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一、简约为本

若以楷书的结构点画为标准 , 则草书的首要特点是简约 , 笔画省而又省、简而又简 。 孙过庭曰:“草以使转为形质 , 点画为性情 。 也即是草书的结体以使转为主 ,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 , “草乖使转 , 不能成字 。 ”其使转忌横平竖直 , 有棱有角 , 所以草书点画线条的运动多呈圆弧形 , 这是行笔速度快而流畅所必然产生的用笔法 。

草书连绵常数字为一笔 , 线条牵连不断 , 有时两三字连在一起 , 难以断字 , 形态变化极为强烈 , 各种俯仰、疏密、向背、迎让 , 参差的对比可以夸张到惊人的地步 。 问题不在是否连绵 , 在于连的过程中在转折等处是否有断的意思 , 贵在能似断似连 , 故明末清初大书家王铎的草书虽常十数字连绵不断 , 而因其笔笔有交代而仍为后世所重 。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 , 点画为性情// //

二、偏旁等都用特定的符号代替

草书结体为求简约 , 其偏旁都用符号代替 , 使草书点画的形态产生极大的变化 , 与楷、行书的结字有相当差距 , 这是草书结字的特点 。 但草书还应受草法约定俗成的规矩制约 , 草法是有严格规则的 , 绝对不能信手画符 , 随心所欲 , 俗语说:“草书脱格 , 神仙不识 。 ”草法不能脱格 , 这“格”就是规矩 。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中说:“草书不难于狂逸 , 难于狂逸中不违笔意也 。 ”

历来书家都指出 , 写草书要有扎实的楷法 。 赵构《翰墨志》中说:“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 , 盖二法不可不兼有 。 正则端雅庄重 , 结密得体 , 若大臣冠剑 , 俨立庙堂草则腾蛟起凤 , 振迅笔力 , 颖脱豪举 , 终不失真 。 ”未有楷法不立而能疾笔狂走者 , 还是孙过庭说得好:“图楷不悟 , 习草将迷 。 ”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 , 点画为性情// //

三、求整体平衡不求对称

一般楷、行、隶书的结体都求平正、匀称、协调 , 以对立统一的法则 , 使结字能有疏密 , 长短、窄阔、伸缩、奇正、俯仰、向背等变化 , 使结字能长短合度 , 四面停匀 。 但是草书的结构它遵循的不是匀称的原则 , 而是取决于书写者内心情绪的变化 。

一般草书都置乎正、对称于不顾 , 追求着不平衡的美 , 因为在不平衡、不匀称中使字更具有动荡感 , 动荡是草书的关键 , 尤其是大草 , 即使某一字失势 , 倾侧失去重心 , 也可利用腕力在以下几个字中将字势向另一侧倾侧 , 使整个结构得以平衡 。

所以草书结体并不是不要平衡 , 而是追求整体效果的不失重心 。 汉字是由各种不同的点画连贯交接而成 , 书法是将汉字点画的组合排列 , 长短轻重各尽其变化之能事 , 使艺术形象瑰丽多姿 , 耐人寻味 , 惟一应遵守的法则是字的重心的平衡 。 凡能在结构上守住重心 , 则构思不论如何独特 , 组合如何险峻 , 都是符合结构美原则的 , 变化与平衡是有矛盾的 , 但结构之艺术性也就产生在这矛盾之中 。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 , 点画为性情// //

草书结体注重变化与随意 , 当然 , 小草结字规范化也很严格 , 但同一字可有多种草法 , 变化多端 。 大草结字可用“神秘莫测”四字喻之 , 自由度更大 。 自由度大并非可以随心所欲 , 实际上是更难把握其正确性 。

草书结体的不规则是从规则中来 , 在规则中生出不规则 , 凡不规则的总比规则的要难以把握 , 因其不规则 , 所以能冲破平淡 , 给人以惊险之感 。 但又因包含规则 , 所以又觉很大方、流畅 , 笔笔相属 , 字字顾盼 , 字中有情、弦外有音 , 天真自然 , 生气勃勃 , 既曲尽物象又合乎自然法则 , 既突破常规又合乎情理 , 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想像 。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孙过庭:草以使转为形质 , 点画为性情// //

草书之解构与组合源于书写者的艺术构思 , 心的律动和情的宣泄 , 一句话 , 艺术来源于思想 , 思想则受着传统哲理 , 伦理道德观、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的规约和影响 , 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 中国最古老极深奥的哲学之作《易经》则深刻地阐述了八卦 , 而八卦就是对线的解构和组合 , 由八个三线形进而组合成六十四个六线形 , 这六十四个组合由最基本的两根线条所组成 , 一是完整的横线 , 一是中间截分为二的横线 。 而万物之本则是一根单线 。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也即是万物由一而生 , ——切以一为开始 , 书法艺术的结体也是建立在一根单线上 , 大画家石涛说:“一画者 , 众有之本 , 万象之根 。 ”正阐说了同样的道理 。 一画决定着汉字的产生和结构 , 逐渐演变成为书法艺术 。

一画之解构可以分析出用笔逆进 , 顺进 , 波折、平直 , 回锋、出锋 , 断与连等 , 一画之变化可以有重有轻 , 有燥有润、有粗有细 , 有柔有刚 , 有强有弱 , 有瘦有肥……靠着一画的变化 , 即可形成不同的风格 , 当然 , 一画的组合更是千变万化 , 就成了字的结体 。 书法中有“一拓直下”和“非一拓直下”之分 , 也就靠着这一组合产生出两大派别 , 区别仅在一画之中 。 以此来看待草书艺术 , 那种狂态的抒情意识 , 激越外露、笔走龙蛇的气势 , 是将线的变化发展到最高峰 , 是人将自身的狂态借助于线作最奔放的表演 , 狂草书家可将一根线的解构和组合的变化发挥到极端 , 达到了非理性的、不计工拙的地步 。 艺术创作的实质在于作者精神力量的释放 , 而这种释放 , 九九归一 , 在书法中靠的是万物之始的一根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