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

三国时期人杰荟萃 ,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争故事 , 其中有不少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 , 例如著名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

在三国时期优势的一方似乎反而常遭失败 。 除此之外还有数次合肥之战 , 公孙瓒与刘虞的交手 , 袁绍大战公孙瓒等许许多多以弱胜强的案例 , 许多时候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未必能转化成胜势 。 虽然失败方有着各种原因 , 获胜方也都占据了些天时地利人和 。 但其中不乏一些其他的因素 。

打仗的时候 , 自然是兵力越多越好 。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 兵太多了也有许多坏处 。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

首先军队越多 , 负担也越大 , 后勤补给也都得跟上 。 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 便有可能如同洪水决堤 , 成溃败之势 。 官渡的时候 , 袁绍被烧了乌巢 , 断了粮草 , 瞬间军心溃散 , 大败而归 。

第二点人数越多 , 操作的难度越大 。 玩过RPG的都知道 , 人数多了操作难度会大幅上升 。 有许多时候明明是自己占了优势 , 却因为人口太多 , 操作不过来 , 出现失误 , 而导致自己输掉的 。 打仗也是这么个理 , 人数太多 , 很肯能调度的时候会出现漏洞 , 被对方找到破绽 。

所以说操控大军需要有足够高的能力 。 昔日汉高祖刘邦问韩信:“我能统帅多少军队 。 ”韩信回道:“最多十万 。 ”

刘邦又问;“那你呢?”

“我越多越好 。 ”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

强如刘邦 , 极限也就十万人 , 还有可能是韩信当时处境不怎么好的情况下多说了点 。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韩信那样多多益善的 。 虽然他们都是卓越的军事家 , 但军事能力也有细分 , 有人不一定擅长大规模作战 。

其三 , 军队除了人数还得看装备 , 兵员素质 , 黄巾军时常都是数十万进发的 , 却时常被官兵几千人追着跑 , 人家的军队一个打你十几个 , 你人多也没用 。 做个选择题 , 有一只两万人的精兵战斗力等于十万普通兵 , 相信大家会毫不犹豫选择两万人的精兵 。 不仅好控制还省粮食 。 曹操就曾多次精简过部队 , 在不减少战斗力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自己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

还有一点 ,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 , 很多军队不是自己招募过来的 , 而是别人那里投降过来的 , 有的则会用一些匈奴 , 羌族等外族 。 不是自己的嫡系肯定不会太卖命 , 出了问题跑得比谁都快 。

曹操攻打赤壁之时 , 军队就分成了好几个派系 , 最擅长水战的荆州军还刚刚没得到多久 。

不同派系军队有时还有内部矛盾 , 甚至反叛 。 曹操光遭到自己内部的叛乱就遇到了好几次 。 所以敌方降军人数过多了 , 有时候还不要 , 到时候内乱了可遭受不住 。 例如项羽坑杀秦军 , 项羽也不是变态 , 没事杀这么多人玩 。 如果不是秦军和楚军矛盾越来越大 , 感觉内斗一触即发 , 他也不会放着二十万精兵不要 。 官渡之后曹操也直接杀了袁绍七万降军 。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为何三国时期总是容易发生以少胜多的战争?// //

最后一点 , 三国时期豪杰并起 , 群雄纷出 。 军队过多带来的纰漏 , 也要能发现才行 。 他们总能在巨大的压力面前 , 冷静的找到对手的破绽 。 最终完成了这些旷世奇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