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编者按: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是全国著名的红军烈士村 。 苏区时期 , 仅43户人家的华屋 , 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 , 其中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

17位参加红军长征的华屋子弟出发前到村后山种植了17棵松树 , 约定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 。 然而 , 青松依旧在 , 17位红军战士却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 , 再也不会回来 。 系列报道《新长征 再出发》 , 今天推出《故乡那17棵青松》 。

央广网瑞金7月4日消息(采访人员范存宝 赣州台采访人员王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上 , 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松树连成一片 , 其中17棵树上还钉着写有名字的小木牌 。 人们称这些树为烈士“信念树” 。 80多年前的这个季节 , 瑞金叶坪乡华屋村充满离愁别绪 , 17位后生加入红军后踏上长征路 。


[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

华屋如今的面貌 (王欢 摄)

那时正是稻青荷绿的时节 。 尽管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遭遇空前危机 , 后方的人们也感受到了战事的紧迫 , 但是支持红军的热情依然高涨 。 华屋村党支部书记黄日生说 , 当时只有43户、100多人的华屋村人愿倾尽一切保卫苏维埃政权 。 “当年我们的华屋 , 家家户户都是倾其所有 , 有钱出钱 , 有的甚至把嫁妆都捐出来购买公债 。 这17个年轻人是我们最后能够奉献的 , 全送出去参军了 。 ”

17位红军战士在战略转移前 , 回到家乡与亲人道别 , 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下一棵松树 , 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 , 如果有人回不来 , 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 , 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

青松依旧在 , 不见儿郎归 。 后来 , 乡亲们在后山上建亭立碑 , 把这片树林取名为“烈士林” , 将17棵松树称为“信念树” 。


[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

红军后代华崇祈抚摸象征父亲华钦材的青松(王欢 摄)

松树沿着路两边依次生长 , 树径已经超出了一个成年人的臂围 。 烈士华钦材的遗腹子华崇祈今年也83岁了 , 在后山修剪杂草时他常常会抚摸挂着父亲名字——“华钦材”的那棵松树 , 仿佛这样能离父亲近一些 。 “我爸爸是黄沙区的宣传部长 , 我叔叔是黄沙区的区主任 , 爸爸参军一个多月后我才出生 。 我爸爸二十多岁 。 很快就被杀掉了 。 ”华崇祈说 。

如今 , 每到清明 , 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系红绸 , 给小木牌上的名字涂上红漆 , 以特有的方式凭吊烈士英灵 。 谁家里有大事、喜事 , 也会来到树下来聚聚 , 追忆往昔峥嵘岁月 , 畅想明朝美好生活 。 “苦的时候看看松” , 不屈不挠、奋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始终流淌在老区人民的血脉里 。


[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新长征 再出发]故乡那17棵青松// //

华屋保留的土坯房内景(王欢 摄)

1934年7月 ,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刻 , 中央领导机关从华屋移迁到30公里外的云石山 , 临时中央政府暂驻在云石山头的云山寺庙之中 。 当时寺庙住持是一位法号“骆能”的和尚 。 骆能和尚热情地接待了毛泽东和张闻天 。 他把自己居住的最好的左厢房让给毛泽东和贺子珍 。 云山寺骆能和尚的徒弟赖一会回忆说:“毛泽东来云石山的时候和我师傅一起喝茶 , 经常聊救国的道理、救国的理想 , 我师傅也很感动 , 他就讲你们来救国我们很欢迎 , 没有国就没有家 。 他很拥护他 , 毛主席在这里跟群众的关系相当好 。 ”

1934年9月下旬 , 国民党“围剿”红军主力向中央苏区中心区发起总攻 。 局势愈发紧迫 , 战略大转移迫在眉睫 。 10月10日 , 中央机关的领导在云石山编入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 , 从这里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 。 云石山 , 因此也成为“长征第一山”永载史册 。

如今 , 见证了当年中央红军豪迈气概的云石山越发巍峨 , 山下风景更胜当年 。

拾级而上 , “长征第一山”五个红色大字刻在巨大的岩壁上 。 岩壁下 , 一场特殊的党日活动正在进行 。 云石山乡党委书记刘应金说 , 云石山乡人民不会忘记那段红色的历史 , 他们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红色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