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大桥当年“建小了” “最旺轮渡”眨眼成历史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李国辉 严艺文 实习生 马若妍

83岁的林荣有从文件袋里拿出一张老照片(上图 , 李国辉摄) , 照片拍摄于1988年:珠江主航道上 , 连接广州海珠区和番禺的标志性桥梁通道——双向4车道的洛溪大桥 , 在那时将要建成合龙 。

30年后的2018年 , 广州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 , 洛溪大桥因通行能力不足 , 必须进行拓宽 。 2021年拓宽工程完工后 , 洛溪大桥将达到双向十车道 。 “这座桥 , 当时确实建小了!”林荣有不由感慨道 。

A

他主持修建洛溪大桥和虎门大桥

1974年 , 作为桥梁专家的林荣有 , 被派到非洲援外 , 建设赞比亚卢河普拉河大桥 。

1982年 , 林荣有回国 。 三年后 , 他担任洛溪大桥总工程师 。 在那时 , 珠江主航道上 , 过江桥梁屈指可数 , 轮渡是最重要的过江方式 。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的突飞猛进 , 洛溪大桥高标准完成了建设 , 桥梁最大跨径180米 , “在当时 , 这是世界第二 , 亚洲第一” 。

更大的天堑是珠江口东西两岸 。 1992年 , 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虎门大桥正式动工 , 林荣有担任总工程师 。 1997年 , 虎门大桥建成通车 。

“270米的主跨 , 这在当时是世界第一 。 ”林荣有说 , 为建设虎门大桥 , 国内桥梁界的专家和精英云集广东 , 探索出一整套设计和施工规范 , 为以后更多桥梁建设 ,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20多年后 , 虎门大桥也“不堪重负” , 每逢节假日 , 这里都会成为珠三角最为拥堵的路段之一 。 建设更多过江通道的呼声越来越高 。

今年4月 , 横跨广州南沙与东莞沙田的南沙大桥建成通车 , 大大缓解了珠江东西两岸的通行压力 。

B

他告别开了29年的虎门渡轮

今年5月25日18时55分 , 当陈庆忠驾驶最后一班船驶出虎门渡口 , 这条航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 虎门渡口的谢幕 , 与南沙大桥的建成有直接的关系 。

1991年5月5日 , 陈庆忠驾驶着渡轮从虎门渡轮1号码头缓缓驶出 , 成功首航 。 在当时 , 虎门轮渡是珠江东西两岸唯一的交通方式 。

29年的渡轮驾驶生涯 , 陈庆忠见证了虎门渡口繁荣与落幕 。

陈庆忠告诉采访人员 , 1991年 , 虎门渡口通航时只有两座码头、三艘渡船 , 等待渡运的车辆排起“长龙”是常态 。 在虎门大桥开通以前 , 从虎门渡口过渡的车辆日均达到1.7万辆 。

虎门大桥开通后 , 虎门渡口的车流量逐渐减少 , “刚开始一天大概有1.5万辆 , 到最近几年只剩七八千辆了” 。 今年4月 , 南沙大桥通车后 , 虎门渡口车流量锐减到4000辆左右 。 陈庆忠说:“南沙大桥通车后不到一个月就停航了 , 没想到那么快 。 ”

2018年 ,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2019年 , 南沙大桥建成通车;2024年 , 深中通道有望建成通车……越来越多的桥梁跨过天堑 , 汽车排着“长龙”坐船过江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 。

作者:李国辉 严艺文 马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