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中东大铁路】 东北的官僚资本

客观的讲 , 张作霖父子主政东北期间 , 是新中国成立前 , 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

以张氏父子为核心的奉系集团统治东北15年(1916年至1931年) , 基本保持了东北的相对和平和稳定 , 励精图治 , 使东北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当时中国的前列 。

东北的成功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 , 就是奉系集团自身的稳定 , 尽管也出现过矛盾和内乱 , 但相对于其他军阀集团的频繁内讧 , 还算不错 。 这除了张作霖的胸怀和权谋 , 能够"同富贵"也成为聚拢大家的重要手段 , 这也许是由军阀的封建性决定的 。

这期间造就了中国"最强大"的财团--奉系官僚集团 。

奉系集团的骨干大多身家巨万 , 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官僚资本集团 。

本文就说说奉系官僚的惊人财富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张作霖集团

官员的财产 , 从来就是禁忌话题 , 奉张时期也不例外 , 加上奉系骨干数量众多 , 细细讲来力所不及 。 本文仅就有文献记载的 , 说几位人物的财产 , 肯定也不是全部 。

奉系集团发迹于日俄战争 , 后被清政府收编 , 担负剿匪镇边 , 由此壮大起来 。 初期通过糊弄日俄经费、克扣军饷、设卡抽税、倒腾军火和东北特产 , 赚了不少钱 。 每人都盖起了大院套 , 娶了几房媳妇 , 这些人也许觉得人生已达到了巅峰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1912年的张作霖

他们自己都不敢想象 , 相对于后来的财富 , 这简直不值一提 。

他们真正的"第一桶金"是清末东北放垦和蒙古王公拍卖东北荒地 。

1916年 , 蒙古达尔罕亲王开放辽河两岸4000方(一方45垧 , 一垧15亩)土地 , 张作霖和他岳母、鲍贵卿(张作霖亲家 , 后任黑龙江督军、吉林省长)、冯麟阁(绿林出身 , 张作霖前辈 , 后任陆军28师师长) , 分别割占1000方 。

1920年 , 通辽放垦 , 张作霖又占荒近3万垧 。

奉系将领吴俊升(曾任黑龙江省长) , 早在清末驻防郑家屯(现辽宁双辽)时 , 就圈占官荒1万垧以上 。

为拉拢北洋政府的权贵 , 东北的圈地运动也向北洋大员敞开了大门 。 连素有清名的段祺瑞 , 也在1917年 , 在黑龙江五常圈占官荒5640方(原文如此---笔者)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段祺瑞 曾任民国总统

直奉战争后 , 东北的奉票贬值 , 商民大笔买进土地保值 , 使得土地价格大涨 , 这些手握土地的权贵们 , 或放租或出售部分土地 , 把获得的巨量资本再投入到工商业中 , 在随后的东北经济高速发展期 , 获利巨大 。

东北的官荒放垦和蒙古王公的土地拍卖 , 原本是公开的 , 很多闯关东的人在早期买进土地都成了富裕地主 , 财富效益比任何广告都有用 , 和现在抢着买房子很像 。 同时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土地情节 , 很多人省吃俭用 , 挣点钱都买了地 , 只有看见土地心里才踏实 。 可1949年以后 。 。 。 。

程序虽然公开但不一定公正 , 奉系官僚总能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 , 攫取超额利益 。

日本学者早川正雄 , 记录了1927年 , 时任黑龙江省长的吴俊升 , 购买杜尔伯特蒙古王公土地的情况 。 此时的东北土地已经不便宜了 , 但是吴俊升购地的价格是每分地45元 。 这是日本单位 , 一分相当于9万多坪 , 1坪3.3平米 , 差不多每亩地一毛钱 , 让日本人非常惊讶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吴俊升 , 财迷 。 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 。

1931年9.18事变后 , 东北官员将领的家产 , 未及转移的大都被日本查封 。 到了1932年6月 , 伪满政府把撤退到关内和留在东北坚持抗日或不合作的官员将领的家产 , 均定为"逆产"没收"国有" 。

这次收缴 , 史料有记载 。 摘录几条 , 不仅在一定程度了解权贵们的家底 , 也感受一下人性的善恶:

1、从张作霖大帅府 , 共收缴财物十几卡车 。 浮财仅存在边业银行的黄金就价值2.5亿元 , 现银600万 , 古董珠宝价值无法计算 , 张氏家族的商业投资随着企业被没收一并归零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日伪在大帅府收缴财物

2、热河省长汤玉麟被查没了1000万银元 。

3、日本以归还一部分财产(大约500万) , 引诱张作相投靠满洲国 , 遭张拒绝 。 张作相和辽宁省财政厅长张振鹭 , 沈阳市长李法权的全部财产被没收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张作相

