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从烧制的工艺上说 , 建盏相比其他的各大瓷器来说 , 烧制成型的几率和工艺过程都相当复杂 。 一只新盏在出厂之前 , 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 任何一点偏差都会影响它的命运 。

由于建盏工艺的特殊性 , 出炉后的瑕疵也五花八门 , 本篇就配图说明一下新盏的瑕疵 , 购买时需要避开 。

新盏的瑕疵有哪些?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经常有朋友提问“这只盏的XX处是不是瑕疵?”或者想看某种瑕疵的实物图 , 以免混淆、误解 。 今天就来整理和介绍一下新盏的常见瑕疵 。

一、胎骨开裂

开裂是较为常见的瑕疵 , 因为建盏需要经过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 , 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带走水分从而导致坯体的干裂或建盏的胎骨含铁量过高 , 也同样容易造成干裂现象 。

裂口位置 , 以建盏盏口或建盏底部居多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开裂

通常开裂的新盏会直接作次品处理 。 手工拉坯的新盏可能有轻微失圆(仔细看会发现不完全是正圆 , 但程度轻微) , 作为手工制品是可接受的 , 不属于瑕疵范围 。

二、变形

因温度的把控和坯体本身的制造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 。 变形的建盏可使用率太低 , 为此 , 价值也相对地大打折扣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三、粘窑/粘板

因建盏施厚釉且仰烧 , 釉会向下流动聚集 。 若施釉量和流动性适宜 , 会形成聚釉、釉泪 。 这两者是釉水肥润的标志 , 属于加分项 。 有部分的藏家因此而选择独特的釉泪盏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然而流动太过 , 釉水就会粘住底部 , 这种现象称为“粘窑” 。 粘窑是老盏和新盏都会有的现象 , 只是老盏粘的是垫饼、匣钵 , 新盏粘的是底板 , 所以新盏的粘窑又称“粘板”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釉滴流至底部导致的粘窑/粘板

通常粘窑产品会作为次品处理 , 不过如果釉色不错 , 粘窑部分仅限某处釉泪(或者釉泪滴下的部位太细导致断裂 , 即断釉) , 其他部位完整 , 则有可能出厂 。

四、起泡、鼓包

建盏釉面过重 , 且烧制过程中遇到了高温 , 釉水流动中可能产生气泡 。 盏面可能发生鼓包 。 这两种属于大硬伤 , 起泡的边缘还割手 , 也是不予出厂的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起泡 。 釉水鼓起一个大泡然后破裂 , 冷却后就形成这样边缘锋利的破泡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鼓包 , 虽然没破但是很影响盏面平整 , 范围也较大 。

五、砂眼

因为建盏的胎骨使用的是含铁量很高的黏土 , 比起白瓷、青瓷的制胎原料会略粗些 , 淘洗练泥后可能会剩余少量石英砂 。 若偶尔有没淘洗干净的石英砂浮出 , 导致釉无法成功附着在胎上 , 就会产生砂眼 。

注意 , 砂眼不是气孔!砂眼是真·带有沙粒 , 孔洞明显且跳釉 , 而且凹凸不平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砂眼 。 肉眼可见砂粒 , 与气孔显然不是一回事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气孔 。 手摸上去是无感的 , 也不影响釉面完整性 , 而且气孔还会增加透气性 。

总结:砂眼是瑕疵 , 气孔不是 , 别把气孔当成砂眼 , 它是无辜的!气孔的数量、直径可以通过技术降低 , 但不能完全消除 , 属于建盏产品都会有的现象 。

六、缩釉、跳釉

缩釉是窑内温度不够 , 就会导致釉面收缩龟裂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老盏的缩釉

跳釉则是某些部位(一般呈点状)未被釉层覆盖 , 原因可能是胎体上釉前粘上灰尘、表面有砂粒或釉料磨得太细等等 。

跳釉面积通常很小 , 对釉面完整性的影响远小于缩釉 , 有部分陶艺师以随机跳釉为艺术风格 , 刻意去追求 , 但作为新烧建盏来说 , 跳釉属于瑕疵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以自然跳釉为艺术风格的日本茶器 , 另一种美 。

七、色泽不均

除了胎本身 , 釉也会出现瑕疵 。 能一眼看出的首先是色泽不均 。 如斑纹色调深浅不一、分布严重不对称等 。


在挑选建盏时,需要避免的雷区

在挑选建盏时 , 需要避免的雷区// //

色泽不均

八、未烧出目标釉色

作为以铁系结晶釉著称的自然窑变黑釉瓷 , 建盏釉色变化之不可预料 , 比胎的情况更复杂得多 。 其质检标准总体可以归纳为是否烧出期望中的釉色 。

如果某位工艺师的目的是烧出毫或者滴 , 那么无毫无滴 , 或者斑纹不够明显、过于稀疏 , 都可能成为质检不过关的原因 。

这类产品属于窑变不尽如人意 , 但釉面、胎体完整性都未被影响 , 也许有人会喜欢这类釉色 。

若是柴烧 , 受现在的工艺限制 , 评判釉色时会更宽容 , 甚至不需要成品一定是已经有名号的某种釉色 , 只要有可取之处就能出厂 。

对于一只新烧建盏来说 , 必须翻来覆去地检验才能出厂 。 而且由于每只建盏的样子都不同 , 做质检途中容易眼花缭乱 。 每一只能出厂的建盏 , 都已经是经过火眼金睛洗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