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 年) , 从1406 年故宫始建至1911 年清朝灭亡 , 这里曾住过明清两代24位皇帝 。

由于火灾、战争等的破坏 , 明代多次修葺和增建宫内建筑 , 直到明嘉靖年间 , 故宫的规模才进入鼎盛时期 。 明清故宫的面积比汉、唐时代的皇宫都小 , 但就其建筑布局的严整紧凑、一气呵成、用料的豪华考究、富丽堂皇来看 , 却远远超过前代 。 以用瓦而言 , 元代及其以前的宫殿仅主要殿堂用了琉璃瓦 , 到了明代则全宫满覆黄琉璃 。 凭高下望 , 满眼皆是波澜起伏的金色屋顶 , 璀璨耀目 , 极为壮观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整个宫城外围有城墙和城壕(即筒子河) , 城墙四角建有4 座华丽的三重檐角楼 。 传说建角楼时 , 皇上发下话来:角楼是紫禁城外观里最重要的一环 , 一定要特别漂亮 , 跟城墙还得相得益彰 。 木匠们的设计做了一茬又一茬 , 总是达不到皇上的要求 , 为此被处死了好几拨 。 正当绝望的木匠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时 , 来了个卖蝈蝈的 。 他往木匠们住的院儿里一蹲 , 那些蝈蝈“唧唧唧唧”叫得众人烦得不行 。 有一人就上前要去轰那不长眼的蝈蝈贩子 , 及至看见他那精巧而式样美观的蝈蝈笼子(不是今天的那种蝈蝈笼子 , 是特地为木匠做的) , 忽然眼前一亮:咦!这不活脱脱一个角楼吗?他赶紧将蝈蝈连笼子一起买了下来 , 把蝈蝈放了生 , 笼子则当作设计方案献了上去 , 总算令皇上龙颜大悦了 。 后来人说 , 那卖蝈蝈的是鲁班爷 , 不忍看着木匠们受难 , 来救他们的 。 现在的9 梁18 柱72 脊的角楼就是按鲁班爷那个蝈蝈笼子的式样建的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故宫总建筑面积有16 万平方米 。 这么大规模的建筑群是按什么原则规划和建造的呢?其主要思路有两条 , 一是实的 , 即功能;二是虚的 , 比如风水、礼制等等 。

按其功能 , 故宫可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 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是外朝 , 这里是皇帝召开大会、举行典礼和接见外国人之处(那会儿中国是泱泱大国 , 管外国人不叫外宾 , 而称外夷或番邦);由乾清门到顺贞门之间的内廷是皇帝和他的一个大老婆及七十二个小老婆的居住区 。 除了这两大部分外 , 还有供皇帝一家拜佛、祭祀、骑射的场所和玩乐的花园 , 以及为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服务的部门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外朝 。 主入口午门坐落在一凹形的台墩上 , 台墩正中是面阔9 间重檐庑殿顶的城楼 , 下开5 个外方内圆的门洞 , 两侧建有角亭和阙亭 。 午门建得巍峨壮观 , 高高的台墩给人一种森严壁垒的感觉 。 京戏里就时常是皇上一拍龙案 , 大喝一声:“推出午门斩首示众!”其实没人敢在午门前的大院子里杀人 , 血淋淋的多吓人哪!在清朝都是推到菜市口才开刀问斩的 。 而在明朝 , 开刀问斩是在西四牌楼边上 。 在午门前干吗呀?仅仅是执行杖刑 , 也就是打打屁股而已 。

不过 , 在我当建筑系学生时 , 记不起哪位老师曾说 , 建设故宫用的木料是产在南方的金丝楠木 。 因为工期紧 , 这些木头连采伐带运输又都是苦活儿 , 于是备受煎熬的伐木工人起义了 。 当然 , 那场小小的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了 , 被捕的头儿被解到了京城 , 惨死在了午门前的大院子里 。 这个故事我没有考证过 , 想来老师说的总是没错吧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从午门进来 , 穿门过殿之后 , 在一个极大的广场北端 , 7米高的三层汉白玉栏杆围着的基座之上 , 你就看见全国等级最高、装饰最华贵的建筑—— 太和殿了 。

