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撰文/赵立波

宋代的士大夫们总结晚唐五代的教训 , 认识到“道德仁义 , 所以为治;而法制纲纪 , 亦所以维持之也 。 ”“善为天下虑者 , 不敢忽于微 , 而常杜其渐也 。 ”由此在宋太祖的一手推动下 , 开创了宋代最好的文官制度 , 由此也让文人学而优则仕进入了历史上最为滋润的一个阶段 。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

北宋文官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过这样一件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 , 也即赵匡胤登基的头一年 , 时任京城巡检的禁军将领王彦升 。 在夜间巡逻时突然造访宰相王溥私第 。 王薄“惊悸而出” , 小心询问来意 。 王彦升回答说 , 自己只是“此夕巡警困甚 , 聊就公一醉耳” 。 大半夜找酒喝当然只是借口 , 王彦升的真实意图 , 还是想“求货” , 也就是讹些银钱 。 但王溥竟是历经两代四朝的元老重臣 , 假装没听懂王彦升的弦外之音 , 仅仅“置酒数行” , 便将他打发走了 , 转头第二天就找赵匡胤告了状 。 赵匡胤一听 , 勃然大怒 , 将王彦升贬到了唐州(今河南磨县)作知州 。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

宋太祖

太祖皇帝之所以大动肝火 , 是有深层原因的:宰相尚且不免被蛮横的武将惊吓 , 其他文臣的待遇 , 不问可知 。 为了彻底扭转这股野蛮风气 , 赵匡胤很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文臣的地位: 首先全面推行以文驭武 , 在中央以文臣出任执掌兵权的枢密使 , 并明令在京禁军将帅不得干预文臣职事; 在地方则以文士充当知州、知县、通判 , 执掌地方民政; 其次 , 给文臣极为优厚的待遇 , 俸禄充裕 , 升迁优先 。 此外 , 太祖还扩建了自后梁时期开始就备受冷落的国子监孔庙 , 并多次率群臣以大礼拜谒 。 武将出身的天子 , 却对孔子奉行如此高规格的礼仪 , 这是再强烈不过的“文治”信号 。 建隆三年 , 太祖又在太庙中为后世子孙立下一个“太祖誓约” , 誓约三事 , 其一就是“不杀大臣及言事官” 。 对此 , 他的继承者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加以延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 , 事为之防 , 曲为之制 , 纪律已定 , 物有其常 。 谨当尊承 , 不敢逾越 。 ”而这种优越性 , 终宋一代未有更改 , 以致宋人常不无自豪的说 , 本朝乃“官人世界”也 。 在宋代 , 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 两宋310年 , 仅正奏名进士43000人之多 , 大大超过唐朝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时的135位宰相 , 90%均是通过科举之路选拔出来的 。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

北宋科举

文臣地位这么高、待遇这么好 , 那要经过怎样的努力 , 才能成为其中一员?在宋代 , 最便捷也最可靠的通道只有一条: 参加科举考试 。 有学者做过统计 , 若以《宋史》中有无记

122载为标准衡量 , 则北宋官员中 , 非官二代出身者占到了55. 12% , 可见科举在宋代确起到了促进公平、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的作用 。 很多家境贫寒、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以通过考试进入政治系统 , 以致时人有“ 惟有糊名公道在 , 孤寒宜向此中求”的说法 。 宋代科举昭示“公平”考选、竞争“择优”的理想机制 。 对此欧阳修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说:“国家取士之制 , 比于前世 , 最号至公 。 盖累圣留心 , 讲求曲尽 , 以谓王者无外 , 天下一家 。 ”

金榜题名 , 只是宦海第一步 。 最终成就如何 , 还要看出仕后的发展 。 而在宋代 , 作为中低层官员要想升迁 , 有一项法定程序是头等要事: 磨勘 。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

相关画面

磨勘是唐宋时期通过勘察官员政绩 , 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 宋代的“磨勘”之法 , 以现任官职之“告身”(相当于现在的任命书)上标明的日期为起点 , 文臣中的“京朝官”(包括在京在朝官员 , 和以京朝官头衔外放的官员) , 每满三年考核一次(宋英宗时改为四年) , 非京朝官(幕职州县官 , 也称“选人”)五年一次 , 仁宗时更改为六年 , 武官则七年一次 。 具体程序是官员在某职务上做满了年限 , 再找齐五名举荐人 , 就可以上报吏部要求参加“铨选” , 体制内部的领导选拔; 待批准后 , 官员便可从外地进京参加考核 , 待吏部审核资料、除授新官职之后 , 再朝见天子进奏述职“引对” , 完成考核 。

