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郡流光 时尚江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古郡流光 时尚江北

倚栏频北望 , 雄镇拥金沙 。

江北 , 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之滨 , 具江水之利、乘舟棹之便 , 自古以来便是千帆竞发、百业兴旺之地 。

回溯历史 , 从东汉设巴郡、江州治所 , 到清置江北厅 , 江北一直扮演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的角色 , 留下了盘溪无铭阙、明玉珍睿陵等众多巴渝遗风 , 也塑造了江北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艰苦奋斗的秉性 。

近代以来 , 尤其是抗战以来 , 随着兵工产业的集中迁入 , 茅盾、徐悲鸿、丰子恺等文化名流的大量聚集 , 又为这座城市注入了血性和浪漫的基因 。

今天 , 江北正在努力建设品质之城、时尚之都 , 续写着属于这221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时代乐章 。

古城巴郡 先风遗韵

一首古诗

藏着江北繁华的古城记忆

“朗朗文星照九重 , 问津那许白云封 。 镇安永远资神护 , 保定于今际世雍 。 沿岸金沙随浪涌 , 汇川火井衬波浓 。 觐阳红日东升处 , 恰对涂山第一峰 。 ”

清代文人黄勋的一次“炫技” , 巧妙地将当时江北古城的八道城门纳入诗中 , 即文星、问津、镇安、保定、金沙、汇川、觐阳、东升 , 也为我们探寻江北古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重要线索 。

关于江北古城的记载 , 主要集中于三个时期:一是今郭家沱区域的“巴人古滩城”;二是东汉巴郡郡治和江州县治所在地的北府城 , 即今刘家台至江北城一带;三是清代以来的江北城 。

其中 , 北府城是巴郡和江州的首府所在地 。 史书《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汉世 , 郡治江州巴水北 , 有柑橘宫 , 今北府城是也 。 ”2005年 , 考古人员在江北嘴一带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大型建筑构件以及汉代城池排水系统 , 也佐证了北府城的繁荣兴盛 。

此外 ,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中央大学教授的常任侠在江北发现的东汉无铭阙 , 1982年出土于江北区嘉陵江边的偏将军印等 , 都述说着江北自汉代以来的历史故事 。

此后一段历史便无城垣记载 。 直至清代以来 , 江北城人丁兴旺 , 工商业繁华 , 成了聚会的场地、喧嚷的集市和繁忙的码头 。

清嘉庆三年 , 时逢白莲教作乱 , 民心惶恐 , 政府组织绅民捐款 , 重庆府江北同知李在文召集民众兴筑土城墙 , 将江北城合围 , 并开设四城门;道光年间 , 江北古城完整呈现 , 城门数量由四而八;到清代咸丰十年 , 江北城再次扩建 , 增加了两个城门 , 即永平门和嘉陵门 , 十门古城最终形成 。

今天 , 顺着江北嘴重庆大剧院旁阶梯下行 , 在靠近河岸的地方 , 就能看到一段高不过六七米的老城墙 , 城墙中间位置是保定门的门洞 , 这也是十门中尚存的三门之一 。

今天 , 江北古城已经蝶变为摩登时尚的金融核心区——江北嘴 。 这里作为重庆内陆开放的门户和窗口 , 金融总部企业云集 , 金融人才、资本、信息融通中外 , 是中西部现代金融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

一座帝陵

述说着鲜为人知的大夏国历史

每年清明节前后 , 都会有明氏大宗会的人陆续组团到江北嘴来祭祖 。 其中缘由 , 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

1982年春 , 在今重庆江北嘴附近的重庆织布厂扩建厂房 , 巨大的挖掘机挖到一半 , 突然被一整块石头挡住去路 , 原来里面竟是一座巨大的陵墓 。

而这正是被遗忘的大夏国明玉珍皇帝墓 , 也是重庆历史上唯一的一座帝陵 。

明玉珍墓规模不大 , 随葬的器物也比较简朴 , 考古出土的有一大批丝织品 , 成形的共有袍服7件、明器9件、袍料14段 , 另有零碎片多块 。 其式样、颜色、纹饰都为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

