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朱元璋应该是中国整个封建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了 。 因为他真的是生于微末 , 毫无基础 。 当过像陈胜那样“与人佣耕”的贫困户 , 做过和尚、甚至一度沦为乞丐 , 直到投奔到未来老丈人郭子兴的麾下 , 才混了一口饱饭吃 。 却可以凭借这自己的努力拼杀 , 奠定了大明帝国数百年的基业 。 其中固然少不了机遇和运气的成分 , 但这艰辛的过程 , 也是非常励志了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朱元璋剧照

不得不说 ,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朱元璋的确是个勤政爱民的模范皇帝 , 开创了洪武盛世 , 也一定程度上兑现了自己小时候改善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诺言 。 但是 , 朱元璋最饱受世人诟病的一点 , 就是他当上皇帝以后 , 变得多疑而狭隘 , 过河拆桥 , 屠戮开国功臣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穷苦时期朱元璋

在这些功臣里 , 死得最为凄惨的 , 应该就是凉国公蓝玉了 。 蓝玉 , 安徽定远县人 , 同样是底层出身 , 他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 , 因为卓越的军事能力受到朱元璋的重视 。 南征北战 , 屡建奇功是洪武中后期的重要将领 。 特别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 蓝玉用左副将军的官阶 , 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右副将军沐英 , 南下征讨云南 。 这场战役中 , 他虽然不是主帅 , 但是功劳最大 , 奠定了他在军队的地位 。 不仅他加官晋爵 , 他的女儿也被朱元璋亲自赐婚 , 成为蜀王妃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凉国公蓝玉

可是这位一度炙手可热的大将军 , 凉王蓝玉 , 最后却落得个以谋反罪被“剥皮揎草”的悲惨结局 。 清朝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 , 有“自古美人如名将 , 不许人间见白头”之句 , 似乎功高震主的名将 , 往往难逃“狡兔死 , 走狗烹”的命运 , 这已经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了 。 再加上朱元璋上位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 处决了大批的开国功臣 , 蓝玉会有这样的遭遇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 。

但实际上 , 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蓝玉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 , 和胡惟庸案并列合称“胡蓝之狱” 。 受蓝田之狱牵连而受诛杀的人 , 超过1.5万 。 其中包含一公、十三侯、二伯 。 而蓝玉本人更是被处以“剥皮揎草”的极刑 。 不仅如此 , 行刑完毕后 , 朱元璋还命人把蓝玉的“皮囊”悬挂在城墙上公示五日 , 然后特别“体贴”地把这副“皮囊”寄回给他的女儿 , 也就是当时的蜀王妃做“留念”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洪武四大案

把人家父亲的皮剥下来 , 填充上稻草 , 然后寄给女儿 。 此举不可谓不诛心 , 朱元璋必定是狠毒了蓝玉 , 才会这样对待他吧 。

有人说这是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心狠手辣之人 , 但是《明太祖实录》里也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 因为朱元璋小时候家境窘迫 , 人口众多 , 父母都是帮地主刘徳家耕田的佃农 , 没有自己的田地 。 公元1344年 , 因为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 , 田园几乎颗粒无收 。 这对于本就贫寒的朱家是雪上加霜 , 短短一个月内 , 朱元璋的父母、哥哥相继离世 。 这时候的朱元璋连埋葬自己亲人的地方都没有 , 只好去恳求地主刘徳赏给自己一块墓地 。 但是刘徳不仅不给 , 还把朱元璋臭骂了一顿(民间传说是因为朱元璋小时候偷吃他家的牛) 。 好在刘徳的弟弟看到这家人的惨状 , 动了恻隐之心 , 才送给他一块墓地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少年朱元璋

朱元璋称帝后 , 刘徳的弟弟已经去世 , 但是朱元璋还是追封他“义惠侯”爵位 , 让他的儿子继承 , 以此来报答当年他对朱家的“义惠” 。 可正当刘徳诚惶诚恐地等待着这位昔日的童工对自己的处置的时候 , 朱元璋对他说:“尔之所为 , 亦恒情耳 , 不必问 。 吾贫时 , 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你的做法也是人之常情 , 我贫贱的时候 , 你怎么能想到我今天会成为天子呢?)还给了他良田二顷 , 和免征赋税十年的优待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地主刘德

不仅如此 , 根据《朱元璋传》的说法 , 他对曾经对自己有过滴水之恩的汪大娘等人 , 都百倍相报 。 民间也流传着很多朱元璋称帝后找人报恩的故事 。

不管他是真心实意也好 , 收买人心也罢 , 至少说明他是希望在世人面前 , 做一个仁厚感恩的皇帝的 。 所以他不会轻易特别残忍地对待功臣 。

虽然到了胡惟庸案的时候 , 这种宽厚形象便已所剩无几 , 但是胡惟庸的死是因为相权威胁皇权所致 , 毕竟胡惟庸是名副其实的权相 , 也是洪武初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 “君王枕畔 , 岂容他人酣睡”也是难免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胡惟庸

