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刘邦的白马之盟究竟剑指何人?

刘邦死后 , 吕后掌权 。 当吕后在失去了自己爱子 , 感觉孤立无援的时候 , 开始大封诸吕 。 当时的右丞相王陵是极力反对封吕氏子弟为王的 , 其理由是:高帝刑白马盟约:‘非刘氏而王 , 天下共击之 。 ’今王吕氏 , 非约也

王陵提到了一个盟约——白马之盟!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刘邦的白马之盟究竟剑指何人?

非刘不王 , 非功不侯 , 刘邦的白马之盟究竟剑指何人?// //

一、白马之盟的来龙去脉

白马之盟是刘邦在临死之前 , 与功臣们订立的一个盟约 。 按照当时的习俗 , 斩杀了一匹白马 , 君臣歃血而盟 。 这叫做“刑白马” 。 白马之盟的内容主要是三条:

非刘不王:不是刘邦的后人 , 不能被封为王;

非功不侯:如果不是因为立有大功 , 不可以封侯;

不如约 , 天下共击之:如果有违背盟约的人 , 天下人都有权利讨伐他 。

这就是白马之盟的主要内容 。 二、刘邦为什么订立白马之盟

通过白马之盟的内容 , 我们能够分析出 , 刘邦的目的可能有两个:

制约现有的异姓诸侯王;

防止日后有人封异姓诸侯王 。

订立白马之盟的时候 , 异姓诸侯王只剩下一个长沙王了 。 其余的已经全部处理掉了 , 燕王卢绾虽然没死 , 但也被打跑了 。 所以刘邦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长沙王而大张旗鼓的搞一个白马之盟 。 那么刘邦的目的就只可能有一个了 , 那就是防止日后有人封异姓诸侯王 。

那么 , 日后谁有可能封异姓诸侯王呢?刘邦死后 , 儿子继位 。 刘邦的儿子也姓刘 , 不可能封异姓诸侯王啊!那有可能封异姓诸侯王的人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 那就是刘邦的正妻——吕后 。 这说明 , 刘邦的白马之盟就是为了防止吕后专权的 , 而最后也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可是 , 既然是为了防止封异姓诸侯王 , 为什么还加一个非功不侯呢?

这一条是给功臣们谋求利益的 。 刘邦的盟约是和功臣们定的 , 希望自己死后 , 功臣们能够信守盟约 , 那就必须要让功臣们有动力信守盟约 。 刘邦的功臣都被刘邦封侯了 。 物以稀为贵 , 这些功臣成为了列侯 , 自然不希望日后列侯遍地都是 , 那他们的既得利益就被损害了 。 所以 , 维持列侯的数量在一个相对少的范围 , 不让列侯贬值 , 是关系到功臣们自身以及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事 。 如今 , 刘邦通过盟约 , 让功臣们的利益得到了法律层面的保护 。 那么功臣们就一定会遵守和支持这个盟约 。 大家都支持白马之盟 , 那刘邦防止异姓封王的目的就达到了 。

所以 , 白马之盟的内容是刘邦精心设计 , 非常巧妙的 。 内容不多 , 但充满了智慧 。 那么 , 刘邦为什么处心积虑的去防着吕后呢?刘邦到底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困局呢?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刘邦的白马之盟究竟剑指何人?

非刘不王 , 非功不侯 , 刘邦的白马之盟究竟剑指何人?// //

三、刘邦欲换太子 , 真的是因爱废立吗?

