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初,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18世纪初 , 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 , 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史

自从新航路开辟以来 , 欧洲迅速成为世界发展的一大重心;为了取得暂时的霸权 , 获取更多的殖民利益 , 欧洲各大强国不断进行着争霸战争 , 其规模往往都能席卷整个欧洲 , 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欧洲争霸格局 。 然而 , 18世纪初 , 一次同样极为重要的战争却往往被世人遗忘;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自不必说 , 即使是名气稍差的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知名度也比他高得多 。 然而 , 在欧洲近代史上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对欧洲格局的影响同样重要 。

为何称为“王位继承战争”

17世纪末18世纪初 , 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着激烈变迁 。 原本的殖民霸主西班牙因为英西战争、三十年战争的相继失败逐渐衰落下去 。 雪上加霜的是 ,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是个近亲结婚诞生的低能儿 , 无力掌控国家事务 , 且没有生育能力 , 他死后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也就此绝嗣 。 好在西班牙与邻居法国同为天主教国家 , 历史上保持着良好关系 , 卡洛斯二世最后敲定了自己的侄孙 , 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腓力继任西班牙国王 , 称腓力五世 , 其后代最终演变成今天的西班牙王室 。


18世纪初,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18世纪初 , 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 , 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

卡洛斯二世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 , 人称“太阳王” , 在他治理下 , 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一大强权 , 如今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就是他在位时修建的 。 虽然卡洛斯二世要求腓力即位后放弃法国王位继承权 , 但通过继承 , 两国王室有了更近的血缘关系 , 法国就可以更多地干预西班牙的政治事务 。 从军事上来看 , 法国可以借助西班牙属尼德兰领土(现在的比利时)夹击荷兰 , 实现扩张领土的计划;从经济上来看 , 西班牙大片殖民地可以为法国带来大量殖民利益 。 路易十四的最终构想是将法兰西与西班牙合并为一个超级帝国 , 实现永久的欧洲霸权 。 这自然激起了其他欧洲国家的不满 。

此时 , 大不列颠岛上的英国完成“光荣革命”不久 , 自身相对稳定 , 希望染指欧洲大陆 , 谋求更多利益 , 更不容许法国独霸欧洲大陆的计划 , 但苦于没有可以插手欧洲大陆事务的合适理由 。 哈布斯堡家族的另一支 ,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则对西班牙继承权落入法国手中表示不满 , 奥地利大公查理认为自己血缘关系更近 , 要求取得王位继承权 。 两者都希望打压法国 , 于是一拍即合 , 又联合起欧洲另一强国荷兰和其他小国 , 于1702年正式对西班牙、法国及其盟友宣战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

战争历程(1702—1713)

战争初期 , 反法联军迅速获取了战争优势 。 英国和荷兰都是老牌海军强国 , 很快于1702年在维哥湾海战联手大破法西海军 , 很快封锁了海上道路 。 陆军方面 , 双方军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要塞围攻中 , 很少发生野战 。 英军由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统帅 , 他的后代之一即是20世纪英国政坛风云人物温斯顿·丘吉尔 , 本人军事才能也是一流;奥军指挥官欧根亲王则名气更大 , 29岁就当上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 , 屡次以少胜多战胜奥斯曼帝国军队;他的名字更因为近代德国的多艘同名战舰而广为人知 , 足见其战功显赫 。

1704年8月 , 英国、荷兰、奥地利联军共5.2万 , 在巴伐利亚布伦海姆与法国和巴伐利亚6万军队展开决战 。 法国和巴伐利亚一方人数虽多 , 但步兵部队挤成一团 , 无法有效发挥线列作战战斗力 , 开战后 , 马尔伯罗公爵和欧根亲王迅速集中兵力进攻法军较为薄弱的中路 , 并成功突破 , 法军和巴伐利亚军两翼随即纷纷溃散 , 死伤3万余人;英荷奥联军仅损失1.2万人 。 在两位优秀统帅的领导下 , 联军接连取得胜利 , 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则节节败退 。 1706年 , 欧根亲王又在意大利都灵打败法军 , 法军被迫退出意大利;至1707年 , 联军已经攻入法国本土 。


18世纪初,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18世纪初 , 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 , 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

布伦海姆战役

但是 , 在一连串胜利之后 , 联军则遭遇了一系列挫折 , 法国和西班牙则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 1709年 , 东欧的俄国击败北欧霸主瑞典 , 英国为了防止俄国做大 , 倾向于与法国和谈;奥地利方面 , 由于查理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 逐渐失去了继承西班牙王位的正统性 。 法国则出现了维拉尔元帅这一救星 , 他同样具有极高的军事天赋 , 与马尔博罗公爵和欧根亲王交战时也不落下风 , 最终在1712年的德南战役中成功打败了欧根亲王;安茹公爵腓力的西班牙王位也逐渐得到巩固 。

在战争的最后几年 , 战事逐渐陷入僵局 , 联军不再主动进攻法国;法国和西班牙虽然扭转了不利形势 , 但也无力取得进一步的战果 , 战争变成了消耗战 。 即使是这样 , 战争仍然拖到1713年 , 法国和除奥地利之外的反法同盟国家签订《乌得勒支和约》;之后剩余国家也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基本结束 。


18世纪初,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18世纪初 , 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 , 结果却近乎被遗忘// //

《乌得勒支和约》后的政治格局

战争的结局

《乌得勒支和约》强调“势力均衡” , 基本上是对各方政治要求的一次妥协 。 和约主要内容有:腓力五世的西班牙王位得到确认和巩固 , 西班牙和法兰西永远不得合并;西班牙的西属尼德兰、萨伏伊和大片海外殖民地被神圣罗马帝国、英国等瓜分 , 并且将本土南端的直布罗陀和奴隶专营权交给英国;法国放弃部分殖民地 。

从表面上看 , 法国实现了腓力五世继承西班牙的要求 , 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西班牙的影响力 。 然而 , 法国虽然勉强维持住欧洲第一强国的地位 , 但因为频繁的战争 , 国力大为消耗 , 民生凋敝 。 路易十四战后丧失了“太阳王”的名号 , 在人民心中 , 他成为了穷兵黩武的暴君 。 直到数十年后 , 法国才逐渐恢复了元气 , 真正恢复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 。 与法国站在一方的西班牙 , 则丢掉了几乎全部的海外领土 , 沦落为二流国家 , 在之后的历次欧洲战争中都不再作为主要战力 。

联军方面 , 奥地利不仅取得了西班牙的大片土地 , 而且巩固了在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主导地位 , 重新树立起帝国权威;普鲁士地位得到巩固 , 逐渐崛起;荷兰却耗尽了自己本就不多的国力 , 最终衰落下去 。 当然 , 和约的最大赢家是英国:它压制住了法国的势力 , 实现了欧洲大陆均势的目的 , 英国在欧洲政局中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同时 , 英国的海军地位得到巩固 , 获取的大量海外殖民地成为后来大英帝国逐步扩张的基础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还促进了军事改革:三十年战争中的火枪与长矛方阵弃置不用 , 线列战术得到广泛应用 , 火炮作用加强 。 可以说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虽然名气不高 , 但对欧洲之后的政治、科技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继承 战争 霸权 和约

参考书目:

【美】马汉《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 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

【英】约翰·史蒂文森《彩色欧洲史》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