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 , 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

有人说 , 这些年乾隆皇帝的形象像个网红 , 活跃在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 。 不过陈文嘉撰写的这本《盛世的黄昏》 , 为我们披露了乾隆鲜少有人留意的一面 。

作者从清宫档案史料记载的一些反贪、民变、科考、谋杀和文字狱等事件入手 , 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 。

接下来 , 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 , 来看看乾隆的帝王生涯和他治下的官场与民间百态吧 。

乾隆皇帝弘历 , 自幼就被父亲雍正帝和祖父康熙帝看重 , 雍正皇帝去世后 , 弘历顺利地承续帝位 。

雍正死后第三天 , 新任皇帝弘历发布的第一道上谕 , 就要求内监不得擅自议论宫里的事 , 外界有什么传说 , 也不许传到宫里 。

这道封口令隐隐显示出了乾隆帝日后“乾纲独断”的先兆 。

雍正帝留给乾隆的 , 是一个比较清廉的官僚群体 。 但也有比较尴尬的一面:官员办事确实更有效率 , 但敢于给朝廷提意见的人 , 越来越少了 。

乾隆帝决心改变这种情形 。

他表明自己与先帝不同 , 不愿继续整肃 , 希望恢复康熙帝的宽政 。 这让从雍正朝过来的战战兢兢的官员们 , 长舒了一口气 。

紧接着 , 乾隆帝颁布了征求意见的诏书 。

一时间 , 群臣纷纷上折:有劝乾隆帝节哀的 , 有报告祥瑞的 , 还有主动提出要献上特产的 。 乾隆帝一点不领情 , 要求官员停止献礼 , 别说些无关紧要的事 。

乾隆帝看出 , 官员们长期蛰伏在高压下 , 即使自己发布了“宽政”的诏书 , 他们也还是有包袱 。

乾隆再发谕令 , 修正雍正帝的治国之道 , 明确治国理政要“刚柔相济” , 不宽不严 , 走康平正直的路 。

这时 , 被雍正帝发配到新疆的谢济世 , 上了一份奏折 , 他劝告乾隆帝 , 要听到真话 , 必须先去除三个弊端:

第一 , 不准私下告密 , 所有大臣的奏章都要公开 , 真正赋予监察机构监察权 。

第二 , 负责监督与上谏的言官 , 不作为的 , 要惩罚 。

第三 , 宽待说错话的言官 , 不搞文字狱 。


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 , 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

还有一位叫曹一士的官员 , 也上折直指文字狱是断章取义 , 借题发挥 , 捕风捉影 。

乾隆帝看了这两份奏折 , 并没有发怒 , 还都采纳并付诸行动 。 谢济世也被召回 , 做了江南道监察御史 。

看起来 , 乾隆皇帝还真是嘉纳善言 , 宽待文字 , 与雍正皇帝十分不同 。 这使一些言官受到鼓舞 , 连续上了几道奏疏 , 批评政务 , 规谏皇帝 。

可是面对一道道批评自己的奏折 , 乾隆帝的反应渐渐变得和他父亲没什么两样了 。 他开始整肃、驯服那些不符合自己口味的言官 。

前面提到的那位谢济世 , 一开始向皇帝谏言被褒奖 , 后来也因为继续向皇帝谏言被骂得很惨 。

第二年三月 , 谢济世又写了一道奏疏给皇帝 。

他批评皇帝虽然褒奖了一些言官 , 但对很多建议都是不拒绝也不执行 , 这样不够好 。 对污点官员的处罚也不够彻底 , 有的还“带病提拔” 。 朝令夕改 , 反复无常 。

乾隆觉得谢济世在胡说八道 , 指责他不去批评官僚朋党 , 却沽名钓誉 , 居心不良 , 简直是国家的大蛀虫 。

谢济世被骂了一通 , 却也没受到严厉处罚 。

乾隆帝指责胡说八道的言官是亡国的隐患 , 必须防微杜渐 。 言官只要不胡说八道 , 所说的都符合实际 , 还是有奖赏的 。

可这“胡说八道”与“符合实际”的标准 , 并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 , 全凭皇帝一人的判断来定 。

