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张晓婧

第464其

二、毓文书院促进乾嘉汉学的传播

(二)培养汉学科举人才 , 促进汉学发展

盛朗西在《中国书院制度》中云:“清之书院方式 , 大别为三:一为讲求理学之书院 , 一为考试时文之书院 , 一为博习经史词章之书院 。 ” 从其分类中 , 可见不同类型的书院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之不同 。 关于清代汉学书院的性质 , 盛朗西先生就提出汉学书院“皆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 , 与专试时文之书院固不同” 。 民国教育史大家陈东原先生则将汉学书院视为“专重经史 , 不及制艺举业之书院” 。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

毓文书院虽由著名的汉学大师就任山长和主讲 , 但并不盲目排斥科举应试 , 而是将培养汉学学者和科举人才共同进行 。 毓文书院规定“每年开课 , 例在仲春 。 院中一月两课 。 举课之日 , 盖在初二及十六两日 。 课卷由山长评定甲乙 , 送县印榜揭示 。 随后录其最佳者共赏也” 。 毓文书院生徒初无定额 , 肄业数百人 。 后谭子文又补捐白银1500两 , 发典生息作为生徒膏火 , 由学政和山长选拨内外课生各15名 , 内课每月给银1两 , 外课每月给银5钱 。 此外 , 凡是毓文书院肄业生徒 , 开科发甲者 , 均由院中备送花红银五十两 。

毓文书院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 说明清代汉学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 。 也可以证明有些学者的观点:“汉学书院在成为汉学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的同时 , 也是其所在地培养科举人才的摇篮 。 可见 , 汉学书院不但不反对科举制度 , 而且还有助于生徒应举 。 ”

(三)著述刊刻 , 积极传播汉学

汉学大师在主持书院工作的时候 , 同时也从事学术著述 , 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也是在书院中完成和刊印出版的 。 有学者指出 , 同时进行书院管理和学术创作刊刻 , 是宋明理学家难以做到的地方 。 1804年洪亮吉仿钟山、紫阳书院体例 , 为毓文书院撰写志书并开始刊刻 , 扉页上有“版藏月午楼”字样 。 志分:创建、经费、山水、蔛舍、人物、金石、艺文、书籍八卷 。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

《毓文书院志》既有有别于其他书院志的突出和鲜明的特点 , 其中也包含着洪亮吉作为一代汉学家的治学思想 。

例如 , 《毓文书院志》专设“山水”一章 , 洪亮吉阐述道:“书院在万山之中,惟东北山岭稍夷,为往来之道,余则皆危峰峻壁,日月蔽亏居此者,有尘表之想,揽霞外之胜矣 。 水则洋河环其前,甘泉出其腹,亦借此以隔尘市,今录诸山水之与书院尤近者” 。 《毓文书院志》因其沿革地理方面的严谨考证 , 成为书院志中的佳作 。

再如 , 《毓文书院志》中设“金石”一门 。 钟山、紫阳二志虽内容丰富 , 但于金石却都没有涉及 。 洪亮吉在“金石”一卷的开篇说:“夫人物所以藻一时,金石所以垂百世,是人物又借金石以传也 。 旌德虽僻邑,而刊木勒石之技甲于东南,他日采溪南之石,请县东之人,深刻大书以垂久远,又所望于司其事者矣 。 ” 此卷中收录了皖督学使者王绶、歙县朱文翰、内阁中书赵良[雨/澍]、书院创建人谭子文以及洪亮吉本人的五篇书院碑记 , 这五篇碑记详细记载了书院的创建过程 , 为后人了解毓文书院的创建、规模和经费等情况 , 提供了原始、真实和可靠的资料 , 使我们可以一窥毓文书院的原貌 , 对于毓文书院的研究者来说 , 这也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资料 。

洪亮吉还在毓文书院编成了他流放伊犁归来的《更生斋集》十六卷 , 雕印成书 。 扉面页上有“刊于洋川书院”字样 , 每卷的末行分别刻有“受业吕培、谭正治、谭时治、谭贵治、吕玺、曹景先、汪宾、崔本化等校字”字样 。 体现了严谨务实的学术之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

1844年 , 另一位朴学大师包世臣在毓文书院讲学之余 , 写成了《管情三义》八卷、《齐民四术》十二卷初稿 , 连同旧作《中衢一勺》七卷、《艺舟双楫》九卷 , 名曰《安吴四种》共三十六卷 , 用活字版排印行世 。 此外 , 督学王绶、张鳞、汪守和、沈维乔 , 县知事丁淑监 , 山长朱文翰、洪亮吉、赵良[雨/澍]、顾皋、孙原湘等所作《毓文书院记》十篇及包世臣作《重修生云阁记》及帅承瀚作《于文公石岭冲墓表》和董桂敷作《绍军公石岭冲塞》 , 也都是书院刻本 。 旌德人饶学斌在此著有《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解》两卷 , 他对《古诗十九首》的评解为后人所推祟 。

毓文书院山长们对于方志的纂修也十分积极热心 。 洪亮吉于1806主修《泾县志》 , 1807年主修《宁国府志》 , 而接洪任山长的赵良[雨/澍]则于1808年主修《旌德县志》 。 这些方志的撰修风格沿袭了汉学治学特色 , 成为历代地方志中的精品之作 。 汉学研究者们在毓文书院期间刊刻的书籍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 并且保存和传播了文化 , 他们的汉学思想在其间也得以传承 。

