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剧是否封建遗毒

我是一个对于戏剧艺术最感觉兴趣的人 , 无论何种戏剧 , 只要有艺术性的 , 我就要去欣赏 , 所以我对于旧剧(平剧)也罢 , 话剧也罢 , 都不作过分的贬抑 。 我觉得这两种东西 , 在现时代的社会 , 都有它们的存在价值 。

可是最近在报上常常看到几位剧学名家在那里批评旧剧 , 说旧剧是一种封建遗物 , 内容不免腐旧 , 应当如何改良或革新 , 这几位剧学专家各抒伟论 , 的确有不少位是身历其境的戏剧实际工作者 , 对于旧剧的客观环境认识得很清楚 , 不敢作不合实际的改革 。

有的是根据一部分的见解 , 认旧剧是封建时代的产物 , 与现时代太不协调 , 应当予以根本的改革 , 使成为新时代的东西 , 这个议论当然也有相当理由 , 戏剧关系国家文化、凡是不合于时代的东西 , 当然应当改良 , 使它成为时代的产物 。 但是我们第一要检讨旧剧本身 , 是不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麻醉人心的东西?这种东西 , 究竟是站在封建方面(包括官僚与资产阶级)还是反封建方面的东西?与现时代的环境 , 究竟是顺流还是逆流?我们应当首先明了的 。


旧剧是否封建遗毒

旧剧是否封建遗毒// //

旧剧扮相

我们在检讨这个问题以前 , 更要首先明白戏剧本身是怎样产生出来的?要知道从前无论那一代的执政者 , 对于戏剧 , 都认为是一种娱乐的东西 , 唐明皇的梨园子弟 , 不过是养一个科班 , 在宫里头唱着玩玩而已 , 当时并没有人说戏剧是关系国家与社会的文化与教育 , 就是到了清朝 , 乾隆从江南召去了四大徽班 , 以及清宫的南府昇平署 , 也都是以娱乐消遣为目的 , 所唱的戏 , 都是些吉祥和庆祝的戏 。 王瑶卿所演的《天香庆节》 , 就是宫里头的吉祥新戏 。

那时候政府方面亦不懂得用戏剧来宣扬主义和国家 , 所演的戏除了宫里自编的吉祥庆祝剧外 , 都是从民间来的 。 民间的戏剧 , 又是从诗歌民谣一类东西蜕化出来 , 慢慢的由简而繁 , 由小而大 , 衍变而形成各种戏剧 。 试看今日所演的凤阳花鼓 , 是不是由一种地方色彩的俚歌加以穿插 , 成了一出很众有趣的小戏?

现在的所谓平剧 , 大部分都由四大徽班 , 带入了北京 , 再由北京一般伶人 , 受了京朝士大夫的熏陶 , 将徽班旧有的色彩 , 又加上一层文雅雍穆的气象 , 就是现在的所谓平剧 。 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各地方色彩的诗谣俚歌 , 以至于衍变到戏剧 , 都是一种民间的呼声 , 或是讥评国是 , 或是讽刺人物 , 在“凤阳花鼓”中就听到了四句“说凤阳 , 道凤阳 ,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 自从出了朱皇帝 , 十年倒有九年荒” , 这一类的词句 , 这是不是民间的呼声?是不是在讽刺讥评着一位至高无上的大皇帝?

再看看《打金砖》(《二十八宿上天台》)这一出戏 , 是不是在骂刘秀?有人说:这出戏是明朝人假了刘秀来讽刺明太祖杀戮功臣的 。 我们再看看一出《五人义》 , 是不是拿民众来抵抗封建势力?再看看这出《打渔杀家》 , 更是家喻户晓的反封建势力反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作品 。 《宇宙锋》的赵女 , 简直是和皇帝老倌拚命 , 她说天下是人人的天下 , 非一人之天下 , 这简直是民主政治的急先锋 , 向封建势力开火 。


旧剧是否封建遗毒

旧剧是否封建遗毒// //

李少春之《打金砖》

其余例证甚多 , 凡是常看戏的人 , 大家都能知道 , 可是看戏的人 , 都在领略《打花鼓》的花旦那股骚劲 , 看《五人义》只看打得热闹 , 《上天台》只听老生唱的是那一派 , 是江阳辙的奎派 , 还是人辰辙的谭派?看后边《打金砖》老生翻得冲不冲?《打渔杀家》只听“昨夜晚”一段的唱工 , 和几个身段 , 未免太辜负当初作剧者的一番用心 。 到了现在 , 再要说是旧剧是封建势力的遗毒 , 那真是冤到十八层地狱去了!

我在此可以大胆的说一句 , 旧戏里所有的戏 , 没有一出是拥护封建势力的 , 比起一般倡导尊王卫道的古圣先贤的学说 , 要高明得万倍以上!

可是反过来说 , 旧戏实在太旧了 , 到底是一种反映旧时代的东西 。 旧时代的社会 , 一切简单 , 有这些戏来反映着 , 已经够了 。 到了现在社会各阶层繁复得不能透视 , 旧剧似乎已经不能适合这个时代 , 而负起这个反映一切的使命 。 旧戏只有同观众拿故事来凑合现实 , 叫人看看过去的兴亡得失 , 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不能尽量来反映现实 , 领导现实 。


旧剧是否封建遗毒

旧剧是否封建遗毒// //

我所希望的是热心推进平剧的人士 , 应当竭力利用平剧的技巧 , 和广大群众的爱好 , 在不破坏旧剧规矩和范围之中 , 合加入些新的力量 , 来充实平剧在戏剧上的使命和功用 , 使旧剧不至于因时代关系而受到落伍的讥评 。 所以我主张平剧不是改良不改良的问题 , 而是够不够的问题 , 就是说平剧不够适应现代 , 应当加以补充与扩展 。

(《半月戏剧》第6卷第2期)

光风霁月的梨园

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