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宇:后母戊鼎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路明宇:后母戊鼎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 , 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 在中国 , 距今5000-4000年 , 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 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 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 。 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 。 商中期 , 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 , 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 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 器型多种多样 , 浑厚凝重 , 铭文逐渐加长 , 花纹繁缛富丽 。 随后 , 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 , 纹饰逐渐简化 。 春秋晚期至战国 , 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 , 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 秦汉时期 , 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 , 铜制容器品种减少 , 装饰简单 , 多为素面 , 胎体也更为轻薄 。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 , 经考古发掘 , 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是中国的商朝时期 , 那时的青铜器一般被作为礼器来使用 。 在西周 , 它甚至是用来区分等级的标志 。 直到后来出现铁 , 这个决定中国人民意志几千年的东西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后母戊鼎就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 它是商王为了祭祀他母亲所制 , 这体现出中国当时时期青铜器工业的高度发达 。 也证明了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重要地位 。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 , 鼎呈长方形 , 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 壁厚6厘米 , 连耳高133厘米 , 重达832.84公斤 。 鼎身雷纹为地 , 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 , 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 它同时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 它现已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内 。 受国家高度重视与保护 。

可这样尊贵的后母戊鼎初是被乡下农民所挖 , 让我们打开这段历史 , 把它呈现在各位面前:

1939年3月 , 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的哥哥吴希增在野地里探宝 , 探杆探到13米时 , 碰上了坚硬的东西 , 挖出来一看 , 头上带着铜锈 。 当晚 , 他们找了十七八个人 , 趁着夜幕动工挖掘 , 为了防备日本人发现 , 到天亮再用原土封住洞口 。 第二天晚上 , 挖掘队伍扩大到40多个村民 , 连挖了三个晚上 , 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后母戊鼎 。 可以吴家人不但没有为这件宝物的出现而感到激动 , 却有些恐慌心急了起来 。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 他们所在的地方早已被日寇所占领 。 若是消息走漏了 , 这件珍贵的宝物岂不是又要落到那群日军卖国贼的手里去了?几人暗自决定 , 就算是死 , 也要把这后母戊鼎好好保留 , 留在中国!吴培文为了保护后母戊鼎 , 又把这件辛苦挖出的宝物埋回了地底下 。 之后 , 日本人连续派兵进村搜宝 。 第一次 , 日军100多人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 , 由于此时大鼎被村民重新埋入地下 , 日本人终于无功而返 。 日本人走后 , 吴培文将大鼎转移到了自家马棚地下 。 第二次 , 日军来了三辆大卡车 , 一进村 , 就架起了机关枪 , 吴培文急急忙忙检查了马棚的伪装 , 又泼了些泔水 , 成功混出了日军包围圈 。 一直在村外待到天色擦黑 , 吴培文听到了日本人收兵的哨声 , 他立刻跑回家 , 直奔西屋马棚 , 谢天谢地 , 大鼎仍在 。 吴培文大叹"大炉有灵 , 天助我也 。 "然后 , 吴培文花20大洋从古玩商处买了一个青铜器赝品 , 藏在自己家炕洞里 。 不久以后 , 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 , 直扑吴家后院 , 扒开吴培文的睡炕 , 抢走了那个赝品青铜器 。 但由于日本人仍旧盯紧了吴培文的行踪 , 要继续搜捕他 。 为了保护大鼎安全 , 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 , 远离家乡避难 , 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 。 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国宝 , 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 , 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 , 免遭日寇掠夺 。 直至抗战胜利 。 这件饱受沧桑的历史文物现在正安静的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中 , 他的地位居中国乃至世界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