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 , 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 , 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 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 , 统称十三陵 , 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 。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

明十三陵中的首陵 , 是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 。 这位皇帝虽在明代历史上的名气很大 , 却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继承法 , 用和平的手段当上皇帝的 , 而是以武力强取豪夺争得了天下 。 原来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死 , 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孙朱允炆为合法继承人 , 另外分封诸子为诸王 。 太祖朱元璋死后 , 皇太孙继任 , 是为建文皇帝 。 可是好景不长 , 他驻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 , 以“清君侧”为名 , 也就是说以铲除现任皇帝身边的坏人为名 , 起兵推翻了他的统治 , 建文帝下落不明 , 燕王以胜利者的身份做了皇帝 , 这便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皇帝 。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

十三陵首陵---永乐帝后长陵祾恩门

永乐五年 , 皇后徐氏(开国名将徐达之女)死去 , 朱棣经过慎重考虑 , 没有在南京建陵安葬 , 而是派礼部尚书及“江西派”风水大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 也就是通常说的风水宝地 。 人死之后 , 选个好一点的地方埋葬 , 并请这方面的专家看看风水 , 这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并兴行起来了 。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

古代书籍《仪礼》上就有选择丧葬地要看风水的记载 , 大意是说:“土壤有厚薄 , 水泉有深浅 , 故必须相地之可葬与否 , 而后经营之也 。 ”从这句记载来看 , 这个时候的看风水 , 考虑的还主要是地下水位、地气、土质等自然条件 , 是否关系到棺木、尸体能否较长时间保存的问题 , 并未涉及与子孙后代的关系 。 秦汉之后 , 随着堪舆、相宅之风的盛行 , 开始掺进了许多迷信的成分 。

这种迷信色彩的加重 , 使许多相信风水之说的人认为 , 墓地选址的好坏与吉凶 , 直接影响到现实人生 , 如果墓地风水好 , 会给子孙后代带来运气 , 否则就要倒霉 , 并使一家一族 , 甚至一国衰败灭亡等等 。 这个时候 , 一套风水学理论已经形成 , 且着重在五大要素上 , 即:龙、穴、砂、水、向 , 又称龙法 , 穴法、砂法、水法、向法 。 各法均有自己的功能和规矩 , 如砂法泛指葬穴环卫诸山 , 隶属来龙之主山 , 喻为君臣之道 。 “砂为臣道 , 垂头伏行 , 布秀呈祥为佳 。 远则为城廓 , 近则为案几 。 八风以之而卫 , 水口以之而关 。 ” 五要素中的水法至关重要 , 故有“以水证穴”、“以砂证穴”和“因形觅穴”之要领 。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

在古代庞大的视风相水队伍中 , 有一位叫郭璞的高级知识分子 , 写了一本具有经典性质的著作《葬书》 , 在书中将风水一说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 书云:“三年寻龙 , 十年点穴” , 言其事艰 。 又云:“穴者 , 山水相交 , 阴阳融凝 , 情之所钟处也 。 ”而作为墓穴 , 能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这些条件 , 就算是上上等的宝贵之地了 。 郭璞所云 , 有些神秘和玄的东西 , 外人一般难以看懂弄明 , 但也确有部分科学成份 , 一味将其视作封建迷信也是不合情理的 。

抛开郭氏书中一些玄之又玄的具体细节 , 仅就所规范的大框架来看 , 其实就是指靠山临水、枕山面水、背靠山峰、面临平原 , 视野开阔之地 。 不过这个条件说起来容易 , 要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 。 如前边已提到的奉永乐皇帝旨意专为徐皇后选择“吉壤”的廖均卿等人 , 在北京四周足足跑了两年时间 , 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几处可供挑选的地方 。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

江西廖家那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风水大师家族 , 祖辈流传 , 前后近千年 , 功业非凡 , 确实了得 。 据说当年一代风水大师廖均卿最先找到的是南口外的屠家营 , 但因皇帝姓朱 , 朱和猪同音 , 皇帝认为猪一旦进了屠户的家 , 除伸长了脖子挨宰 , 别的没有什么好事 , 未能同意 。 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 , 羊和猪本可以相安无事地各自生活 , 但山后却偏偏有个村子叫“狼儿峪” , 猪的旁边有狼盯梢自然危险异常 , 也未被采用 。 再一处是京西的“燕家台” , 永乐皇帝感到“燕家”和“晏驾”是谐音 , 不吉利 , 又遭到否定 。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

后来廖均卿又呈上京西潭柘寺的绘图给皇帝观看 , 永乐认为景色虽好 , 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 , 没有子孙发展余地 , 亦未能入选 。 直到永乐七年 , 廖均卿等人才又在京北昌平县黄土山下选中陵地 , 并由朱棣亲自察看后拍板决定下来 , 改黄土岭为万寿山,并在万寿山下建造陵墓,名为长陵 。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明十三陵所在地在当时是如何被选定的// //

以后子孙除个别情况外,凡登皇位者均在此建陵,直到大明帝国崩溃,以崇祯帝终结,共建陵园十三座,这便是后来人们看到的园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