三、乾嘉汉学推动毓文书院的发展

(一)开创书院学术新风 , 推动书院教育改革

宋明书院多以阐发心性义理之学为主 , 虽然书院教育对理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 但到了清代 , 空谈义理成为书院教育的最大弊端 。 乾隆时期连皇帝也感叹 , “讲学之人 , 有诚有伪 。 诚者不可多得 , 而伪者托于道德性命之说 , 欺世盗名 , 渐启标榜门户之害 。 ” 而汉学在书院的传播 , 具有注重证实、讲求经世致用的新气息 , 成为与传播理学的书院相对的新型书院 。

毓文书院在创立初期 , 理学还占据着书院教育的主流 。 究其原因 , 徽州是理学家朱子的故乡 , 号称“紫阳阙里” , 旌德与徽州山连水接 , 程朱理学对旌德影响颇大 , 乾嘉时期仍相延不替 。 此外 , 王龙溪、钱绪山、邹守益等理学大师均在宁国府进行过讲学 , 旌德有不少士子追随其后 , 如吕定夫、姚克宽、梅百一等人 。 毓文书院正屋的“亦乐堂”上曾供奉朱子牌位 , 足以证明书院对理学的尊崇 。 吴景贤对毓文书院创始之初的学风也做过详细地描述:“旌德与徽州接壤 , 朱子尝讲学于旌之城南 , 流风余韵 , 影响实大 。 厥后讲学于宁国府属之六邑者 , 如明之王龙溪、钱绪山、郑谦之辈 , 又皆接踵而至 , 是以旌之人士 , 被治教泽者 , 实为不少 。 朱文翰在《赠同学诸子诗》中亦谓‘举头鹿洞风规在 , 晚进何人敢抗颜?相约潜修崇正学 , 陈王诸老未应非 。 ’其时院中讲学 , 以宋明理学为宗 , 顾不待言 。 ”

毓文书院虽在创始之初崇尚理学 , 但是却能很快地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从空谈心性的学风转向考证务实的风气 。 对此 , 后来担任安徽督学的沈维鐈曾给予毓文书院严厉地批评 , 他说:“斤斤焉考据文词是务 , 党枯雠朽 , 绘句絺章” 。 但是 , 这却从反面证明了毓文书院提倡汉学的成就和影响 。 洪亮吉之后的乾嘉派学者赵良[雨/澍]、夏炘、包世臣出任山长 , 毓文书院的汉学风气得到长时间的维系 , 同时反映出乾嘉汉学日益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 。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

(二)促使书院成为汉学人才培养基地 , 提升书院影响力

乾嘉汉学家们以毓文书院为学术阵地 , 不仅自身的学术在其中得以延展 , 毓文书院也因为这些汉学家们的教育实践而闻名一时 , 成为著名的汉学书院 。 也正因为毓文书院卓有成效的汉学教育 ,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在这里学习 , 造就了大批汉学人才 , 学术得以光大 , 汉学阵营越发壮大 。 与同时期安徽书院其他书院相比 , 毓文书院可以称得上乾嘉时期安徽的汉学人才基地 。

《毓文书院志》卷之五《人物?弟子》中仅记载了洪亮吉初修时(1804年)的内课和外课生徒七十六人简况 。 书院志续修到包世臣出任山长时期 , 弟子一栏未被续写 , 非常令人感到遗憾 。 在此四十多年间毓文书院的生徒数额自然不在少数 , 有才之士也应济济一堂 。 除在《更生斋集》中可发现有李珠、谭时治、谭贵治、汪宾、陈蔚、于渊等汉学人才 , 在《毓文书院名贤尺牍》中发现谭敬廷之外 , 其余却无法查考了 。

有记载的七十六人中 , 廪生七人 , 增生一人 , 附生三十七人 。 他们的籍贯分别是旌德、太平、绩溪、青阳、歙县、石埭和浙江余姚、江苏江阴、江苏武进 。 其中成就较大的有七人 , 如 , 吕伟标 , 旌德庙首人 , 1814年进士 , 即用知县 , 自请改教 , 补江宁府教授 , 时列门墙者五十余人 。 吕培 , 1813年举人 , 师从洪亮吉 , 传其训诂地理之学 , 著有《说文笺》《五代史补注》各数十卷 , 现存《四书典制类考》42卷 , 曾为洪亮吉编成《年谱》 。 谭正治 , 附贡生 , 从朱文瀚、洪亮吉、赵良[雨/澍]游 , 有《小尔雅疏证》4卷 , 还辑有《历代陵考》1卷 。 此七位生徒的情况详见下表: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

资料来源:《洋川毓文书院考》、《旌德县续志》卷7《文苑》、《青阳县志》卷5《文苑》

结 语

乾嘉汉学在书院的传播成为清中叶以后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 代表了清代书院发展史的一个重大转变 , 开创了清代中期书院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 安徽传统书院中 , 虽然首推徽州紫阳书院 , 但是其六百余年间一贯尊崇朱子理学 , 既排斥陆王心学又排斥汉学 , 严重的门户之见 , 是学术进步之一大障碍 。 毓文书院能够主动适应历史的大势 , 积极倡导汉学教育 , 传播汉学思想 , 改革教育方式 , 其自身也在与汉学学术的结合中得以发展和光大 , 实现了双向互动 , 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清代旌德毓文书院与乾嘉汉学的互动(下)// //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