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曹操扫平众多军阀豪强 , 统一北方 , 其官爵也从司空、丞相升至魏公魏王 。 曹氏集团总揽军政大权 , 朝廷百官形同虚设 。 汉献帝沦为傀儡 , 他在许都的皇宫由曹操心腹统领的禁卫军守护 。 到220年曹操死前 , 以魏代汉可以说万事俱备 , 但从始至终曹操没有称帝 。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

在曹操死后仅数月 , 即公元220年10月 , 汉献帝被逼禅让 , 曹丕登基 , 魏王府原有的文武重臣多成为魏国的开国元勋 , 曹操时期的制度也基本未做调整 , 汉魏易代顺利完成 。

那么 ,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名正言顺地取代汉朝?

东汉末年 , 朝廷中枢实权渐失 , 但官僚体制尚在 , 汉献帝与少数忠于汉室的重臣并不甘心做傀儡 。 董卓之乱后 , 虽汉献帝辗转逃难 , 惶惶不可终日 , 追随的朝廷百官也伤亡殆尽 , 然而汉室皇权仍有深厚的政治社会土壤 , 皇帝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 仍有重要影响力 。

汉室虽苟延残喘、无兵无权 , 却代表了不可取代的正统性 , (至少表面上)拥护汉室 , 方能获得道义优势 , 赢得舆论民心 , 曹操如此 , 刘备更是如此 。 这一时期 , 废立皇帝者皆不得好死 , 比如废掉少帝的董卓和自立为帝的袁术 。 建安晚期的曹操封藩建国 , 篡位野心暴露无遗 , 未能称帝主要是因为现实的政治形势阻碍 。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

在曹操统治过程中 , 效忠汉室、反抗曹氏的密谋与行动 , 以及名士的讥讽与不合作屡见不鲜 。 内部反对曹操篡权者也大有人在 , 曾经的首席谋士荀彧就是其中之一 。 荀彧是颍川三大望族之一荀家的领袖人物 , 具有浓重的正统观念 , 对汉室情感深厚 。 当年他主张奉迎献帝是为复兴汉室 , 非助曹操篡位 。 204年曹操占领冀州时 , 就有人建议恢复古代的九州 , 借机扩大冀州的领地 , 但荀彧反对 , 曹操从之 。

212年曹操欲晋爵王公 , 又遭荀彧反对 。 曹操不得不再次作罢 , 对荀彧大为不满 , 冷落之 , 荀彧忧郁畏惧而死 。

建安末年的两次反叛妨碍了曹操称帝 。

218年正月 , 趁关羽进逼樊城之际 , 金祎与耿纪、韦晃、吉本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 , 企图“挟天子以攻魏 , 南引关羽为援” 。 这次叛乱虽很快被平息 , 但曹操在许都的得力助手王必被杀 , 曹操一怒之下杀掉大批汉朝官员 。 值得注意的是 , 反叛首领之一耿纪曾是丞相府的僚属 , 甚为曹操器重 , 韦晃更是丞相府(曹操仍兼任丞相)的在任僚属 。

219年9月 , 魏国都城、曹操霸府所在地邺城(史称邺都)也发生了一场谋反 。 谋反发起者魏讽是青年名士 , 与曹操同为谯沛人 , 也是霸府僚佐 。 曹操起家、建立霸业过程中 , 谯沛人和颍川士族是两大核心势力集团 , 前者多与曹氏有密切的血缘宗亲关系 。 参与谋反的其他几人是曹操亲信重臣王粲、刘廙等人的子弟 。 这次谋反未及发动 , 就被曹丕镇压 , 并未造成动乱 。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

金祎等人叛乱时 , 曹操府统治已有二十二年 , 军政大权在握 , 朝廷遍布心腹 , 自认为异己势力已被尽数铲除 , 不料仍然有如此激烈的反叛行动 。 不但重臣的子弟、僚佐、青年士人都卷入其中 , 甚至他倚重信任的谯沛集团里也有人带头谋反 。 对于魏讽谋反案 , 曹操并没有牵连滥杀 , 反而低调处理 , 避免激化霸府内部矛盾 。 两次发生反叛期间 , 曹操正与刘备在西线和南线两线作战 , 如果冒然称帝 , 致使内外交困 , 曹魏天下危矣 , 故而曹操死前数月不得不放弃称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