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女儿读一年级的时候 , 我在帮她选中国历史入门读物这件事上 , 愁上了 。
历史这门学科 , 你看得越多 , 越觉得入门得讲究 。 太严肃的书 , 担心开卷生厌 , 倒了小孩子天真好奇的胃口;太活泼的书 , 又担心穿凿附会太多 , 故事背后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 所以纠结着一来二去 , 我竟然没给女儿买过一本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书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太喜欢历史了!》内页图
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普通周末 , 语文老师布置了阅读笔记作业 。 同班同学交了一本关于秦始皇的阅读笔记 , 被选作榜样贴在群里 。 我随口跟正在看《小飞侠》的女儿搭了句讪:
“你知道谁统一了六国吗?”
“知道啊!”
“啊 , 你知道啊(意外惊喜) , 是谁?”
“诸葛亮啊!”
全家顿时默了三秒钟 , 先生跟我说:“要么我们去买一套《上下五千年》吧……”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太喜欢历史了!》内页图
我小时候读的就是《上下五千年》 , 这套书今天仍是父母首选的通识启蒙书之一 , 但我的阅读体验是 , 它全面而平淡 , 再直接一点说 , 不够动人 。
当孩子面对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 , 他所知的确很少 , 但并不意味我们只给“正确”就够了 。 一味“正确”的东西有时候很教条 , 孩子却往往用直觉判断要不要亲近一个领域、一件事 。 他们的直觉敏感而浪漫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太喜欢历史了!》内页图
历史为什么不能既准确又有趣呢?
在这个找书找得有点小崩溃的当口 , 我发现“知中”出了一套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太喜欢历史了!》 。
我几乎是一眼爱上了这套书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把中国历史做“美”的编辑部
先说“知中ZHICHINA” 。 你可以将之看作一个小而美的出版社 , 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杂志社 , 因为知中ZHICHINA”的出版物刚好介于两者之间 , 是以专题为内容的特辑书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知中ZHICHINA出版图书
在这套《太喜欢历史了!》之前 , “知中ZHICHINA”还出过《知中·山水》、《知中·竹林七贤》、《知中·宇宙之道 , 就在围棋》、《知中·禅的入门》——听名字就能知道这个文化品牌的趣味 , 而他们自己的定位正是发掘和重新诠释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一切内容 , “有关东方中国的一切 , 探索中国首选” 。
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说 , “译事三难:信、达、雅 。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将历史转述成给今天孩子的故事 , 也是一种翻译 , 其难处亦是信、达、雅 。 而我被这套书击中之处 , 也正是它实现的“信、达、雅” 。
信
信是史实须准确 。 但很多时候 , 大多数家长对“历史”的准确度是没有判断感的 。 历史能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所谓历史 , 从时间断代到人物、大事件 , 这些不都是教科书上的条例 , 已成定论的东西吗?
喏 , 这种想法 , 恰恰就是忽视了历史其实是一门动态发展的科学 , 它的“信” , 是不断回到真实的“信” , 但如何不断回到真实 , 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 而历史如何“动”起来 , 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学科 , 就是考古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一本好的历史书 , 其实需要留意它有没有把新近的考古成果放进来 , 迭代以往有问题的观念 。
而在《太喜欢历史了!》这套书中 , 历史与考古的紧密联系 , 在第一册《神话时代到西周》中就有体现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神话时代到西周》
夏商两朝为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很多源头故事 , 其实有点类似西方的《奥德赛》和《埃涅阿斯记》 。 但从考古上说 , 商朝是有明确考古发现的 , 而夏朝一直没有考古发现 , 所以从五四以来一直被少数学者质疑 , 是否真的存在 。
所以在讲到这两个朝代时 , 书中在夏的部分 , 用的小标题是《夏朝 , 一个传奇的时代》 , 讲明了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 , 这对小朋友来说 , 恰有一种神秘的、虚实之间的吸引力 , 也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太喜欢历史了!》内页图
而到了商的部分 , 小标题就是呼应的《商朝:第一个得到考古证实的王朝》 , 并在讲到商朝重器中 , 用一页介绍后母戊鼎 , 也就是我们读书时牢牢记住的“司母戊大方鼎” 。
将“司”改正为“后” , 是近10年间的考古勘正 , 让孩子了解正确信息的同时 , 也留下一个印象 , 那就是: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 我们会基于新事实、新发现 , 找到更接近真相的理解和答案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而说到“更接近事实真相的理解” , 还有个我特别留意的细节 , 我觉得特别好 , 那就是这套书的第四卷 , 《东汉三国》 。
问个问题 , 大家先在心里给个答案再往下看:三国是哪三国?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有多少人在心里反射出“魏蜀吴”三个字的?