在批评政务时 , 言官的指控 , 如果和皇帝从别处得来的信息不符 , 真假全由皇帝判断 , 言官完全没有对质的机会 。 言官如果批评皇帝本人 , 只要皇帝否认 , 真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搞得言官们摸不清“胡说八道”与“符合实际”的尺度 , 猜不透什么是揣摩迎合 , 什么是沽名钓誉 。

如果不知道皇帝的真正心思 , 任何一项批评都可能是“沽名钓誉” , 怀结私党 , 甚至是“谋反” 。

没有人再敢批评皇帝 , 实际上言官只有监督百官的权力 , 已经失去了劝谏皇帝的功能 。

谢济世在乾隆二年三月上的那道奏疏 , 有幸成为当年最后一份批评皇帝的文件 。

从此之后 , 揣摩圣意似乎成了最有用的学问 。


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 , 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 //

乾隆初登帝位时 , 为广开言路 , 标榜“绝不以语言文字罪人” , 到了乾隆十九年的时候 , 这句话被他自己给吃了回去 。

那一年 , 乾隆帝回到老家盛京祭祖 , 他发现祭祀物品准备得很不用心 , 就把主管此事的官员世臣发配到黑龙江 。

这位世臣是满洲进士 , 乾隆十七年 , 调任盛京礼部侍郎 。 他写的一些记录真实生活、表达思乡情绪的诗 , 不幸被皇帝看到了 。

乾隆帝对诗歌鉴赏能力还是不错的 , 这不 , 世臣的一句“霜侵鬓朽叹穷途” , 就被乾隆帝看出他自比苏轼贬谪 , 仕途无望的想法 。

在乾隆帝看来 , 盛京是大清“龙兴重地” , 盛京的官员很重要;盛京离京城“仅千里有余” , 不算远;世臣身为满洲人 , “岂可遂忘根本?”满洲人应以盛京为家 , 而不应独思自己在京城的小家 。

皇帝戴着这副有色眼镜 , 逐字逐句评判世臣的诗 。

他说世臣是个“粗通腐文”的“庸才” , 自比苏轼 , 非常不妥 。 盛京礼部侍郎已经是高官了 , 居然还认为是贬谪 , 发出“途穷之叹” , 更是无稽之谈 。

于是乾隆帝把世臣的诗作当成反面教材 , 警醒官僚:当官最不应纵情诗酒 , 染上文人习气 , 不仅有害公事 , 更会败坏了盛京淳朴的民俗 。

乾隆帝仅凭一首诗 , 就将已经发配黑龙江的世臣罪加一等 。

世臣可能到死都不明白 , 乾隆惩罚他是别有用意 。

皇帝担心满洲人逐渐“汉化” , 热衷吟诗作对 , 忘记骑射的立国之本 , 导致八旗战斗力下降 。

可实际上 , 乾隆帝自己就是“汉化”的带头人 , 他一生写下了四万多首诗 , 还喜欢在传世书画上题上自己的笔墨 。

不过 , 这位“诗歌巨子”好像没有哪首诗 , 能称得上一流 。

乾隆一方面痛斥旗人卖弄文才 , 一方面又在大臣面前炫耀自己的诗词 。 这种打脸的行为 , 自然不能让普通满人服气 。

“汉化”的趋势没法阻挡 , 到嘉庆皇帝时 , 很多满人已经不会说满语 , 更不会读写满文了 。 世臣不过是替所有满人背了锅而已 。

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 , 沉醉在盛世的繁荣景象中 , 不会想到 , 在他以后 , 中国走入到一段长久的黑暗时期 。

陈文嘉从《清高宗实录》、《清史稿》和清宫档案等史料中 , 选取自乾隆登基 , 到1757年发生的22起重大事件 , 14个民生案例 , 撕开了“乾隆盛世”的华美外袍 , 让人们看到大清有病、老天无药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