明清两朝皇帝登基和各种大典均在这里举行 。 现在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 年)重建的 , 面阔11 间 , 深5间 , 重檐庑殿的屋顶 。 太和殿高大森严 , 殿前广场青砖墁地寸草不生 , 衬着林立的柱子、辉煌的藻井彩画 , 给觐见的大臣及外国使臣们造成皇帝至高无上的心理感受 。 一到了这里 , 真是连大气都不敢喘哪 , 更不用说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了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太和殿后面方形单檐攒尖顶的中和殿 , 是皇帝举行典礼前后休息之处 。 中和殿后又有面阔9 间重檐歇山顶的保和殿 , 这里是皇帝宴藩臣和三年一次殿试取状元的地方 。 这三个建筑坐落在同一个工字形台座上 。 台座的长宽比是9 ∶ 5 , 正应了九五之尊的说法 。

你一定跟很多人一样 , 到了故宫光顾着抬头看大殿了 。 看完大殿 , 不妨再看看它的三层高的汉白玉栏杆 , 再看看转角处那个龙头 。 你一定会惊呼:太美啦!我经常仔细地看这些旮旯里的东西 , 并且为古人高超的手艺惊诧不已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内廷 。 过了保和殿 , 自乾清门向北便属内廷了 。 和乾清门同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乾清宫、交泰宫(清代加建)、坤宁宫 。 乾清宫是皇帝的办公室 , 接见大臣一般也在这里 。

交泰宫是一方形单檐攒尖顶建筑 , 偌大的房子孤零零仅放着一块皇帝的玉玺 。 坤宁宫面阔9 间重檐庑殿顶 , 东西两间屋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 。 在这间屋子的东北角 , 还有两口大锅 , 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满人不敢忘记祖先 , 每年还要祭祀他们萨满族的神 , 这里就是屠宰牲口的地方 。 听听 , 在皇上的新房里杀羊宰牛的 , 够吓人的吧 。

再向北是东西六宫 。 这是12 座格局相似的院子 , 这里是皇帝的家庙、斋宫和年纪尚小的皇子、贵妃们的住宅 。 按咱升斗小民的想象 , 那内廷里因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不得袅袅婷婷美人如云哪 。 其实不然 。 后宫选妃 , 都是皇后主持的 , 哪个胸怀宽广的皇后会为自己选一群美丽的情敌呢?估计那群妃子虽然不至于太歪瓜裂枣了 , 也未见得好看到哪里去 。

西六宫前还有个宫殿叫养心殿 。 晚清时期 , 皇帝越来越懒 , 连乾清宫都不愿去了 , 干脆就在这里连住带办公吃喝拉撒干都有了 。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 , 是乾隆为自己退休养老而建的一个小规模的故宫 。 它以厚重华丽琉璃装饰的皇极门为入口 。 其中乐寿堂室内用红木及紫檀做格扇 , 并镶嵌玉璧和景泰蓝、镏金饰件 , 天花板是楠木镂雕的 。 现存清代宫室的内部装修应以此殿最为奢华了 。 别以为勤政的皇上必定廉政 , 此公便是一例 。 内廷西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 是年老的太后、太妃居住的地方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这里还有三个花园 , 最北面也是最大的一个叫御花园 , 第二大的是宁寿宫花园 , 还有一专为女眷遛腿的园子叫慈宁宫花园 , 它的面积在三个花园里最小 。 虽然满族妇女不裹小脚 , 那也不能撒开了丫子满处跑 , 只能在这里小小不言地蹬着花盆鞋走上几步 , 所以说小点也够用的了 。 它们的建筑虽然不失华丽 , 然而布局太过对称死板 , 少了园林应有的灵活气息 。 要不然怎么在清代除了快该坐轮椅的老太后之外 , 其他人都乐意去圆明园玩呢?

