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科举考试时,瞎编了一则典故,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 , 可以说是千年来科举考试的“龙虎榜” , 因为考中进士的名人太多了 , 尤为出名的有:理学大师程颢、程颐 , 有\"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 , 还有“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 , 曾巩 , 可谓是百花齐放 。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瞎编了一则典故,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 , 瞎编了一则典故 , 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

苏轼本来是可以考第一名的 , 只是因为文章写的太好 , 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认为 , 这么好的文章只有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出来 , 为了避嫌 , 把这篇文章的排名特意往后调了 。 等到放榜之后 , 欧阳修才发现是苏轼所写 , 后悔不已 。

苏轼在考场写的这篇文章叫《刑赏忠厚之至论》 , 是一篇策论文 , 文章以忠厚为论点 , 通过引用古人的典故 , 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 文章有理有据 , 结构严谨 , 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 不过 , 其中引用的一则典故 , 当时的主考官们都不知道出处 , 好在文章写的太好 , 主考官们也没太深究 。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瞎编了一则典故,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 , 瞎编了一则典故 , 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

我们都知道 , 欧阳修是个严谨认真的人 , 曾经给朋友写了一篇文章 , 寄出去后 , 觉得应该加一个字 , 于是派人快马加鞭的追过去改 。 作为主考官之一的欧阳修 , 苏轼写的这则典故 , 他也没听过 , 一直耿耿于怀 , 回到家翻遍了所有书籍还是一无所获 , 心里更加困惑 。

放榜过后 , 苏轼亲自前来拜谢主考官 , 欧阳修忍不住问他:“你的文章里面说 , 皋陶三次请求尧杀了一个人 , 尧三次拒绝让他不要杀这个人 , 这则典故出自哪里 , 我怎么没听说过 。 ”

苏轼说:“你去读一读《三国志.孔融传》”

欧阳修说:“我读书多 , 不要骗我 , 《三国志.孔融传》里并没有啊”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瞎编了一则典故,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 , 瞎编了一则典故 , 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

苏轼说:“没有就对了 , 这则典故是我瞎编的 。 当初曹操杀了袁绍 , 把袁绍的儿媳妇甄宓赐给了曹丕 , 孔融听说这件事后 , 写信讽刺曹操说 , 周武王灭了纣王 , 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 曹操有点懵 , 问孔融 , 这则典故出自哪里 , 我没听说过啊 。 孔融说 , 我看到你把甄宓赐给了曹丕 , 猜测当年周武王肯定也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 ”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瞎编了一则典故,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苏轼在科举考试时 , 瞎编了一则典故 , 欧阳修却对他赞不绝口// //

苏轼接着说 , 孔融可以猜测 , 我也可以猜测啊 , 皋陶是个执法严明的人 , 尧是个仁厚的人 , 根据他俩的性格 , 他们肯定能干出这件事 。

欧阳修听后 , 心想 , 小伙子很优秀 , 这个操作很溜啊 , 于是更加欣赏苏轼 。

苏轼不仅读书多 , 还善于思考 , 通过思考杜撰出了一则典故 。 现代社会 , 网络发达 , 信息爆炸 , 希望大家也能像苏轼一样 , 学会思考 , 不要人云亦云 , 迷失在真真假假的海洋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