明玉珍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导人之一 , 大夏政权的创建者 。 1352年 , 他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红巾军 , 任统军元帅;1357年 , 奉命领兵西征 , 由巫峡入蜀 , 占领重庆 , 摧毁了元朝在四川及周边地区的残暴统治 。

1363年 , 明玉珍在重庆称帝 , 国号大夏 , 年号天统 。 大夏国的疆域囊括了今重庆市、四川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以及贵州北部等大片地区 。

称帝3年后 , 明玉珍病故 , 史料记载“葬江水之北” 。

明玉珍去世后 , 他年仅10岁的儿子明昇继位 。 1368年 ,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政权 , 开始逐步统一天下 , 并于1371年占领重庆 。 明昇母子在今朝天门外奉表诣投降 , 至此大夏国正式灭亡 。

兵工华章 名流荟萃

一串数字

记录峥嵘岁月中的重庆兵工之最

1941年12月 , 在抵抗日军对长沙发动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中 , 中国军队立下赫赫战功 , 不仅歼灭日军56000多人 , 还成功击退日军 , 史称“长沙大捷” 。

在本次战役中 , 来自重庆江北的第五十工厂生产的60毫米迫击炮、翻修的150毫米炮和第二十一工厂生产的82毫米迫击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抗战期间 , 大量兵工厂内迁至江北 , 各类工业设备和顶尖人才汇聚于此 。 一时间 , 江北一跃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工业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 , 可谓是重庆武器制造之最 。

其中 , 最有实力的莫过于5家:原南京的金陵兵工厂 , 1937年末迁到江北簸箕石 , 次年改名第二十一工厂 , 后称“长安厂”;原广东潖江兵工厂 , 1938年迁至郭家沱 , 改名第五十工厂 , 后称“望江厂”;原湖南株洲的炮兵技术研究处 , 1938年迁到重庆忠恕沱 , 后改为第十工厂 , 后称“江陵厂”;原济南兵工厂 , 迁至重庆后改名第三十厂 , 并在江北茅溪建分厂;原巩县兵工分厂 , 在董家溪开设第二十三厂重庆分厂 。

老百姓回忆 , 战时的江北沿嘉陵江和长江两岸厂房列列 , 彻夜灯火通明 , 机声隆隆 , 因此被形容为“北岸无眠” 。 据统计 , 江北这片土地上的兵工占据了当时重庆的两个40%以上 , 即企业装机设备总台数、企业从业人数 。

毫无疑问 , 江北的兵工产业是军队抗战的坚强后盾 , 他们为前线的将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杀敌武器 , 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

如今 , 当年在抗战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江北兵工厂都已陆续改制升级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企业 。 这些也为江北当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智能制造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一道院墙

围起一段中国美术史的闪光岁月

在重庆江北区大石坝往松树桥方向的马路边 , 有一处被拆迁墙围起来的荒地 。 如果不翻阅历史 , 我们可能很难想象 , 这个极不显眼的地方居然隐藏了一段重庆美术史上星光灿烂的日子 。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40年代 , 为躲避战火 , 刚刚在昆明安顿下来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又被迫迁往重庆 。 在江北盘溪的4年 , 造就了一段中国美术史的辉煌岁月 。

当年 , 国立艺专在盘溪落脚的郭家院 , 是一户有钱人家的院子 。 此外 , 学校在四周还扩建了一些临时建筑 , 并建了一道围墙 。 这里之所以被称为“黑院墙” ,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 , 郭家院主体建筑通体漆黑;另一种是 , 传言为躲避敌机轰炸 , 师生们用“锅烟墨”将围墙抹黑 。 于是 , “黑院墙”三个字成了国立艺专的代名词 。 后来 , 琼瑶以“黑院墙”为背景 , 写了《几度夕阳红》中的故事 。

