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留给百姓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把生留给百姓

把生留给百姓
重访百名红军跳崖牺牲地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惊亚“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头发花白的陈德昌每当想念父亲陈世荣,就会轻声哼起这首中央苏区民歌《当兵就要当红军》 。

陈世荣原名何步荣,曾在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团任司号员 。

1934年8月,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两个师6个团共计9700余人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 。 陈世荣时年19岁 。

10月5日,红六军团五个团进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遭遇桂敌,被截为几段,陷入重围 。

16日,困牛山战斗打响 。 红十八师师长龙云和五十二团团长田海清率800多名战士断后,拖住敌军和地方民团 。

困牛山山势南高北低,南、西、北三面黑滩河环绕,南端是虎井沟,靠着困牛山的悬崖长满杂草,最高处有70多米 。

陈德昌根据父亲生前回忆,红军刚上困牛山就发觉被设伏 。 师长龙云率200余人冲出重围 。 但凶残的敌人裹挟老百姓做“人墙”,逼向留在困牛山上的红军余部 。 本可杀出一条血路的红军不忍开枪,部分红军被逼至悬崖边 。 这时,连长让大家把枪甩下河去,一起跳崖 。

许多村民亲睹了这壮烈的一幕 。 因为跳崖的红军太多,战斗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黑滩河边都能看到红军战士的遗骨 。

“我父亲说,跳崖是在下午,他知道崖很深,但不愿做俘虏,宁可跳崖 。 ”陈德昌说 。

陈世荣跳下去后被藤缠住,捡回一条命,后被当地人收留救治,定居马槽溪村 。 解放后,陈世荣每年都要去跳崖的地方祭奠战友,直到2001年去世 。

这段悲壮的历史过去一直不为人所知 。 2001年,杨又铸任石阡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困牛山战斗相关资料,十分感动 。 经四处打听,在龙塘镇找到困牛山村 。 之后两年里,杨又铸走访了困牛山村及周边10多个村庄的100多名亲历者及关联人 。 其中,目击村民都已八九十岁高龄,能确认身份的幸存红军已全部离世 。

“这些老人回忆,红军不怕死,与敌人肉搏,打穿制服的敌军一枪一个准,而为了避开伤着老百姓,故意把枪抬得很高……”杨又铸说 。 国民党军队离开后,很多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救护红军,送他们寻找主力部队 。

贵州省党史专家最后认定,困牛山战役红军跳崖人数在100人左右 。

“红军在如此情形下,依然把百姓当亲人,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自己选择了死,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杨又铸说,“我把这些珍贵的史料记录下来,为的是让后人铭记 。 ”

2008年,石阡县委县政府与红二方面军后代共建困牛山纪念碑 。 萧克将军题写“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碑名,9位老红军、老将军题词 。

近日,采访人员寻访困牛山战场,凭吊红军英魂 。 “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由红六军团军旗和困牛山构成,旗与山融成了这座丰碑 。 望着“千秋功绩在、碑树人心中”的碑刻,采访人员心情难平 。

如今,困牛山村民过着宁静安详的日子 。 村民张国玉说,逢年过节,村民们会自发来纪念碑祭扫红军 。 困牛山战斗遗址被列为铜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 。

贵州长征研究专家、遵义医科大学教授谷松岭认为,困牛山红军跳崖,是爱民壮举、民本壮举、英雄壮举 。

“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生,把生留给百姓,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军队这种伟大和崇高的精神,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变化 。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覃爱华说 。

新华社贵阳7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