磨勘的结果对基层官员的前途至关重要 , 一旦因为失职、有“过犯”或者其他原因没能转任 , 就要再等一个任期 。 而“减磨勘”这样的奖励 , 又太难碰到 , 所以也不能指望 。 元丰年间 , 苏东坡与王安石晤谈时 , 就曾开过这么一句玩笑:“今之君子 , 争减半年磨勘 , 虽杀人亦为之 。 ”虽有夸张 , 却把基层官员们苦等苦熬的境况形容尽了 。 宋代文官制度 , 实行多元化的选任方式 。 科举取士、学校考选、恩荫补官、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 , 都是进入仕途的路径 。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

北宋城市一角

京朝官和非京朝官 , 在磨勘年限上有两年的差距 。 这就导致当时的官员 , 大都盼望着能尽快转为京朝官 , 所谓的“循名责实” 。 但如此严格的考核制度 , 注定有很多人不能如愿 。 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的叔父苏叟 , 就是这样一名失意人: 苏叟出仕后长期担任县令一级的基层官员 , 为朝廷效力了足足十三年 , 政绩也不错 。 但倒霉的是 , 他为官期间所有与其关系较融洽、彼此较为了解的上级 , 都非死即黜 , 以至于一直没能凑齐五名推荐人 , 也就一直没能改官 。 好不容易到晚年终于入京参加了一次铨选, 却又因病体不支没有通过 , 最后竟在回家的途中郁郁而终 , 终一生都没有实现当上京朝官的目标 。 苏叟的坎坷经历 , 无疑是当时一个群体的缩影 。 授官、提拔时都想做京朝官 , 那万一贬官又如何?

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 , 参知政事晏殊因谏阻太后服衮冕谒太庙被贬 , 出京知亳州 , 两年后又移知陈州 。 临行之际 , 州府官员置酒送行 , 席间官伎唱了一阕惜别之词 , 其中一句是“千里伤行客” 。 孰料余音未落 , 晏殊便满脸怒容 , 拂袖斥责道: “予平生守官 , 未尝去王畿五百里 , 是何千里伤行客耶?”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北宋缘何成为文官的好时代?一共135位宰相各个是状元// //

晏殊之怒 , 是因为在宋代五百里和千里有着质的差别: 北宋中前期 , 官僚之间的政治斗争比起前朝后代都算得上温和 , 如果提出的政策主张被皇帝或同僚否决 , 只要“求去” , 即离开中枢转为外任官员; 或“致仕” 即可 , 基本无刑罚之忧 。 一般被排斥的越严重 , 被放外任的地方就越偏远;相反如果官家或同僚回护 , 则会外放到离京城较近的州府 。 这种以距离帝都远近为刻度的“仕途晴雨表”唐时就已盛行 , 所以韩愈才会有“夕贬潮州路八千”的伤心之句 。 宋代由于政治风气温和 , 官员们待遇优厚 , 他们比唐人更纠结这个指标 。 而晏殊作为十四岁就以神童之才赐同进士出身、入朝为官的前宰执级别重臣 , 内心是很以自己一早成为京官大员为傲 , 作为皇帝看重的大臣 , 即便出镇地方 , 也是距京城不远的陈州 , 心中自然不愿与听上去就衰到家的“千里伤行客”挨上边了 。

总之 , 不管是春风得意转官高升 , 还是时运不济落职外放 , 都是和中央关系越近越好 。 这一官场通则一直延续到南宋时 , 特别在高宗朝后期 , 由于秦桧经常提拔柔佞媚己者违规越级出任宰执级高官 , 使得意欲寻求机会获得秦桧赏识、进而坐上升官“火箭”的官员们 , 更加不愿意外任 , 以致有“我官人宁死 , 却是讳‘ 出去’二字”的笑料 。 总之 , 从理论上来讲 , 宋代官僚制度的运作流程 , 如同立体画面 , 一方面 , 官员们置身纵横交错的国家考察网络之下;另一方面 , 与考察网络交叉互动的 , 又有形形色色、四通八达的个人关系网络 。 前者调动着官僚体制下几乎全部的力量 , 组织浩繁 , 声势恢弘 , 却仍然难以确知官员“实绩” , 难以确保政令畅通 , 但毋庸置疑的是 , 宋代科举制度 , 再一次以最大幅度的公正 , 让许多读书人有了用武之地 , 甚至许多人实现了“士大夫共天下”的治理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