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 “开封有个包青天 , 铁面无私辨忠奸” , 相信大家听到这句唱词就知道形容的是开封府的包拯 。 包拯在当时正是宋仁宗的手下 , 我们知道包拯是一个特别铁面无私的人 , 他敢于直言面对所有的事情 , 就连皇帝都敢指责 。 有这样一个故事 , 宋仁宗想要封张贵妃的叔叔张尧佐当三司使兼宣徽使 , 三司使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 。 但是身为御史的包拯却不同意 。 而宋仁宗又说不如让张尧佐当个粗官——节度使 。 对于这件事情包拯是同意的 , 但是对于宋仁宗的“粗官”这个说法却非常的有意见 , 因为当时宋太祖、太宗都当过节度使 , 所以包拯的情绪非常的激动 , 不希望宋仁宗把这个官列为“粗官”一类 。 要知道当时的包拯因为情绪激动 , 都把唾沫星子喷到了宋仁宗的脸上 , 但是宋仁宗却丝毫的不介意 。 他回到后宫指着脸上对张氏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 , 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在北宋的几个皇帝里 , 宋仁宗是最受欢迎的一位 。 关于宋仁宗的故事有很多 , 主要就是宋仁宗的“仁” 。 所以很多人都说 , 如果包拯不是遇到了宋仁宗 , 那么这个世界上很有可能会少了一个包青天 。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 , 才开始亲政 。 赵祯性情宽厚 , 不事奢华 , 还能够约束自己 , 对下属宽厚以待 , 让百姓休养生息 , 因此受到后世的称赞 , 史称“嘉祐之治(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 。 赵祯不光对人仁慈宽厚 , 身为九五至尊 , 但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 。 衣食非常简朴 , 史书中记录了他大量严于律己的故事 。 有一次 , 赵祯在散步 , 时不时的就回头看 , 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是为了什么 。 赵祯回宫后 , 着急的对嫔妃说到:“朕渴坏了 , 快倒水来 。 ”嫔妃觉得奇怪 , 问赵祯:“陛下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 , 而要忍着口渴呢 。 ”赵祯说:“朕屡屡回头 , 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 , 如果朕要是问的话 , 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 , 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 。 ”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

赵桢的生活也较检点 。 有一次 , 时值初秋 , 官员献上蛤(gé)蜊 。 赵桢问从哪里弄来的 , 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 。 又问要多少钱 , 答说共二十八枚 , 每枚钱一千 。 赵桢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 , 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二万八千钱 , 朕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 还有一次 , 赵祯处理事务到深夜 , 又累又饿 , 很想吃碗羊肉热汤 , 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 , 第二天 , 皇后知道了 , 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 , 千万要保重身体 , 想吃羊肉汤 , 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 , 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 , 会让外边看成惯例 , 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 , 御厨就会夜夜宰杀 , 一年下来要数百只 , 形成定例 , 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 , 为朕一碗饮食 , 创此恶例 , 且又伤生害物 , 于心不忍 , 因此朕宁愿忍一时之饿 。 ”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

这些故事都是说明宋仁宗的仁、明 , 但是作为一个皇帝 , 我们应该从文治武功来综合评价他 。 从文治来说 , 仁宗皇帝是做得不错的 , 他的善良为当时的社会营造出了非常良好的氛围 , 整个国家的气氛是非常和谐的 。 宋仁宗极能得人 , 北宋当时养士数十年 , 到了宋仁宗那会已经开枝散叶 , 而仁宗一朝的名臣 , 有名的如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欧阳修、吕夷简、庞籍、包拯、王安石、吕公著、吕公弼、司马光、韩维、韩绛、韩缜、张方平等等 。 而在武功上 , 宋仁宗就里伟大差很远了 , 赵祯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 。 仁宗一朝的宋军被李元昊打得可是够呛 , 基本可以算得上是“满地找牙”了 。 但是这一点也不能全怪他 , 毕竟宋朝自开国以来因为政策原因军事上就一直软绵绵的 。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

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 , 改变其父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夏太宗)“依辽和宋”的国策 , 于宝元元年(1038年)称帝 , 国号夏 , 史称西夏 。 宋夏间维持三十年的和平政局再次破裂 。 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年)的三年中 , 宋、夏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及定川寨(今固原西北)展开三次大战 , 宋军皆先胜后败 。 西夏虽在宋夏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 , 但自身亦伤亡近半 , 国力难支 。 在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 , 宋、夏终于谋求妥协 , 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 , 史称“庆历和议” 。 自此后 , 宋夏关系趋于缓和 , 维持了近半世纪的和平 。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历史故事——千古第一“仁”帝赵祯// //

宋仁宗唯一做过的“坏事”应该就断了柳永功名之路 。 那么柳三变同学到底是哪里得罪了皇帝呢?因为柳永科举不中趁着酒意写下了《鹤冲天》 , 正是这首词给他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 这首词语言很浅显 , 词的上阕说 , 这次榜上无名 , 乃发挥失常纯属偶然 。 失败了一次没啥大不了 , 反正我是个才子词人 , 是不穿官服的国之栋梁 。 总之表达了对官场的不屑与不满 , 表现柳永自信、狂妄 。 下阕就更加不着调了 。 我失去了仕途 , 却赢得了欢乐 。 特别可恨的是 , 柳永竟然公开和体制决裂 , “忍把浮名 , 换了浅斟低唱” , 所谓仕途一切都是浮云 , 干脆青春作伴 , 游戏红尘好了 。 这首词传到了宋仁宗那里 , 其实宋仁宗私下里很喜欢柳永的词 , 但柳永的词分明是在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 , 于是仁宗很恼火 。 于是御笔一挥 , “此人花前月下 , 好去浅斟低酌 , 何要浮名 , 且填词去” 。 皇帝金口玉言 , 于是柳永的仕途就此戛然而止 。 反正只要仁宗还活着 , 柳三变不改名想考上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