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程晋仓:成语典故与知足不辱
成语典故与知足不辱
至今为淮南市境内外的各界人士争相研学、成书于八公山下的西汉初年的《淮南子》 , 是一部“牢笼天地、博及古今”的宏大巨著 , 曾被胡适先生誉为“绝代奇书” 。 此书内容极其丰富 , 举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等 , 无所不包 , 既有哲学思考、也有历史思辨、更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 , 让人感悟至深 。 尤其是书中的一些关于为政修身、处事做人的成语典故 , 对于当今时代仍具有极大的警醒教育意义 。 “知足不辱”便是一例 。
品读 | 程晋仓:成语典故与知足不辱// //
《淮南子·道应训》中说:“一曰:知足不辱 。 ”所阐述“知足不辱”的成语典故 , 其实就是源出自于《老子》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 , 可以长久 。 ”之句 , 其释义是说:人如果知道什么是满足 , 就不会因为贪欲过度而遭受到羞辱 。 故而规劝世人明晰修身做事千万要有底线意识 , 不要有贪心 。
为了论证阐述说明为什么和怎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 , 《淮南子·道应训》以公仪休拒鱼的故事 , 将艰深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典故解说出来 , 以事说理 , 明晓读者 , 劝诫世人时刻注意保持警醒头脑 , 明晰处事底线 , 不为贪欲所害 , 做到知足不辱 。
品读 | 程晋仓:成语典故与知足不辱// //
其文为:公仪休相鲁而嗜鱼 , 一国献鱼 , 公仪子不受 。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 , 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 , 故弗受 。 夫受鱼而免于相 , 虽嗜鱼 , 不能自给鱼 。 毋受鱼而不免于相 , 则能长自给鱼 。 ”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 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 , 外其身而身存 , 非以无私?故能成其私 。 ”一曰:“知足不辱 。 ”
故事大意是:公仪休担任鲁相 , 特别喜欢吃鱼 。 鲁国人都争着把鲜鱼献给他 , 公仪休却拒绝接受 。 其弟子劝谏说:“先生特别爱吃鱼 , 但是你却不接受送鱼 , 这是为什么?”公仪休回答:“正因为我喜欢吃鱼 , 所才不能够接受 。 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而被免去相位 , 则今后即使再喜欢吃鱼 , 也不能够享用凭自己能力所供给的鱼了 。 因此 , 我不接受别人的鱼就不会免相 , 那么就能够保障长期靠俸禄买到鱼吃 。 ”这说明了公仪休为官做事、对人对己的标准是十分明确的 。
品读 | 程晋仓:成语典故与知足不辱// //
这个成语典故给人的启示:就是人们通常挂在嘴边所说的“知足常乐 , 知足不辱 。 ”《淮南子》中引用这个典故 , 旨在劝勉世人 , 尤其是为官执政者切忌有贪欲之心 , 如果常思贪欲之害 , 常怀律己之心 , 做到清廉、自律、自然、自得其乐 , 不但不会招来人生的羞辱 , 反而会因之更加受到世人的尊敬 。 相反 , 如果为政做官不明大德、做事不守公德、做人不严私德 , 贪得无厌 , 巧取豪夺 , 则必然要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唾弃 , 蒙受不尽的羞辱 。
由此看来“知足不辱” , 既是修身养性之道 , 也是为官从政之道 。 大千世界 , 面对各种诱惑和喧嚣繁华 , 只有守好“知足不辱” , 才能耐得住寂寞 , 守住底线、不过红线 , 不越轨、不出格、“不入围” 。
品读 | 程晋仓:成语典故与知足不辱// //
“知足不辱” , 筑牢思想防线 , 就是要求干净、洁净、洁身自好 , 做到心净、手净、眼净、嘴净、耳净、腿净 , 才不会被金钱、美色、名利、权力、物欲、情欲所诱、所惑、所辖、所制 , 才能“不被围” , 不触高压线 。
“知足不辱” , 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常思敬重、敬仰底线 , 常怀敬畏之心 。 纵观众多围猎、被腐蚀的党员干部的人生轨迹 , 其实就是忘记“知足不辱”的古训 , 走上不知足之路 , 一步步被“反包围” , 滑进违纪违法的深渊 , 落入当初公仪休告诫弟子“免于相 , 而不长自于鱼”的境地 , 令人叹惋 。
作者 程晋仓
编辑 郑岳景 实习生 童飞飞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侵删
- 品读|《三国演义》第二七、二八章
- 【品读常州】常州漕运的历史变迁
- 趣味语文!成语接龙第6期,等你来挑战!
- 老嘎讲成语:乐极生悲,酒色为媒
- 小学语文 | 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汇总
- 必学成语100:白虹贯日
-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让成语成为孩子历史文化的启蒙
- 【邯郸春秋】成语典故—奇货可居
- 一日一成语 | 鹿死谁手
- 将军分羊肉羞辱车夫,开战时被拉去了敌营,留下一成语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