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文|丁十二

字|共2932字 , 您慢慢读完约4分钟

他是北宋著名婉约词人 , 一曲《水龙吟》流传千古 , 就连苏轼也拍案叫好 , 迫不及待次韵一首 。

他是北宋最能打的文人 , 利用地理优势 , 灵活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怀疑人生 , 在北宋羸弱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宋徽宗称赞他:才兼文武 , 学富古今 。 赤心百为 , 白首一节 。

他就是被人们遗忘的北宋爱国将领兼词人——章楶(jié)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章楶像

天圣五年(1027年) , 章楶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 。 用今天的话说 , 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了 , 关键是章楶还长得贼帅 , 有钱长得帅也就算了 , 人家还有才 , 有才华也就算了 , 人家还会武功 , 一句话总结 , 文武双全的高富帅 。

不过这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人 , 一般都会选择靠才华和实力 , 章楶也不例外 。

虽然一直等了十多年 , 直到公元1065年 , 已经38岁的章楶才有机会进京参加进士考试 , 眼看到了考试的日子 , 惊闻父亲章访在河北魏州蒙坐冤狱 , 章楶火速奔往魏州为父亲辨别冤屈 , 然后又火急火燎带着父亲回去参加考试 。

结果 , 你猜怎么着——章楶轻轻松松摘得当年状元 。

章楶进士及第后 , 一直在地方做官 , 政绩卓著 。 虽然时逢王安石变法 , 朝廷乱成一团 , 新旧党员相互打压 , 整个朝廷乌烟瘴气 , 在这个过程中 ,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丧命 。 但这些对在外任职的章楶丝毫没有影响 。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 , 在赴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路上 , 他随口吟出一首《水龙吟·杨花》 , 立刻传遍大江南北 , 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柳永 。

燕忙莺懒芳残 , 正堤上、柳花飘坠 。 轻飞乱舞 , 点画青林 , 全无才思 。 闲趁游丝 , 静临深院 , 日长门闭 。 傍珠帘散漫 , 垂垂欲下 , 依前被、风扶起 。

兰帐玉人睡觉 , 怪春衣、雪沾琼缀 。 绣床旋满 , 香毬无数 , 才圆却碎 。 时见蜂儿 , 仰粘轻粉 , 鱼吞池水 。 望章台路杳 , 金鞍游荡 , 有盈盈泪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刚刚贬谪黄州的苏轼也忍不住拍案叫好 , 迫不及待马上步韵一首 。

据苏轼谪居黄州时寄章楶信中说:“《柳花》词妙绝 , 使来者何以措词 。 本不敢继作 , 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 , 坐想四子 , 闭门愁断 , 故写其意 , 次韵一首寄去 , 亦告不以示人也 。 ”

刚刚经历“文字狱”的苏轼在信中让自己的好友不要示人 , 结果章楶转过来就帮苏轼做了个宣传 , 加上苏轼的文学影响力 , 很快人们便只知道苏轼的和词而不知章楶原词 , 到今天就更没人记得了 。

就连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东坡杨花词 , 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

似花还似非花 , 也无人惜从教坠 。 抛家傍路 , 思量却是 , 无情有思 。 萦损柔肠 , 困酣娇眼 , 欲开还闭 。 梦随风万里 , 寻郎去处 , 又还被莺呼起 。

不恨此花飞尽 , 恨西园 , 落红难缀 。 晓来雨过 ,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 春色三分 , 二分尘土 , 一分流水 。 细看来 , 不是杨花 , 点点是离人泪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宋朝的确是文人的乐土 , 但却是将士的悲剧 。

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 , 为防止各地武将拥兵自重 , 实行更戍法 , 规定军队定期更换驻地 , 将帅不随军转移 。 因此往往兵不识将 , 将不识兵!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北宋军队羸弱 , 几乎战无不败 。

同年(公元1081年) , 西夏小梁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导致国内政乱 。 宋神宗认为攻占西夏的良机已至 , 趁此发动五路伐夏大战 , 然而五十万大军一败涂地 , 永乐被西夏攻陷 , 死伤无数 。 战报传至汴京 , 宋神宗临朝恸哭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不得不继续维持着原来对西夏的纳贡和议:

公元1038年10月11日 , 李元昊举行登基仪式 , 定国号夏 , 史称西夏 。 建国就算了 , 李元昊还上表宋仁宗要求承认他的皇帝称号 。

宋仁宗肯定不答应 , 不仅不答应 , 还褫夺了李元昊的封爵 , 停止与西夏互市 , 并在宋夏边境张贴皇榜 , 重金悬赏捉拿李元昊 。 至此 , 宋夏关系骤然紧张 , 战争一触即发 。

