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发展路上不可缺少的见证者: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瓷器发展路上不可缺少的见证者: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瓷器发展路上不可缺少的见证者: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
【藏品名称】: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藏品现状】:收录于来宝文化
【藏品规格】:高:27.5cm 口径:12.5cm
【藏品来源】:深圳刘女士 , 家传 , 品相一流
青釉是我国使用最早 , 延用时间最久 , 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 , 它的发明是与我国瓷土矿大都含有一定量的铁矿的现象相一致的 。 青色也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审美情趣 。 青色与碧玉相若 , 认为稳重而高雅 。 浙江、江西、河南等地已出土了不少早至商周时期的原始青釉瓷 。 六朝至唐宋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宋到元明的龙泉窑系青瓷;耀州窑、临汝窑、钧窑等宋代北方青瓷;以及明、清以来的景德镇青釉瓷 , 是青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 所谓的宋代“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 , 除定窑外均属青釉瓷 。
瓷器发展路上不可缺少的见证者: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
青釉包括豆青、东青、粉青、仿龙泉釉 。 其中豆青为上品 。 青釉均用紫金釉微掺青料合成 。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 , 凡绿也、蓝也 , 皆以青括之 。 ”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 , 常与蓝色相混 。 雨过天晴 , 钧窑、元窑之青 , 皆近蓝色 。 “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 。 天色本蓝 , 有时为青 。 ”青釉特点为釉色古雅、沉稳 , 釉面均匀、滋润 , 釉质坚致、细腻!
表釉的呈色主要决定于着色氧化物的含铁量与烧成气氛 , 青釉含铁量一般在1—3%左右 , 过高会变成黑釉 , 低了就能烧成白瓷 。 在还原气氛中烧成 。 釉色青绿;在氧化气氛中烧成 , 釉色泛黄 。 因而陶瓷界所谓的青釉是相对而言的 , 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所说:“古瓷尚青 , 凡绿也 , 蓝也 , 皆以青括之 。 ”
瓷器发展路上不可缺少的见证者: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
此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 器形饱满 , 线条流畅 , 鼓腹 , 腹以下渐收 , 弦纹 , 平底 , 外壁施青釉 , 肩部左右两侧塑有双系 , 造型古朴 , 该藏品品相完好 , 极富艺术气息 , 能够保存至今 , 已然难得一见 , 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收藏价值 。
双系 , 系即器耳 , 以双系形式为常见 。 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 , 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 。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带耳、带提梁的陶罐制作 。 原始青瓷在其创烧之初 , 就开始生产印有凹弦纹、云雷纹等花纹的带系罐 。 罐的一般特点为大口或敞口 , 短颈 , 深腹 , 底成圈足 。 明、清时期 , 罐以景德镇窑的制品为最佳 。 罐的肩部带系的模式在两晋南北朝非常流行 , 并延续至唐宋 。 这显然与系在当时所起的能提能挂的作用有关 。 到了唐宋 , 烧造技术进一步提高 , 器物的线条美与色彩美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 才让肩部的系显得不那么重要 , 逐渐退居于次要地位 。
瓷器发展路上不可缺少的见证者:唐-刻花青釉双耳罐// //
明代是我国瓷罐史上的鼎盛时期 , 由于“罐”与“官”谐音 , 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 , 成了兴旺门庭的吉祥物 。 它们的用途与品位 , 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 并取代瓶 , 成为人们居家摆设的重要物品 。 目前市场上收藏家收藏对象都是以陶罐之类为主 , 而陶罐价值也愈加攀升 , 陶罐因乃是我国重要的古文物研究对象 , 陶罐本身就代表着其所在时代的文化、历史、生活等信息 。 不仅值得研究 , 更是观赏收藏之极品 。 起来探究交流、学习 。
-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赏
- 清代仿宋汝、官、哥、钧瓷器什么样?看能不能与宋代的搞混
- 清代单色釉瓷器价值几何?
- 柴烧紫砂壶的发展历程
-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
- 哪些城市会成为“新一线”?从历史发展中找答案
- 古代远东战船发展史:不朽的“中式帆船”
- 你真的了解貔貅吗?原来“招财”貔貅还有这样的发展史!
- 一步一景游古堰 | 卧铁、张松银杏、堰功道,这条短短的路上,故事有点多~
- 饮茶作用的五个时期和饮茶发展的三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