艺术要比原来的生活更集中、更高 。
我很快搞出来一个大草图 , 完之后就画大稿 , 当时整个过程都很顺 , 没有别人给我条条框框 , 所以我的思想状态也是很松弛 ( 放松 ) 的 , 大概一个多月完成 , 也不是太长 。
展览 | 汤小铭 : 世间如此复杂广大 , 我还要不断学习 , 才能画得更好// //
■ 1971 年 , 汤小铭在广州鲁迅纪念馆创作油画《永不休战》 。
收藏周刊 :听说当时您也是去了很多相关的地方 , 搜集过大量资料 。
汤小铭 :你从事这个必然要做一些工作 。 我这些本事也好、能力也好 , 都是老师、同学们给我的 , 不是天生有的 。 我天生就是一张白纸 , 就算我会这个 , 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 , 就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 。 吃碗河粉、兢兢业业服务就可以了 。
收藏周刊 :其实并不简单 。
汤小铭 :像吃河粉一样那么简单 , 但是河粉是怎么变来的 , 也有它的过程 。 你说要有什么天赋 , 我不知道 。 我讲不出来 , 总之我喜欢 , 我有兴趣 。 但是努不努力 ? 我也尽了一定的努力 , 这些都综合在一起才能做成一件事情 。 所以人家问我更偏多点天赋还是努力 , 我觉得自己还算努力 , 但是在家里老被老婆说懒惰 , 因为有时候在动脑筋、想东西时 , 的确看着是无所事事的样子 , 其实有时候望着一盆水 , 还在想着它的表现 。
衰年变法其实就是自然蜕变
收藏周刊 :汤老师 , 在您一直持续努力的过程中 , 有没有哪个曾经克服过的困难 , 是印象特别深刻的 ?
汤小铭 :太多困难了 , 克服不完 。 像我 ( 现在 ) 这些都是克服困难所产生的效果 , 每一个事情都有克服 , 人家说读书都要长读长新 , 同样的一个事情做一百遍 , 应该有九十多遍都是白做的 。
收藏周刊 :您现在还有没有新的想法 , 是您觉得可以继续再去尝试和突破的 ?
汤小铭 :这个世界这么复杂、广大 , 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一点迷糊 , 还要不断学习、理解、探索 , 才能把这世间的事情说清楚甲乙丙、一二三 。
收藏周刊 :汤老师 , 我们知道黄宾虹曾经有过 " 衰年变法 ", 您怎么看待他的这个选择 ?
汤小铭 :他起码有个认识 , 艺无止境 。 一个想法形成了 , 又有新的问题在问他为什么 , 不这样可不可以 , 他还要不断说服自己 , 没有一样东西是能够让所有的人解决所有的问题 。 我还没有制定变法的趋向 , 但是要变的就是不断进步 , 一个问题解决了又有新问题 。 所以伟大的人都把它说得很简单 , 学习再学习 。
学习两个字什么叫学习 , 不懂就学 , 把不懂变成懂 , 懂一点就多一点 , 我现在能够画成这样 , 我就希望画得更好一点 。 什么才叫做好 ? 除了公众、专业界的认同 , 首先是我自己认同 , 我才能再拿出来 。
每天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 一点一点能进步 , 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 大家看到变法 , 其实是积累了七八十年的自然蜕变 , 它来得很自然 。
中画和西画的道理是相通的
收藏周刊 :汤老师 , 在您求学或绘画的过程中 , 有什么是您认为一定要坚持的 ?
汤小铭 :曾经一个年轻人跟我说他去看展览了 , 没什么可看的 , 转一圈就出来了 。 我说你白费了十几二十分钟 。 为什么 ? 因为假如你带着问题去看 , 看着某一张画上有几笔对你有启发 , 可以吸收 , 你就收获了 。 你们看别人的画 , 专找优点看 , 不要看别人的缺点 , 那个缺点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 , 看到别人这不行、那不行 , 怎么才能行 ? 但是一百多张里如果有两三笔能解决让你手忙脚乱的问题 , 这就对你有好处 。 你明白我刚才讲的意思吗 ? 专看缺点 , 一点好处都没有 , 不如不看 。 对于自己的画 , 则要想办法多找出一些缺点或者自己把握不住的东西 。 这是一种求学或者做事的态度 。 这算不算真理 , 我也不懂 。
收藏周刊 :那汤老师 , 您喜欢看国画吗 ?