后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年) , 三年间 , 宋、夏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及定川寨(今固原西北)展开三次大战 , 宋军皆败 。

定川寨战争胜利后 , 李元昊分兵欲直捣关中 , 幸得范仲淹、韩琦等领导军队顽强阻击 , 有效遏制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 粉碎了西夏占领关中的战略目标 。

西夏虽然取得了战争胜利 , 但连年征战 , 自身亦伤亡严重 , 况国力难支 。

在均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 , 宋、夏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夏向宋称臣 , 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 , 并开放边境贸易 。 史称“庆历和议”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元丰八年(1085年) , 宋神宗病逝 , 宋哲宗继位 , 由于哲宗年幼 , 高太后垂帘听政 , 重新起用坚决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文彦博等人 , 彻底否定了熙宁、元丰年间所推行的各项 “新法” , 也彻底否定了宋神宗及王安石试图解除西北边患、恢复汉唐旧疆的战略构想和王韶的熙河之役 。

元祐六年(1091年) , 司马光等人标榜以“清静为心 , 仁惠为政” , 一度拟将熙宁、元丰年间所获取的包括河湟地区在内的全部疆土和军事重镇送给西夏 。 尽管此举遭到大量有识之士和将领的坚决反对 , 但宋廷最终还是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等重要军事要寨拱手送给西夏 。 试图以此止戈 。

此举无异于以肉饲饿虎 , 除了让老虎更凶残外 , 没有任何作用 。 明眼人都看得明白 , 真不知道司马光是脑袋被门挤了还是怎么回事 。

况且当时西夏的当家人正是母老虎——小梁太后 。 此女生的国色天香 , 但心肠毒辣 , 就像一条美女蛇 , 早已对大宋垂涎三尺 , 恨不得一口吞了宋朝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于是章楶提出:西夏嗜利畏威 , 如不给予惩罚 , 边境不得休兵 。 应当逐渐占据西夏疆土 , 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 , 以削弱对方来强固自己的边防 , 然后派各路兵守其要害之处 。

元祐七年(1092年) , 章楶率军进攻西夏 , 西夏军数十万人兵围木波镇 , 章楶率数万宋军迎击 , 一方面命宋军在木波镇坚守 , 一面在洪德城埋伏一万精兵 , 用来打游击战 。

史书记载了他当时的作战方针:敌进一舍 , 我退一舍 。 敌必然谓我怯 , 不复备我边垒 。 或出其后 , 或伏山谷 , 或水中置毒 , 断其归路 。

怎么样 , 是不是跟主席后来提出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很像?

西夏本来是想着来捞油水的 , 结果挨了记闷棍 , 便想撤退 , 但章楶早就在沿途安排好伏兵 , 稍不留神 , 西夏军又给稀里糊涂揍了一顿 。 一战结束 , 人困马乏 , 西夏军队在路边饮水休整 , 章楶早就投毒其中 , 西夏军队又毒死了一大片 。 这下弄得西夏军队人心惶惶 , 草木皆兵 。 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 , 狂奔几十公里 , 到了一个山崖附近 , 西夏人正准备歇息 , 章楶又突然冒了出来……死伤、踩踏、坠崖者不计其数 , 就连西夏的小梁太后都差点成了章楶的俘虏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绍圣元年(1094年) , 章楶复出兵西夏 , 一举收复洪州、宥州、会州、盐州、兰州、横山等地 , 取得了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 西夏军进攻平夏城 , 章楶于胡芦河川三战三捷 , 大破其军 。 又率军奇袭天都山 , 一举擒获西夏统军嵬名阿埋 。

这下西夏彻底被打怕了 , 章楶简直成了西夏人的噩梦 。

小梁太后的亲儿子夏崇宗一看形势不对 , 发动政变把小梁太后杀了 , 赶紧派使者跑到大宋求和 。

自宋朝创立百余年间 , 有多久没有像这样扬眉吐气了?

章楶对西夏战争的胜利 , 无疑为羸弱的北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否则北宋可能提前灭亡 , 后世提及能传颂青史的徒有宋词而已 。

章楶 , 这样一位名将 , 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 而不应该只留在页页青史 。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运用“游击战术”,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北宋最能打的婉约词人 , 运用“游击战术” , 打得西夏主动求和// //

弱国无外交 , 落后就要挨打 。 强大的军队 , 强大的国家 , 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是好战的民族 , 但也不是怕战的民族 。

我们从来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 但任何侵犯和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 我们决不允许!

不管是繁华的大唐盛世 , 还是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

犯我中华者 , 虽远必诛!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每天共话诗词 , 关注十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