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文学名人辈出,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金朝的文学 , 承上启下 , 大家辈出 。 而赵秉文最为知名 , 执掌文坛30余年 。 而且他拥有中国文人的传统美德 , 主张学以致用 , 力行直言进谏 , 人品、文风皆为一代楷模 。 但是他早年的一次言行不谨 , 却令后人常常为他感到遗憾 。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 , 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

兴定元年(1217) , 赵秉文转任礼部尚书 , 兼侍读学士 , 同修国史 , 知集贤院事 。 第二年 , 负责贡举 , 由于出现工作失误 , 被降两级 , 于是请求辞职 。

金自章宗、卫绍王以来 , 科举中的问题越来越多 。 由于主考官只是恪守成法 , 因此所取的文章内容陈腐 , 仅仅格式符合要求而已 , 稍微不符 , 马上被判落第 。 于是文风极大衰落 。

贞祐初年 , 秉文负责省试 , 发现李献能善于写赋 , 虽然格律稍微生疏 , 但是词藻很华丽 , 就提拔为第一 。 举人们于是大肆喧噪 , 到台省去控诉 , 认为赵秉文破坏了文章格式 , 有的还作诗毁谤 , 过了很久才平息下来 。 后来 , 献能又中宏词科 , 进入翰林院 , 秉文却因此而获罪 。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 , 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

兴定五年(1221) , 又起复为礼部尚书 。 赵秉文向皇上表示感谢 , 皇上说:“你虽年岁大了 , 但是文章最好 , 还是要用到你啊 。 ”

秉文觉得身受厚恩 , 无以回报 , 于是便开拓忠言进谏之路、增宽皇上的思路 。 每次进见时 , 他都会认真地劝皇上节俭、勤政、谨慎用兵用刑 , 指出这才是永葆国祚的方法 , 皇上嘉奖采纳了他的建议 。

哀宗即位 , 赵秉文再次要求辞职 , 未被获准 。 改任翰林学士 , 同修国史 , 兼益政院说书官 。 赵秉文认为哀宗刚刚继位 , 应当每天学习经史 , 以提高修养 , 于是进献了《无逸直解》、《贞观政要》、《申鉴》等著作 。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 , 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

正大九年(1231)正月 , 汴京戒严 , 哀宗命赵秉文作大赦天下的诏文 , 用以表达悔悟哀痛之意 。 赵秉文指明事理 , 表达情义 , 声情并茂 。 后来蒙古兵退却 , 有的大臣建议庆贺 , 让赵秉文作贺表 。 赵秉文说:“《春秋》里记载:‘宫殿着火 , 大哭三天 。 ’现在国都被围 , 残破如此 , 从礼上说 , 当慰勉 , 而不是祝贺 。 ”

随着年龄日渐老迈 , 赵秉文每天越发担忧时事 , 吃饭睡觉时都在惦念 。 每每看到一件事可以便民 , 一个人才可以任用 , 大则立即起草专文上奏皇上 , 小则在路边和遇到的人说 , 态度殷切、勤勉、郑重 , 难以自已 。

开兴元年(1232)三月 , 赵秉文起草的《开兴改元诏》 , 在街头巷尾被广为传诵 , 洛阳人拜读完诏书 , 举城痛哭 。 同年五月 , 赵秉文去世 , 享年74岁 , 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金朝文学名人辈出 , 为何只有赵秉文最为知名?// //

秉文自幼至老 , 每天手不释卷 , 著有《易丛说》十卷 , 《中庸说》一卷 , 《扬子发微》一卷 , 《太玄笺赞》六卷 , 《文中子类说》一卷 , 《南华略释》一卷 , 《列子补注》一卷 , 删集《论语解》、《孟子解》各十卷 , 《资暇录》十五卷 , 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30卷 。 赵秉文的文章长于辨析 , 意境明了、透彻 , 从不因所谓的格式、规范而拘束表达 。 七言长诗笔势纵放 , 不拘泥于韵脚 。 律诗非常壮丽 , 小诗精绝 。 大多作格式比较灵活的近体诗、五言古诗则沉郁顿挫 。 字画以草书最为遒劲 。 金朝使者至河、湟时 , 都说西夏人常常问起赵秉文和王庭筠的起居情况 , 可见赵秉文在当时声望之隆 , 为四方所重视 。

参考文献:《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