可蓝玉不一样 , 他虽然也是功勋卓著 , 但已经不是第一批的元末起义军主帅了 。 相比之下 , 徐达、汤和 , 还有他姐夫常遇春都比他资格更老 , 权势更重 , 却都能够得以善终 , 荫及子孙 , 配享太庙(烧鹅事件史料无载) 。 而他却落得如此下场 , 甚至比胡惟庸更凄惨 , 不亦悲乎?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常遇春

至于蓝玉究竟有没有造反的问题 , 吕景琳先生在《蓝玉党案考》一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 就不再狗尾续貂 。 无论是清人编撰的《明史》 , 还是朱元璋自己编写的《逆臣录》里的所谓罪状 , 充其量只能说明蓝玉有造反的动机和能力 , 而实在无法说明他这么做了 。 不过呢 , 你是皇帝 , 你老大 , 当然你说了算 。

然而 , 蓝玉下场凄惨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在的 。

第一 , 性格鲁莽 。

《明史·蓝玉传》记载 , 蓝玉北征南返时 , 大军深夜到达喜峰关外 。 守关的士兵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放军队进去的 , 要按照程序先确认是我方军队才能放行 。 蓝玉心说:“你又不是没见过老子 , 磨磨唧唧干什么呢?”于是就让士兵直接把关门砸了 , 毁关而入 。 守关的士兵当然很气 , 但是没办法 。

不仅如此 , 他还凌辱元首领的妃子 , 致其自杀 , 受到过朱元璋的批评 。 可见蓝玉的性格是很冲动鲁莽的 。 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这种鲁莽冲动的多血质性格 。 《论语》中有段很著名的对话 , 就是一次孔子褒奖颜回 , 子路问:“子行三军 , 则谁与?”他认为孔子一定会带着孔武有力的自己去军队 。 但是孔子说:“暴虎冯河 , 死而无悔者 , 吾不与也 。 ”批评学生子路有勇无谋 , 过于冲动 。 并且他还断言子路 , “若由也 , 则不得其死然 。 ”后来 , 子路果然在卫国的政变中被剁成肉酱!!虽然蓝玉很有军事头脑 , 但他“不得好死”的内在原因和子路大致相似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孔子画像

第二 , 不会抽身 。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钦定的太子 , 在他二十二岁那年 , 朱元璋就把国务交给他处置 , 可见朱元璋对他的期望和信任 。 当年 , 蓝田和朱标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 蓝田是铁杆的太子党 。 朱元璋当然希望为太子留下这样的得力助手了 , 因此当时蓝田不管怎么样 , 朱元璋都对他比较宽容 , 并且给了他很大的权力 。 但是后来 , 朱标死了 , 朱元璋选择了年幼的朱允炆当继承人 。 这时候 , 时移势易了 , 如果蓝玉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 就应该及时收敛锋芒 , 像汤和一样卸甲归田 。 但是蓝玉却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 甚至还抱怨官职太低 。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太子朱标

第三 , 太过清醒 。

如果你认为蓝玉是个只会行军打仗 , 对政治一窍不通的人 , 那你就错了 。 从他和昔日太子殿下的交情 , 就能看出这个人“业务水平”也并不差 。 恰恰相反 , 他还很有政治敏感性 。 早在常遇春东窗事发的时候 , 他就嗅到了唇亡齿寒的味道 。 并且也很早就察觉到朱元璋在怀疑他 。 但是人有的时候 , 要明哲保身 , 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糊涂”的 , 屈原在《渔父》里说:“众人皆醉我独醒 , 世人皆浊我独清 。 ”所以他被流放了 , 然后投江了 。 再加上他御下不利 , 这些三巡酒过 , 五夜梦回的话 , 很容易就落到了朱元璋耳中 。 被人看穿并不是什么愉快的事 , 反正被戳破心思的朱元璋一点都不开心 。 你都那么说了 , 我怎么能不办了你?”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名将蓝玉之死:活得太清醒的人过的太难// //

总的来说 , 古来伴君如伴虎 。 或许蓝玉没有造反 , 但就是这些罪不致死的事情 , 一点点地摧毁了他 。 他有没有造反不重要 , 重要的是 , 他成功地让朱元璋起了杀心 。

另外 , 虽然《明史纪事本末》以张岱的《石匮书》为史料基础 , 但是经过清朝的修编 , 内容真实性有待商榷 , 我始终觉得 , 如果不是迫于政治原因 , 朱元璋还是很爱惜羽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