从虚的来看 , 中国人盖房子 , 大到皇宫 , 小到百姓私宅坟地 , 无不重视风水 。 好的风水要背山面水 , 即使没有真山真水 , 也要造它一个出来 , 才显得平安吉祥 , 住着踏实 。 明代故宫在建设之前 , 城中原有的元代皇宫已被摧毁 , 所有的瓦砾都堆在了其主要建筑延春阁的头上 , 形成了一座搬不走的大山 。

聪明的设计者索性拿它当了新皇宫北山的基础 , 再把挖护城河挖出来的100 万立方米的土往上这么一堆 , 挺好的一座山就有了 , 这就是景山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至于水就好办了 , 在几座重要的建筑如天安门之南、午门之北挖了沟 , 再从筒子河里引来水 , 2000 米长的河弯弯曲曲地在故宫里一流 , 这就是玉带河 。 河上架了大小20 座桥 , 既美观又湿润了空气 , 还可以用做排雨水的明沟 , 真是一举四得 。 这条河还有一个用处 。 说有一次乾隆和纪晓岚在宫里散步 , 走到玉带河边 。 乾隆灵机一动 , 想要给这个聪明过人的臣子出点难题 , 就对纪晓岚说:“爱卿 , 昨日一妃子给我生了个孩子 , 朕命你以此为题写首诗 。 ”纪晓岚也没问问性别张口便给:“吾皇昨日降金龙 , ”乾隆摇摇头说:“是个女孩子 。 ”纪晓岚偷偷一吐舌头接道:“化作嫦娥下九重;”乾隆双手一摊:“生下来就死啦 。 ”纪晓岚哟了一声:“料得人间留不住 , ”皇上说:“扔在玉带河里了 。 ”晓岚道:“翻身落入九龙宫 。 ”是否这条河还可当做水葬之处 , 也未可知 。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利用建筑环境造气氛 , 使人感到皇权凌驾一切 , 君臣尊卑高下 , 是故宫设计极为成功的一点 。 它通过建立中轴线、布局对称、不同庭院有不同空间、殿宇在形式和尺度上的变化以及干巴巴一点绿化没有等一系列手法 , 相当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比如主要殿宇前的广场多近方形且宽阔 , 而后宫居住建筑的庭院则多为扁长形 , 面积相对也小得多 。 两种空间的感觉完全不同 。

故宫在当时是重点工程之重点工程 , 施工时全国一齐动员 , 工匠轮流上岗 。 同时施工的工匠有10 万 , 民夫100 万 。 石料均取自京西、京东 , 砖瓦多为山东所制 , 质量最好的金砖则来自苏州 。 明代故宫所用木料均为楠木 , 它们采自川、黔、湖、广 。

运输这些石料、木料时 , 在南方还可走水路 , 到了北方多半是靠冬天往道路上泼水成冰 , 木料在冰上一点点滑动 , 可想而知工程多么浩大艰苦 。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重修前三殿 , 其御路上的大石板采自房山石窝 , 石块移出矿坑即需工人万名以上 , 又用两万民工打造驮石头的旱船 , 沿途每一里地掘一口井 , 浇水成冰令旱船移动 。 自房山运到京城仅60 公里就历时20 天 。 我算了算 , 按一天干15 小时活儿计 , 1 小时才挪200 米 。 整个运费花银11 万两!如不是皇家工程 , 绝无可能动用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

今天的故宫里没了皇上坐龙廷 , 没了太监满院走 , 那种吓人的威慑力也就小多了 。 但是 , 站在一座座巍峨的宫殿前 , 环顾光秃秃的院子 , 你还是可以想见到当年大明、大清皇上的气派 。 不过 , 令我们更多惊诧的则是中国璀璨的文化和古人无与伦比的智能、手艺和耐心 。

-

END

文/张克群

配图/《北京古建筑物语》插图

推 荐 阅 读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皇家建筑——故宫// //

《北京古建筑物语》(套装三种)

世家出身的张克群眼中的老北京是怎样的?140处北京古建筑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千年古建筑背后有哪些人?那些事?且听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亲传弟子张克群为您解说 。

点击“了解更多” , 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