刘邦曾经几次想要更换太子 , 吕后没有办法 , 逼着张良帮她出主意 。 这时 , 张良说了一句话:今天下安定 , 以爱欲易太子

但是 , 通过前文的分析来看 , 张良的说法站不住脚 。 既然刘邦如此防着吕后 , 搞了个白马盟誓 。 就说明刘邦不想让刘盈继位的真正原因就是担心吕后专权 , 威胁刘姓江山 。 所以 , 刘邦想要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 刘邦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 主要有三点:

朝中的主要大臣反对;

吕后在大臣心中有威望;

吕后家族势力较大;

刘邦的儿子们都太小 , 需要抚政 。 而戚夫人完全不具备这个能力 。

当刘邦提出更换太子想法的时候 , 有三位大臣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 而且都是重量级的人物 。 分别周昌、张良、叔孙通 。 张良是刘邦最敬重的人 , 表示反对此事 。 周昌是当朝的御史大夫 , 相当于副丞相 。 周昌极力反对 , 声称刘邦如果更换太子 , 自己绝不奉诏 。 叔孙通反对的就更激烈了 , 以死相逼 。 叔孙通对刘邦说 , 如果皇上您更换太子 , 那我现在就抹脖子自杀 。 大臣们的反对 , 是刘邦遇到的第一个障碍 。 但是 , 刘邦完全有办法解决大臣们的反对 , 这个不是根本原因 。

吕后在大臣心中有威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 吕后即是皇后 , 也对大汉开国立有大功 , 还为刘邦做出过很大的牺牲 。 吕后蹲过监牢 , 当过人质 , 吃了很多的苦、遭了很多的罪 。 所以大臣们都认为吕后做皇后 , 刘盈当太子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 。 另外 , 吕后的两个哥哥 , 一个妹夫都是功臣 , 都被刘邦封侯 。 吕后在朝中是有一定的势力的 。 可是这些原因也都不重要 , 刘邦也正是因为这些才担心吕后威胁刘姓江山的 。 所以刘邦如果下定决心换太子 。 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刘邦的白马之盟究竟剑指何人?

非刘不王 , 非功不侯 , 刘邦的白马之盟究竟剑指何人?// //

最后一个原因是根本原因 。 刘盈也好、刘如意也罢 , 都还是未经世的孩子 。 无论谁当皇帝 , 都需要有人抚政 。 此时的刘邦是不相信大臣的 , 或者说不敢相信 。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就没消停过 , 今天这个反了 , 明天那个叛乱了 。 刘邦整天忙着平叛 , 如今身受重伤 , 命不久矣 , 也是因为平叛 。 就连自己最信任的发小卢绾都反了 , 刘邦还敢相信谁?所以 , 刘盈当皇帝 , 自然吕后抚政;刘如意当皇帝 , 自然戚夫人抚政 。 可是这个戚夫人呢?唱歌行 , 跳舞也行 , 管理国家 , 真不行 。 不行没关系 , 可以学啊!可是戚夫人就是不开窍 , 好几年的时间 , 愣是一个支持她的大臣都没争取到 , 完全没有政治才能 。

相反 , 吕后不仅在处理功臣问题上 , 表现出了政治家决策果敢、出手果断的魄力 。 在争取大臣和舆论支持问题上 , 还表现出了政治家笼络人心、为我所用的才能 。 刘邦没的选 , 二人相差悬殊 , 只能让刘盈当太子 , 吕后抚政 。 虽然刘邦不想这么做 , 挣扎了很久 , 但最终还是没有办法 , 只能如此 。 四、白马之盟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困局之下 , 刘邦既需要吕后在自己死后掌控政局、稳固统治 , 又要防止吕后专权 , 祸乱刘姓江山 。 于是 , 刘邦想出了白马之盟的办法 。 让大臣们有一个法律依据去抗衡吕后 , 达到政治力量的平衡 。 分析到这里 , 我们必须给刘邦点个赞 , 高!实在是高!

虽然 , 白马之盟没有阻止吕后封吕姓子弟为王 。 但在吕后死后 , 白马之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功臣派和皇族派联手 , 以白马之盟为依据 , 铲除诸吕 , 恢复了刘姓江山 。 所以 , 刘邦的深谋远虑确保了刘姓江山的稳固 , 避免了吕氏乱政 。 再一次为刘邦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