张作相 , 9.18时的东北二把手 。 后任东北剿总副司令 , 辽沈战役中被俘 , 礼送到天津 。 1949年去世于天津 。

4、东北军参谋长荣臻 , 此时驻锦州协助张作相 , 在他家躲避的朋友和家属共11人遭逮捕 , 财 物查抄4卡车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荣臻

荣臻 , 军事教育家 , 曾留日专攻军事 , 东北讲武堂教育长 。 1932年后参加日伪政府 , 解放后作为统战人士对待 , 1960年去世 。

5、也有甘心卖国求荣 , 得到了日本庇护的 。 哈尔滨特别市市长张景慧(后任满洲国总理 , 1937年主持安葬了张作霖) , 存款大约600万 , 还有不少投资 , 日本人都给与了保护 , 甚至派宪兵在他家站岗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张景慧 , 后任满洲国总理 , 1945年被俘 , 1959年死于监狱 。

6、更有无耻之徒 , 在特殊时期暴露了丑恶的嘴脸 。 东北巡阅使法律顾问赵欣伯 , 深受张氏父子资助提携 , 曾担任东北法学研究会会长 。 满洲国成立后 , 充当沈阳市长 , 到处敲诈过去的同僚 , 3个月就到手60多万 。 边业银行经理闫廷瑞找他 , 帮忙提取张作霖五夫人的存款 , 他勒索未遂 , 向日军告密 , 闫廷瑞被日本宪兵拷打致死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赵欣伯

赵欣伯 , 中国第一位留日法学博士 , 后任伪满立法院长 , 1945年被捕 , 1951年死于监狱 。

这些只是当年官僚财产的一部分 。 以张氏家族为例 , 除此还有大量房产 , 1949年沈阳房产局统计 , 原属于张氏家族的房产共计:楼房10余栋;平房400多间 , 张氏还在天津北京拥有房产 。 至于张氏家族投资企业的资产 , 完整统计很难了 。

实事求是讲 , 张氏父子不是守财奴型的土老财 。

1928年后 , 张学良主政 , 他向教育机构捐款就达1000万 。 做个对比 , 阎锡山治下的山西还算北方不错的省份 , 1932年全省财政收入也只有1300万元 , 可见张学良并不吝啬 。

张作霖更是把钱当工具 , 颇有枭雄之风 , 砸出去的银弹不下千万 。

这样算下来 , 张氏父子肯定属于中国当时的超级富人了 , 但他们也只是奉系集团的一个代表 , 也许还不是最有实力的 , 可以想象整个东北的官僚资本集团有多么强大 , 只不过这是一个官商一体的怪胎 。

权力和资本的结合 , 必然导致市场的不公平 。 1918年 , 辽宁八道濠煤矿由外地商人开办 , 张作霖也开了益民矿务局 , 第二年因越界开采 , 双方兴讼 , 奉天省政府将八道濠煤矿查封 。 其后以张学良的名义 , 出资接手 , 其间难免特权的干预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八道濠煤矿在大郑铁路沿线

张学良说过 , "我们父子在东北不刮地皮" 。 诚然 , 东北官僚资本巧取豪夺的事情确实不多 , 百姓负担也比关内要轻 , 东北财政的改善主要来自币制统一和经济规模的膨胀 。

但官僚普遍经商与民争利是不争的事实 。 有据可考的 , 仅张氏家族的投资就涉及铁路、煤矿、银号、航运、铁工厂、纺织厂等 , 大都是竞争性行业 。 在经济高速发展期 , 蛋糕迅速做大 , 民间资本尚有空间;如果发展速度没那么快 , 能解决好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吗?

东北的历史发展 , 没有机会来验证我们的问题 , 但撼动一个强大集团的利益 , 肯定不是容易的事情 。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 , 张作霖搞起了东北独立 。 在经济政策上听从了专家意见 , 放宽了很多 , 有点放水养鱼的意思 。

民间资本在这一时期也确实得到了迅速的扩张 , 涌现了一批草根出身的企业家(包括外国人) 。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而在东北

上世纪30年代 , 中国最强悍的财团不是江浙财团 , 而在东北// //

王永江 , 奉系的财政专家 , 1927年病逝 。

官僚资本在东北的近代化进程中 , 也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 它们和外资比很弱小 , 但和民资比很强大 。 在修建铁路、现代化企业等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上 , 官僚资本的大规模介入既能迅速筹款也能为民资带来信心 。

应该说 , 官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共同努力 , 才迎来了东北民族工业的黄金十年 , 但它的负面作用未及显现就瓦解了 , 因此至今对这个独特的资本集团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