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暑日至扇子不离手 南京匠人农时种田闲时制扇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炎炎暑日至扇子不离手 南京匠人农时种田闲时制扇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王纪辛)夏至九九歌里 , 第一句就是“一九至二九 , 扇子不离手 。 ”在各种消暑器物里 , 扇子已有千年历史 , 是至今仍在使用 , 而且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日用品 。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 , 制扇业的知名度是从宋代开始的 , 南京市高淳区的羽毛扇在明朝嘉靖年间就被列为贡品 。 据介绍 , 南京的制扇工艺原本都集中在城里 , 但是由于制扇业季节性强 , 很多工匠都逐渐转移到了乡村 , 农时种田 , 闲时制扇 。


炎炎暑日至扇子不离手 南京匠人农时种田闲时制扇

炎炎暑日至扇子不离手 南京匠人农时种田闲时制扇// //

高淳羽毛扇 。 受访者供图

古代“高考”书生人手好几把

据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遗产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 南京的制扇工匠原集中在城里 , 由于制扇业季节性强 , 为维持生计 , 工匠逐渐移到乡村 , 多集中栖霞山石埠桥一带 , 匠人农时种田 , 闲时制扇 。

南京的折扇制作历史始于明成化年间 , 至今南京秦淮河南岸通济门一带 , 仍保留着“扇骨营”这一地名 。 明清时期 , 南京是江南数省的科举应试之地 , 到南京参加科举的考生都要选购一些高档折扇 。


炎炎暑日至扇子不离手 南京匠人农时种田闲时制扇

炎炎暑日至扇子不离手 南京匠人农时种田闲时制扇// //

雕刻精美的扇子 。 受访者供图

金陵折扇的制作分扇骨、扇面两部分 。 折扇制作技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72岁有着50年制扇经验的王克礼老人告诉采访人员 , 一把扇子的制作环节上 , 有一个关键步骤叫“拿火” , “就是对竹扇骨进行加热定型 , 做成枣核形 , 拿得好 , 扇子包得紧” 。

据介绍 , 毛竹扇骨 , 其材料也有讲究 , 一般选用广德、莫干山等地4年以上的成竹 , 就地进行截裁 , 蒸煮 , 用蒲包打包运回 , 到厂后还得反复晒 , 直至没了青才可以制作 。

传统磨制扇骨 , 有用节节草磨的 , 王克礼告诉采访人员:“节节草是一种中药 , 它中间是空心的 , 边上长着一节一节的细毛 , 当砂纸用 。 ”老人告诉采访人员 , 用的时候 , 采取晒干的毛竹毛皮 , 把毛皮卷得比香烟还细 , 戳进节节草里 , 硬度高 , 做打磨用 。 不过 , 王克礼老人说 , “现在不用了 , 因为现在的打磨工具打磨效果比草药好多了” 。

制作的最后是上蜡 , 经过劈、浸、晒、磨、烫等多道工序 , 才能加工成蜡黄玉润、丝纹纤细、光洁明亮的扇骨 。

王克礼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文化程度不高 , 手上的老茧很厚 , 过去农闲的时候 , 进城打打工 , 做扇子 , 那时候秦淮河的支流两岸都是做扇子的作坊 。 ”扇子作坊为什么设在河两岸?王克礼告诉采访人员 , “过去主要是水上运输 , 山上砍下的竹子 , 用船从水路运输过来 , 制作好的扇子再通过水路运走 。 ”

孔明扇最复杂两天才能扎一把

“毛扇扇凉风 , 宜夏不宜冬 。 有人问我借 , 我说要扇风 。 ”在南京地区 , 还有一种有名的去暑佳品——羽毛扇 。 高淳位于南京的最南端 , 是“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 。 2007年 , 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制作羽毛扇的主要原材料是羽毛 , 羽毛分野禽毛和家禽毛两类 。 野禽毛有雕毛、鹰毛、天鹅毛、骘鸶毛(zhìsī)、仙鹤毛、雁毛 。 ”羽扇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邢响生告诉新京报乡村频道采访人员 , “野禽材料现在已经很少了 , 其中雕鹰类羽毛最为贵重 , 因这类鸟羽不仅色泽艳丽 , 而且毛质坚硬 , 经久耐用 , 过去制作贡扇一般都采用此类羽毛 。 目前 , 羽扇主要以鹅毛为主 。 ”

邢响生说:“制作一把羽毛扇 , 一般要经过配料、洗刷、修剪、戳扣、装柄、缝线等主要环节 , 辅以钉菊花柄、裁绒毛、画花等必要的装饰 。 ”邢师傅说 , 在羽毛扇中数孔明扇工艺最为复杂 , 羽毛用料也讲究 , 对扇工要求极高 , “其他羽毛扇每天能扎三四把 , 孔明扇一般两天才能扎一把 。 羽毛扇风势柔和 , 清凉爽身 , 盛夏酷暑之际 , 老幼、病人、产妇使用最为合适 。 ”

不管是清风送爽的羽扇 , 还是“数摺聚清风 , 一捻生秋意”的折扇 , 每一把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和匠人们的巧心思 , 这些看似平常的日用物件 , 一直陪伴着人们驱赶烈烈酷热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纪辛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