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郑和下西洋只是在营造盛世 , 妆点一出四方宾服 , 朝贡纷至沓来的虚假场面 。 郑和下西洋其实并没有开拓航路 , 发展经贸的明确意旨 , 更无长远的政治目标 , 只是在一些成熟的航路上“俾天子声灵旁达于天外” , 这其实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实质 。

郑和是否能够实现哥伦布那样的地理大发现吗?

郑和发现美洲并不是不可能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我们可以看一下相比欧洲 , 中国航海的优劣 。

首先 , 郑和的宝船已经证明可以通过大洋的风暴考验 , 它的制造技术甚至比当时的欧洲更好 , 而重要的指南针技术 , 南时期已有了四十八向航海罗盘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有了大宝船和航海罗盘 , 但中国航海技术中一个弱项是海图 , 中国古代海图从表面看非常不准确! 这种不准确来源于错误百出的大地测量术 。 但很奇怪 , 很早中国就在《九章算术》中已经解决了关于面积、高度及河流宽度的测量方法 。 晋代裴秀更是提出了“制图六体” , 按比例尺绘制地图 , 将道路距离转化为直线距离 , 绘制地图时要求使用比例尺(分率)、方向和直线距离(准望) , 其中直线距离则需要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高程(高下)、地面坡度起伏(方邪)经由道路距离(迂直)等几何方法转换而来 。 相当于现代地图上的网格式制图法 , 可以保证准确性和精度 。

但奇怪的是 , 这个理论似乎一直没有执行过 , “技术门槛”太高 , 没有办法实际运用 , 到现在也找不到一幅用这种方法绘制的古代地图 。

这种制图偏差也严重反映到了海图的绘制上 , 中国海图表面看很致命 , 没有方位并且错误百出 , 远不及欧洲海图精密 。 克罗狄斯·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制作的地图 , 已经有經緯度、經緯網和地圖投影 。 而中國的大比例尺地圖一直以来精度都很差 , 海图没有精确方位 , 只能用山形 , 河流来判断 , 偏差非常大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海图技术虽然很弱 , 但智慧的中国人在海上航行中被迫用了另一个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 中式海图对于中国人可能仅仅是一个一般参照物 , 这很不像欧洲对待地图的方式 。 中国人采用一个类似大数据计算的多角度的定位算法 , 不但要结合山形、水流、城市等 , 还要用到一种特别的测量技术来综合判断 , 这种测量技术也几乎弥补了海图的质量低下 。 而在此同时 , 欧洲的很多海图也是错误百出 , 不可信赖 。 不能说中国人海图绘制技术很弱就不会发现新大陆 。

这种特别的测量技术野史中观测技术 , 就是\"牵星术\" 。

中国的\"牵星术\"其实是恒星天文导航 , 这种技术的起源在于中国历朝历代一直都在积极进行和积累的恒星观测 , 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夜观天象\" , 并有专门的机构 , \"钦天监\" 。 逐渐形成了以星表为基础到星图 。 \"牵星术\"就是利用历代的观测积累 , 实现通过观测天体位置来发现确定船舶的航向和方位的办法 。

古代海上定位非常困难 , 《准南子·齐俗训》:“夫乘舟而惑者 , 不知东西 , 见斗、极则悟矣 。 ”而晋代和尚法显《历游天竺记传》也说道“…大海弥漫无边 , 不识东西…” 。

明代的“牵星术”中的星辰 , 一般是指北极星 。 在具体操作中看上去很神秘 , 用一根木杆与一条绳子为工具 , 通过积累的重要星辰的角度 , 观测恒星的方位和地平高度来确定航行地点的位置进行定位 。 牵星术还有一种特定工具叫牵星板 , 牵星板有十二块被称为\"指\"的木板和四个被称为\"角\"的小象牙方块 , 依靠这种小工具就可以进行船舶的定位 , 非常实用 , 简便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针经”就是明代关于航路的记载 , 因为用指南针引路 , 也叫做“针路” 。 航海中的航路的记载就叫“针经”或“针谱” 。 针经之所以能被称为“经” , 其中航路开船地点、航向、航程和停泊处等都是经过经年累月 , 长期记载与修缮而成 。 明代就有《海道指南图》、《渡海方程》、《四海指南》、《针谱》、去日本的《入倭针经图说》等很多不同的海上路线图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郑和能到达美洲吗?

在技术层面 , 明代已经有了很多我们意料之外的航海技术 , 明人在航海时把一昼夜分为十更 , 用专用的燃香计算时间 , 这就是\"更\" , “更”有角度 , 也指时间 , 还有《更路簿》来指导航向 。 把小木片扔下船头以测量船速 , 并以此发展出依据特定的针位 , 计算到达的时间 。 1987年在南京发现过以铁力木制造的长达11米的舵杆 , 晋代就有的“八槽舰”水密舱早已使用 , 停泊使用的四爪铁锚 , 测程术、计算航行的里程算法、“牵星为记”、对季风的观察、测水深的办法 , 为防止败血症而种植的各类蔬菜 , 豆芽、生姜、大葱的培育办法等等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但当时的中国的宇宙理论确实很致命 , 明初中國流行的是渾天說 , “苍天如圆盖 , 大地似棋局” , 认为大地是一个平面的 。 而欧洲早在希腊时期就有“地球”这一概念 , 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学大成》对“地圆说”实现了证明 , 并且得到了很多人和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及其赞助者的认可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在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期间 , 北京的紫禁城发生了一桩火灾 , 不幸的 , 刚刚建好的三大殿被闪电击中引发大火 。 明成祖遂认为是上天示警 , 不得已“诏求直言” , 官员们都认为“郑和下西洋”为这次火灾上天示警的源头 , “郑和下西洋”同时开支巨大导致国库空虚也受到诟病 , “郑和下西洋”遂告暂停 。

在历史上对中国贡献最多的探险家是汉代的张骞 , 张骞凿空西域 , 中西交通自此始盛 , 中国历朝历代经营西域 , 文化交流都以张骞为始 。 但明朝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上其实完全没有达到张骞的历史高度 , 郑和完全可以到达美州并安全返回 , 错失了很多的机会 。


如果,郑和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美洲,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如果 , 郑和向东航行 , 可以到达美洲 , 实现地理大发现吗// //

中国没有向东航行 , 没有实现地理大发现 , 其实追根究底 , 不是明朝的航海技术问题 , 也不是明朝没有冒险精神 , 甚至也不是明朝流行的浑天说 , 就是明朝人没有需要 , 明朝没有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对于财富的动力 。

五千年历史 多少有趣故事 喜欢请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