以“蜀”称呼刘备的国号 , 其实是不对的 。 “蜀国”的称法出自陈寿的《三国志》 , 因为作为西晋史学家 , 陈寿从自己身份上来说 , 是以魏为正统的 。
刘备称帝 , 国号为汉 , 意在延续汉朝的正统 , 但如果陈寿基于史实也承认刘备国号为“汉” , 是会伤及曹魏正统的 , 所以按照地方称其为“蜀国” , 但刘备父子本身 , 是从未用蜀作国号的 。
所以当我特意翻到三国部分 , 看到这样一段表述:
221年 , 在诸葛亮等人的劝说下 , 刘备在成都正式登基 , 并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 刘备号称延续了大汉正统 , 所以国号仍为‘汉’ , 史称‘蜀汉’ 。
所以 , 如果这是孩子的第一套历史书 , 他记住的三国可能就是:魏、蜀汉、吴——而这才是相对更准确说法 。
达
达是我向往的生动感 , 是能让孩子留在记忆里的那种趣味和文化性格 。
在《太喜欢历史了!》这套书中 , “达”有三层体现:
第一种达 , 是结构的顺达;
第三种达 , 是故事读起来的明快畅达 。
向孩子讲述历史 , 可以不止一种结构 , 但一定不能没有结构 。 当下市面上流行的“中国历史故事”这样的书 , 大多是汇编式的 , 故事是散集的 , 在故事之外 , 很难给孩子一种时代的辨识感;而编年清晰的历史书 , 多数是孩子看不下去的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太喜欢历史了!》内页图
所以 , 这就越发显现出这套书结构上的“达”来 。 从全册看 , 10册书中 , 基本按照朝代关系的紧密亲疏分出10个断代 , 分别是:
神话时代到西周
春秋战国
秦与西汉
东汉三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辽金西夏元
明
清与民国
而每一个独立朝代单元 , 又以三段式特别简单的结构呈现 , 分别是:
时代背景
衣食住行
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孩子可以当作故事集去看 , 内容丰富 , 重要的故事单篇也很有看头 。 而时代背景和衣食住行的部分 , 则用更生动的方式 , 向孩子展示时代的变化与特征 。
再说落到生活中去的通达 。
“衣食住行”的段落 , 是我和女儿都非常爱读的部分 。 这个部分假设出一种生活场景 , 在讲述衣食住行的同时有大量插画呈现 , 不仅有趣 , 还能激发人的探究心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太喜欢历史了!》内页图
以汉朝为例 。 这部分会先假设一个“生活在汉朝”的场景 , 在衣的部分详细解释了“深衣”这种服饰的特征 , 还从真的“纨绔”引申到成语“纨绔子弟”的意思 。
讲到食物时 , 在西瓜、石榴、黄瓜的插画旁 , 还给孩子提了个问题 , 如果回到汉朝 , 你吃不到什么水果?
