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穿丝锦,战时却寒酸-----北宋军队的畸形价值观
有一种说法常常被提到:宋朝的富裕体现在汴京城一个在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亦穿“丝履”,普通城市平民的生活好过当时欧洲一般的封建领主 。
这句话可以在很多吹捧宋朝富裕的文章里看到 。 可到底有史料根据么?
我找了一下 , 还确实有 , 出自南宋时期的《续资政通鉴长篇》卷一六三 , 讲的是北宋中期仁宗时期的汴梁的情景 。
日常穿丝锦 , 战时却寒酸-北宋军队的畸形价值观// //
作者描述 , 当时汴梁城将帅们身边跟着的随从士兵 , 衣着“鲜华灿烂” , 所费不菲 , 当时待遇最优越的”上等禁军“的军饷不过每月一千钱 , 实际只够买一顶帽子 , 而这些士兵全身的衣装价值至少在一万钱以上 。 而置不起这身穿着的往往自惭形秽 。
日常穿丝锦 , 战时却寒酸-北宋军队的畸形价值观// //
在这段文字的后半段 , 作者感叹这种现象其实是不正常的 , 士兵们的消费远远高于自身军饷 , 把钱都花在衣着上了 , 妻子家人难免冻饿 , 到时候他必定埋怨朝廷 。 甚至有些士兵私下做强盗来弥补消费 。
也就是说 , 士兵穿得如此豪奢 , 在当时实际被看成一项社会弊病 , 而非像今天某些人理解的是宋朝”民富“的表现 。
宋代募兵制的特点 , 士兵一旦加入军队 , 就会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搬进军营生活 , 所以士兵的军饷和军粮其实是发给全家用的 , 而由于当时东京城的奢侈习惯 , 以及为将领们的面子 , 衣着消费占了士兵消费总额的绝大部分 , 甚至某些士兵为了购买当时的流行衣装 , 导致家庭贫穷 。
宋太祖:军人不得衣皂 , 但许衣褐 , 其制不得过膝 , 岂有红 , 紫之服
在宋太祖时期 , 规定士兵只能穿着便宜的褐色衣服 , 长短不能过膝盖 , 更不能穿的花花绿绿 , 而到了宋仁宗时期 , 禁军的军衣已经改为绯紫两色 , 虽然按常规部分军衣由朝廷供应 , 但实际上士兵也必须为了面子自己掏腰包 。
日常穿丝锦 , 战时却寒酸-北宋军队的畸形价值观// //
宋太祖时期军人衣装是这个效果
日常穿丝锦 , 战时却寒酸-北宋军队的畸形价值观// //
而宋仁宗时期是这个效果
宋太祖还规定士兵们无故不能出军营 , 更不能没事逛街 , 买鱼肉及奢侈品入营都是有罪的 。 北宋初期的军队敢于北上主动进攻契丹 , 而且一度取得来胜利 , 就是因为这种严格的军纪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
宋太祖时期禁军仅仅二十万 , 就能震慑四面出击 , 而到宋仁宗时期在额禁军超过八十万 , 却整天恐惧外敌入侵 , 随着军装的美化 , 宋军战斗力直线下降 。
而有意思的是 , 北宋中前期军事上的传统 , 是越来越重视军装 , 却不怎么重视盔甲 。
北宋初期因袭五代时期的军事传统 , 军士不披挂全装重甲 , 赵匡胤任后周大将时 , 在战场上督战 , 对表现不好的士兵 , 用剑砍一下他的皮笠 , 战后检查士兵的皮笠 , 搜出皮笠上有剑迹的几十人 , 全部斩杀 。
而南宋初期的宰相吕颐浩 , 曾经检查宋太宗时期储存在大名府的盔甲 , 也发现没有全装甲存在 。
北宋初期士兵的盔甲 , 是“甲士自来止〔有〕前后掩心,〔而无〕副膊,有皮笠子,而无兜鍪” 。 而北宋初期的对手 , 契丹军也不太重视盔甲 , 所以北宋初期军界议论辽军特长时 , 也并未认为辽军在盔甲方面有什么优势 。
日常穿丝锦 , 战时却寒酸-北宋军队的畸形价值观// //
北宋时期宋军在盔甲方面是落后的
而等到西夏和女真崛起 , 宋军愕然的发现 , 虽然西夏和女真军队数量稀少 , 但却拥有很好的盔甲 。 , 与西夏战争中 , 宋军总结的战败经验就有”衣甲皆软脆 , 不足当矢石“ , 相反西夏甲士披挂的经过冷锻的重甲给宋军留下很深印象 。
而在宋金战争中 , 宋军屡屡败于金人的重甲骑兵 , 绍兴二年 , 李横牛皋等人北伐伪齐 , 结果遇到金国重甲部队 , 缺少盔甲的宋军大败 。 从此宋军才开始推广重甲 。 重甲和军队其他进步终于让南宋与金人实现了军事均势 。
所以如果我们抛开军制 , 政治等问题 , 宋代军事羸弱的问题 , 其实也在技术方面有所体现:宋军未很好跟上11-12世纪周边各国的军备竞赛 , 没有用最好的武器装备武装自己 。
参考资料:
《宋代士兵研究》
《宋朝军制初探》
《西夏军队装备述论》等
- 88年前珍贵报纸接露日军侵占锦州的罪行
- 宁强县大安镇:参观陈锦章烈士故居纪念馆
- 樊锦诗:为莫高窟留人才“贡献”房产
- 鉴赏|传承宋代织锦的清代宋锦:织工精细,纹饰高雅
- 电影版《唐顿庄园》:动荡年代下的英国贵族日常
- 范迁《锦瑟》:写出了每个普通人进入历史的那一刻
- 平仄平平仄平仄 七言律诗第一句 用锦鲤翻波这种句式可以吗?
- 80秒揭秘话务女兵的日常:电波耳机就是冲锋枪
- 宋怡明:明代中国的军事制度,如何形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 宋怡明:明代中国的军事制度如何形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