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拍老上海的影视作品里 , 往往有一样东西一出现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上海滩风味 , 那就是黄包车 。 在有轨电车投入使用之前 , 黄包车是承担市内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 , 它的演变也伴随了城市的发展 。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 , 它的故事有很多!// //

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中的一辆

在黄包车之前其实还有一种“人力车” , 由人力推动的独轮车 。 现在也许难以想象 , 独轮车在19世纪末的上海 , 不仅用来运货 , 更是像现在的“出租车”一样承载客运的功能 。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 , 它的故事有很多!// //

上世纪初 , 上海学生和纱厂女工坐独轮车

独轮车因为大多来自苏北一带 , 传至上海后就被叫作“江北车” 。 它在老上海档案记载中还有许多别名 , 譬如小车、手推车、狗头车、羊角车、叽咕车等等 。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 , 它的故事有很多!// //

1862年 , 有大批苏北地区的人们涌到上海滩谋生 , 将木制的独轮车带到了上海 。 最早独轮车只是被用来载运货物 , 据说一辆车一次可载货四五百斤 , 到后来它成为客运工具 。 据考证认为 , 独轮车是在开埠之后的上海道路上最早行驶的车辆之一 , 也是上海“有舟无车”时代终结的一个标志 。

1873年 , 法国商人米拉看到上海租界日趋繁荣 , 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 , 便向法租界公董局呈请 , 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 。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 , 它的故事有很多!// //

经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当局协商 , 同意发放人力车执照 , 并批准路程价格 。 次年3月 , 米拉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 , 并从日本引进300辆人力车 , 人称“东洋车” 。 不久又有外国人在上海开设了9家人力车公司 , 直至1898年才有中国人在老城厢地区开办人力车出租业务 。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 , 它的故事有很多!// //

黄包车夫与印度巡捕

早期的人力车为木制车轮 , 外裹铁皮 , 行车颠簸 , 且易损伤路面 , 后改为钢丝橡胶轮 , 行车平稳 , 拖拉也省力 。 人力车无油耗 , 便利经济 , 一经引进 , 便流行开来 。

1882年上海租界内已有1500辆 , 1900年达4647辆 。 到1914年 , 仅公共租界就有9178辆 。 为了区别于私人包车 , 工部局发布规则 , 所有公共人力车须漆成黄色 , 从此“黄包车”成为人力车的代称 。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 , 它的故事有很多!// //

外滩的黄包车

经过几十年技术改进 , 黄包车使用打气轮胎 , 车座换成弹簧坐垫 , 增加了靠背 , 乘坐较为舒适 。 黄包车的车资低廉 , 从外滩到大世界收费一角二分 , 没有带钱也可以付邮票 。 当时上海人出门办事、购物、走亲访友 , 黄包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 , 也成为一种时尚 。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它的故事有很多!

倾听|老上海黄包车 , 它的故事有很多!// //

当年上海市民自发组织了黄包车拉力大赛来庆祝抗战胜利

虽说黄包车的业务当时十分红火 , 但黄包车夫收入微薄 , 起早贪黑 , 社会地位也不高 。 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初 , 人们对黄包车进行改进 , 改人拉为脚踏 , 不过由于设计不合理 , 这脚踏的车比人拉还吃力 , 不久就消失了 。 后来又改为三轮车 , 踏起来轻松多了 , 大概在1935年后 , 三轮车相继出现 , 1937年后 , 三轮车替代了黄包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