最有意思的是 , 编者还没有放过一些历史冷知识:西汉的时候 , 就有个叫刘非的江都王 , 发明了那个时代的“鸳鸯锅”——分隔鼎 。
这些都是拉近孩子体验感而不拘泥的地方 。 我一直觉得历史最让人高兴的地方就在此处 , 几千年的人跟我们生活的一样兴致勃勃 , 对生活的创意也没什么两样 。 这种感觉才是穿越历史的“沟通” 。
最后让我们来看故事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历史事件里全是可看的故事 。 比如《春秋战国》卷中 , 历史事件里面的第二个事件 , 叫做“击败叛乱的弟弟” , 实际上完整讲了一遍《史记》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 史书经典中的细节也历历铺陈在故事中 。
这个历史故事还满跌宕的 , 不仅是历史大事件 , 拿现在眼光看 , 还有原生家庭的问题和反思 。 读起来也很有趣 , 有戏剧化的发展 , 但也有很深的东西 , 会在成长中成为间接经验的一枚青橄榄 , 反复咀嚼与回味 。
雅
先说形式之美 。 这套书的美学风格 , 从封面到内页 , 这些插画本身就很值得跟孩子一起细看一遍 。
第一册《神话时代到西周》的第一张内页插画 , 画的是女娲和伏羲 。 女娲倚戴青龙 , 身伴玄武 , 伏羲身后飞翔着朱雀 , 脚下伏着白虎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但这种构图尚可说来自我们本来就有的神话思维 , 很自然将女娲伏羲与四方神兽画在一起 , 但最夺目的其实是两位天神服饰上的图案 , 褐的底色上是简洁的太阳形刻线图案 , 风格古朴而有童趣 , 很贴近“上古”的时代感觉 。
同样精彩的插图每册都有 。 我特别留意了《隋唐》卷的插图 , 唐朝是中国艺术最繁盛、色调最饱和的一个朝代 , 关于这个时期的配图 , 这套书还是延续自己的画风和色调 , 但在配什么内容的图上 , 还是看出特别的匠心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唐朝女性的音乐会和茶会
我最喜欢的有两张插图 , 一张是“唐朝女性的音乐会和茶会” , 一张是“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 前者风格不求精细 , 而是烘托“音乐茶会”的氛围和气场感 , 后者则可以看作两座紫檀琵琶的特写 , 细节非常美 , 且来源有自 , 是根据真实的文物摹画的 。
原来鸳鸯锅在西汉就有啦?这套历史书也太有趣了// //
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爱丽丝漫游记》中曾有句名言 , 叫做没有插图的书不算是书 。 从童书角度我很赞同这句话 。 而好的插图 , 不仅可以独立于文字内容提供信息量 , 还能以独特风格传递孩子以审美 。 这是这套书的第一“雅” 。
第二“雅”是思维之美 。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个设计 , 就是在每个历史事件的故事中 , 都随处穿插了各种问题 , 有的在开头 , 有的在中间 , 中间的问题通常是以问题的方式提示孩子注意细节信息 , 开头的问题就很有趣 。 我印象特别深是讲到商朝纣王的时候 , 开篇的问题是这样的:
在你看来 , 纣王帝辛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呢?
一直透过《封神榜》连续剧展示形象的纣王 , 需要讨论他的优点吗?我是到成年之后才读到关于帝辛相对客观的评价的 , 才知道他在年轻时也有英武、聪慧的一面 , 但最终刚愎自用、不听批评的个性 , 令他最终走到了“纣王”的境地里去了 。 纣是凶恶不仁义的意思 , “残义损善曰纣” 。
在很长一段时间 , 我们习惯于历史学习是交给孩子的一种“定论”式知识 , 我们成年人也会以一种共同的刻板印象去看待一个历史人物 。
但实际上 , 历史本身是人类的生活的沉积 , 唯有从生活体验中去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 所有引发的思考才有可能形成我们看待生活、看待远至国际政治、近至立身交友的智慧 。
所谓人文博雅 , 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思维之美 。
- 原来她们是异父异母的“孪生姐妹”
- 西游记最后一难,观音为何放在通天河?原来唐僧还欠别人一个回答
- 李白一声“噫吁嚱”,原来是在喊“哦豁”?千年前古蜀语,和现在的四川话差别竟这么大
- 孙悟空为何从不敢在观音面前施展筋斗云?原来他没穿内裤担心走光
- 龙生九子为何个个不同?原来父亲一个,母亲一帮
- 大唐长安被攻陷六次,为何如此不堪?原来设计上有一个“缺陷”!
- 观音虽为菩萨,为何玉帝如来都十分敬畏?原来她还有一个强大身份
- Saber的用日文到底怎么念?原来还和高达有关
- 八戒为何打死不想干净坛使者?原来比起沙僧的金身罗汉还有这缺陷
- 西游中最善良的妖,孙悟空为何还是杀了他?原来有这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