汤小铭 :喜欢 , 我是中国人 , 肯定喜欢中国画 , 书法、中国画 , 我都一样有兴趣 。
我附中毕业之后 , 当时要选三个志愿 , 三个我都填了油画 。 我决心要栽进油画里 。 在中国学中国画有很多便利条件 , ( 当时 ) 学油画则很困难 , 困难 , 但是有趣味 , 就冲着有趣味 , 就去学 。
但是我刚才跟你说的道理是相同的 , 中画、西画不分 , 都是一样的 , 因为道理是相通的 。 从道这个规律来说 , 这是一条路 。 这条路是相通的 , 这些都可以 。 我在想 , 如果你学透了中国画理论 , 其实把它翻译成西洋画也一样 。
收藏周刊 :您平常一直也画中国画 , 主要是画什么 ?
汤小铭 :山水为主 , 花鸟也有不少 。 这些都是我不愿拿出来的 , 因为这是你藏起来的 , 比如在冲凉房里大声高歌 ( 的那种感觉 ) , 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 。
收藏周刊 :在您的展览上 , 我们很多观众都很喜欢您的作品 。
汤小铭 :那真是值得喝一杯了 。 我就是画画的 , ( 有时 ) 傻乎乎说一些废话 。 所以我做这个展览 , 也就是等于回头看一遍 , 走过、做过、想过、苦恼过、高兴过 , 以后不管怎样了 , 你还剩下这些画 。 怎么画得更好 , 我也不知道 。 我在心里感动着 , 总是想追求美好的一面 , 却总是走不到 , 艺无止境 。
但是有一条 , 我认为这些天 ( 做展览 ) 就像光秃秃在那里给人家看 , 那些连环画是歪歪扭扭的草图 , 画得都不像 。 人家做展览起码要 " 修修眉毛 , 梳梳头 ", 站出去摆好姿势 , 我都没有什么秘密 , 我就是这样画 , 画出来就是这样 。
展览 | 汤小铭 : 世间如此复杂广大 , 我还要不断学习 , 才能画得更好// //
■汤小铭 自画像 1984
家属谢远清畅谈汤小铭给他的启示 :
我们学画的应该想想 , 怎样完整地去领悟这个世间的东西
我协助展览到现在 , 自己回头看 , 汤老师有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 , 那是一种观察力 , 他的画里面有他的眼睛看到的、理解到的东西 , 悟到的东西 , 这个东西有时候不仅仅属于美术 , 而是一个人整体打开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 所以他能编、能创造 , 他的毛孔都是张开的 。 他会结合很多很真实的感受的例子 , 所以我觉得这个洞察力是超越过他画面的风格 , 我觉得是很珍贵的 。
他塑造的那种虚构的场面 , 其实是综合了一个人对生活、人性、自然的观察 , 对很多物件的那种感受力 , 最后拿捏到一个完整的框架里头 。 也许这个洞察力 , 是我们很多人想当画家而还没有理解的 , 他就想我怎么表现美 , 或者我怎么标新立异 , 或者我怎么学习老师的东西 , 但是没有想过 , 我怎样完整地去领悟这个世间的东西 。
(编辑 / 陈镟)
- 小年 | 灶王爷6大传说,人世间6种智慧
- 甘肃村民自掏腰包42万元,自建三角城遗址展览馆,捐文物170多件
- 神秘的春秋小国,缺失的封国历史,用一场展览重启这三千多年前的风云兴衰
- 这个展览不容错过:百件旗袍藏品 还可与民国旗袍美女“穿越”合影
- 鲁博的这个展览将带你领略董其昌书风的历史流变
- 农民集千位开国将帅图,自办红色展览馆
- 造福世间 《飘渺西游》门派方寸山揭秘
- 上海生活1908年,清末时期世间百态
- 清朝唯一保留谥号的贵妃,为康熙生下一子,地宫珍宝在乾隆陵展览
- 世间卤味千千万,为何偏爱这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