“黑院墙”时期 , 在前后两任校长陈之佛、潘天寿的努力下 , 国立艺专的师资与创作均达到西迁的顶峰:丰子恺被聘为教务主任 , 国画系任教的有李可染、黎雄才、傅抱石 , 油画系有李超士、关良、赵无极等 , 雕塑系有刘开渠、王临乙等 , 俨然是美术教育的全明星豪华阵容 。

曾经在“黑院墙”执教过的中国著名画家潘天寿感叹道:“20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 , 而绕过盘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 。 ”

巧的是 , 在1942年到1946年间 , 就在距“黑院墙”不远的江北盘溪石家花园内 , 美术大师徐悲鸿受到重庆富商石荣廷的邀请 , 于此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 , 创作了《巴人汲水图》《巴人贫妇》《壮士图》《庭院》《群马》《六马图》等佳作 。

品质之城 时尚之都

一个仓库

演绎老旧社区的“时尚重生”

李传波是在厂区大院长大的孩子 , 一段时间以来 , 他看到一轮又一轮发展挤压着城市原有的公共空间 , 封闭式小区越来越多 , 开放式社区越来越少 , 记忆中那种人情味满满的邻里关系也日渐稀薄 。

这也是他打造“北仓”项目的初衷和情结 。 “北仓”的前身是江北纺织仓库 , 建于1956年 , 一直是重庆纺织业的生产和物流要地 。 上世纪90年代纺织业衰落后 , 江北纺织仓库也一度荒废 。

“发展并不意味着失去 , 更新也可以很念旧 。 ”为了尊重这一设计理念 , 李传波利用拆下来的青砖、木头、老铁门等原始材料进行建筑场景装饰 , 还原这里最原汁原味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

在近5000平方米的北仓文创区中 , 建筑保存最完好、位置最佳之处是位于老建筑主楼二层的北仓图书馆 , 这座“重庆最美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 整个街区的其他板块也通过“图书馆+”的形式进行串联 。

北仓正式开放以来 , 因为其怀旧又时尚的调性 , 不断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 逢节假日及开展艺术活动时 , 可达到近1万人次流量 , 而意向入驻商家也排起长队……整个北仓 , 因坚守城市记忆而获得重生 。

江北区是重庆老工业集聚地 , 现存大批老旧闲置厂房 ,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 , 江北正在尝试把破旧但有特色的房子、街区进行“二次更新” , 摒弃大拆大建、推倒重建的思维 , 努力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目前 , 江北区正在差异化打造以北仓、喵儿石等为主的文创街区 , 大九街、鎏嘉码头夜市特色街区 , 以第十兵工厂遗址建筑群为主的军工文化体验街区和以唐家沱、寸滩老街为核心的巴渝历史风貌街区 , 越来越多的老旧建筑和街区将焕发新生 。

一座剧院

见证市民文化生活的品质提升

2009年的英国原版音乐剧《猫》 , 是大剧院落户江北嘴后的开门首秀 。 也正是从那场剧开始 , 赵女士便成了大剧院的常客 。

时光飞逝 , 今年恰好是重庆大剧院落户江北嘴的第10个年头 。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演奏、小野丽莎音乐会、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胡歌与许晴主演的话剧《如梦之梦》等 , 赵女士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重磅演出 。

“受高雅艺术的熏陶 , 人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明显提升 , 这正是一种品质生活的体现 。 ”在赵女士看来 , 这种提升直观反映在现场礼仪的变化上 。

现在 , 到大剧院欣赏演出已经成为重庆市居民生活的常态 。 数据显示 , 10年以来 , 重庆大剧院共组织国际、国内一流舞台文艺商演3000余场 , 话剧、魔术、交响乐、音乐舞台剧等种类丰富多彩 , 近400万名观众走进剧院 ,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消费习惯、审美水平 。

未来 , 江北将进一步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性、实效性、层次性 , 突出国际范、江北味 , 加快建成一座既有山水颜值 , 更有独特气质的“近悦远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