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王翦蒙恬,罪有应得!司马迁为何讥讽他俩?
作为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功臣 , 王翦、蒙恬都立有大功 , 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然而 , 对于这样两个历史名人 , 司马迁在《史记》中却毫不留情 , 给予了讥讽 , 称王翦之孙王离被项羽俘虏 , 这是王翦罪有应得;称蒙恬之死 , 这是罪有应得!司马迁为何讥讽王翦蒙恬他俩?
史记:王翦蒙恬 , 罪有应得!司马迁为何讥讽他俩?// //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 , 有一段“太史公曰” , 表明了司马迁对王翦的态度:
王翦为秦将 , 夷六国 , 当是时 , 翦为宿将 , 始皇师之 , 然不能辅秦建德 , 固其根本 , 偷合取容 , 以至筊身 。 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 , 不亦宜乎!
司马迁的意思很简单 , 王翦身为宿将、帝师 , 却没有辅助秦始皇建立德政 , 巩固国家根本 , 反而苟且迎合 , 取悦人主 , 直至死去 。 到了孙子王离被项羽俘虏(巨鹿之战中王离战败) , 这不是罪有应得 , 不亦宜乎吗?
其实 , 在对蒙恬兄弟的评价中 , 司马迁也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 , 所谓“阿意兴功 , 此其兄弟遇诛 , 不亦宜乎” , 认为蒙恬蒙毅也是迎合秦始皇 , 而不规劝秦始皇行德政 , 最终落下个身死 , 这不是罪有应得吗?
史记:王翦蒙恬 , 罪有应得!司马迁为何讥讽他俩?// //
王翦、蒙恬等人 , 是否能够劝说秦始皇?这估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但以史料中的秦始皇性格来看 , 估计可能性不太大 。 当然 , 这一话题假设成分太大 , 暂且不谈 , 问题在于司马迁为何如此讥讽王翦蒙恬等人?
其实 , 司马迁算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 几乎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 。 所以 , 对发动战争的秦皇汉武没好感 , 对没有劝诫秦始皇停息战争的王翦、蒙恬等人也不满 。
在对汉武帝描述中 , 司马迁胆大包天 , 将汉武帝描述成了一个迷信(寻求长生不老 , 宠信很多方士)、滑稽、糜烂、好战的祸国殃民的皇帝 , 而不是我们熟知的汉武大帝 。 至于原因 , 就在于司马迁反对汉武帝发动战争 , 认为汉武帝发动对匈战争 , 导致国家凋敝 , 民众生活疾苦 。
《史记·平准书》中可以看到 , 司马迁非常怀念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富庶 , 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批判 。
史记:王翦蒙恬 , 罪有应得!司马迁为何讥讽他俩?// //
由于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歪曲”描述 , 以至于《史记》成书后 , 司马迁上呈汉武帝 , 刘彻读了《今上本纪》之后“怒而削之” 。 连汉武帝都敢嘲讽批判的司马迁 , 对王翦、蒙恬等人还能笔下留情?
而且 , 司马迁几乎对所有汉武帝宠信之人 , 都没有太好的评价 , 比如对霍去病直接用“幸”来说明 , 但对汉武帝不喜欢的人 , 却着墨较多 , 比如对李广、李陵就充满了同情 。 客观的说 , 如果只用字数来衡量 , 李广反而成了功勋卓著的大将军 , 卫青、霍去病只是一些小人物 。
再看司马迁对秦朝高官的评价 , 也有这一特点 , 比如对李斯 , 评价是“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 , 持爵禄之重 , 阿顺苟合” , 认为李斯也是迎合秦始皇 , 没有规劝秦始皇行德政 , 最终身死也是罪有应得 。 而对公子扶苏 , 却充满了同情和赞同 , 有“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 , 信人而奋士”等好评 。
史记:王翦蒙恬 , 罪有应得!司马迁为何讥讽他俩?// //
秦始皇、汉武帝宠信的人 , 司马迁几乎都给予了嘲讽 , 秦始皇、汉武帝不喜欢的人 , 司马迁却给予不少好评 。 说到底 , 司马迁反对战争 , 哪怕和匈奴作战 , 他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 , 并且融入到了史书中 。
当然 , 尽管司马迁这么做 , 一定程度上有损史家原则 , 但瑕不掩瑜 , 《史记》依然是不朽著作 , 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 从书法说李斯,阅读《史记》
- 史家之绝唱《史记》 也是一本地理学名著(下)
- 史家之绝唱《史记》 也是一本地理学名著(中)
- 中国日报网评:国家公祭日——擦亮历史记忆 点燃民族精魂
- “迁台历史记忆两岸四城巡展”福州场开展
- 博雅寒假历史决策营 | 回到史记,回到核心历史事件学习现代决策力
- 800万年史记 大熊猫为何偏爱四川?
- 史记:六道本纪(下)
- 受历代名人推崇,《史记》究竟好在哪里?
- 跟《论语》学做人,跟《史记》学做事(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