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对汉朝有万世之功?打进咸阳,刘邦进了秦宫,而萧何去了这儿


萧何对汉朝有万世之功?打进咸阳,刘邦进了秦宫,而萧何去了这儿

萧何对汉朝有万世之功?打进咸阳 , 刘邦进了秦宫 , 而萧何去了这儿// //

《楚汉传奇》中杨立新饰演的萧何

两千年来 , 受独尊儒术的影响 , 历代的论客 , 多以儒家思想、儒家经典、儒学儒生来理解文治之文 。 我专治秦汉史多年 , 深不以为然 。 西汉初年 , 是后战国时代 , 汉王朝接替了法家当道的亡秦 , 盛行的是黄老思想 。 陆贾不是儒生 , 而是辩客游士 , 刘邦是游侠 , 平生最讨厌儒生 , 他摘下儒生的帽子撒尿 , 最是有名的故事 。 在如此时代背景之下 , 如此君臣对话之中 , 文治之文 , 怕是与儒家儒生没有什么关系 。 文治之文 , 当是相对于武力之武 , 指的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文法制度 。 至于陆贾在刘邦面前称说“诗书” , 不过是史书行文中以诗书之名 , 泛指古来的各种典籍文书而已 。

刘邦是杰出的军事家 , 他出众的军事才能 , 当时仅次于韩信、项羽和章邯;刘邦又是杰出的政治家 , 他卓越的政治才能 , 当时无人可及 , 沛县起兵以来 , 他率领刘邦集团 , 从小到大 , 从弱到强 , 以武力取得天下 , 建立了汉帝国 。 考察刘邦起兵以来的经历 , 几乎都是在军营中、马背上度过的 , 他对于文法制度 , 不但不熟悉 , 而且厌烦 。 不过 , 知人善任的刘邦 , 他将刘邦集团的法规建设、汉帝国的律令制度 , 统统委托给一位能人 。 这位能人 , 就是萧何 。

史书上说 , 萧何之于汉王朝 , 有万世之功 。 萧何的万世之功 , 有两重意义 。 其一 , 建立起巩固的关中根据地 , 为刘邦军的后勤供应、兵员补充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 其二 , 制定律令法规 , 建立起有效而灵活的统治制度 。 用今天的话来说 , 萧何是汉帝国行政事务的大管家 , 也是汉帝国制度化建设的设计师和制作人 。 如果说 , 马上打天下 , 可以用刘邦做形象代言的话 , 马下治天下的最佳代言者 , 无疑就是萧何了 。


萧何对汉朝有万世之功?打进咸阳,刘邦进了秦宫,而萧何去了这儿

萧何对汉朝有万世之功?打进咸阳 , 刘邦进了秦宫 , 而萧何去了这儿// //

萧何是刘邦的同乡 , 同为沛县丰邑人 。 秦帝国时代 , 萧何就以其出色的行政才能崭露头角 , 一路受上级赏识 , 升迁至沛县主吏掾 , 也就是县府办公室主任 , 主管县府事务和人事考核 。 秦帝国政府 , 对于官吏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 沛县属于泗水郡 , 是郡府所在地 。 泗水郡下 , 辖有二十多个县 。 萧何曾经考核评定为全郡第一 , 被推荐去首都咸阳 , 到中央政府任职 。 这件事 , 经萧何再三推辞 , 没有成行 。 不过能吏萧何在秦沛县时代就已经有了定评 。

萧氏一族 , 是沛县地方的大族 , 沛县起兵 , 刘邦被推举为沛县长官沛公 , 萧何率领萧氏同宗数十人一道参加革命 , 出任刘邦的文职副手 , 相当于副县长的沛丞 , 继续发挥他行政管理的才能 , 将刘邦集团的钱粮后勤 , 治理得井井有条 。

汉元年十月 , 刘邦军兵临咸阳 , 秦王婴开城投降 。 据说 , 刘邦进了咸阳宫 , 被满眼的珠光宝气、椒房美人所吸引 , 躺倒几乎不想出来 。 部下也多是乡下人 , 一窝蜂都去搜寻美女金银 。 头脑清醒者 , 唯有清心寡欲的张良、专注治理的萧何二人 。 聪明的张良 , 他拉动刘邦的连襟樊哙 , 劝说刘邦离开秦宫 , 回到霸上军中 , 避免了混乱和腐败 。 而萧何呢 , 他径直去了秦帝国的丞相府和御史寺 , 将收藏于此的律令文书、地图版籍悉数收缴 , 带回军中整理收藏 。

我们知道 , 秦帝国是法制国家 , 在皇权官僚集权体制下 , 依据严密的法律制度、精细的信息数据 , 率先在世界历史上实现了有效的国家统治 。 秦政府所制定的律令图籍 , 正是实现这种有效治理的关键所在 。 萧何是体制内的能吏 , 多年的行政经验 , 使他深知律令图籍的重要 , 感铭秦帝国制度的高效 。 萧何明白 , 只要掌握了律令图籍的制定和运用 , 不管是治理一个县、还是一个郡 , 治理一个王国、还是一个帝国 , 都是一个模子的翻版 , 扩大规模的操作而已 。


萧何对汉朝有万世之功?打进咸阳,刘邦进了秦宫,而萧何去了这儿

萧何对汉朝有万世之功?打进咸阳 , 刘邦进了秦宫 , 而萧何去了这儿// //

律令图籍的律令 , 指的是法律和法令 , 相当于今天的各种法令法典的汇编;图籍 , 指的是图籍和版籍 , 相当于今天的各种行政图表文书 。 史书上说 , 正是因为萧何掌握了秦的律令图籍 , 在尔后的楚汉战争中 , 刘邦方面才能具体地把握天下的地形交通、道路险阻 , 也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各地户口的多少、钱粮的所在 。 进而 , 对于民情民心的把握 , 也多有赖于这些律令图籍 。

汉元年二月 ,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 , 领有巴、蜀、汉中三郡 , 建立汉王国 , 萧何出任汉王国的丞相 。 出任汉王国丞相的萧何 , 做了一生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两件事情 , 一是保举韩信出任汉军大将 , 二是制定了汉朝的法规法制 。

萧何举荐韩信出任汉军大将 , 历史上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丽传说 。 韩信出任汉军大将 , 是困境中的刘邦军能够从汉中脱出 , 顺利攻取关中 , 进而东进北上 , 最终战胜项羽 , 取得天下的关键 , 意义在军事上 , 也就是所谓的马上打天下 。 我们可以设想 , 如果没有萧何的极力举荐 , 没有他快马追回的超常努力 , 没有韩信的刘邦军 , 怕是难以脱出汉中 , 即使有幸脱出 , 以刘邦的军事才能 , 怕也不是项羽的对手 。 所以说 , 即使论及马上天下 , 萧何也有他人不可企及的举人之功 。

萧何制定汉朝的法规法制 , 史称萧何“次律令” , 也就是编订律令 。 萧何“次律令” , 是一项时间长久、持续不断的法制建设过程 。 其起点 , 在汉元年四月刘邦集团之汉中建国时 , 与韩信“申军法” , 也就是与改定军规军制 , 同时并举 。 萧何“次律令”与韩信“申军法” , 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 就是秦王朝的制度 。 他们将相二人 , 一致认同秦朝制度的合理高效 , 在全面继承秦朝制度的基础上 , 根据新的形势和情况 , 做必要而细致的改进 。 俗话说 , 人事多变 , 制度长存 。 多变的人事 , 难以十年数 , 长存的制度 , 可用百年计 。 萧何为汉王朝制定的法规法制 , 是汉王朝能够存续四百年的制度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