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8个月,白居易被任命为宰相

唐朝的宦官势力很强大 , 尤其是中晚唐 , 宦官们往往比皇帝还牛 , 他们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 , 甚至生死 。 最典型的例子 , 莫过于唐宪宗 , 依靠宦官拥立坐上龙椅 , 最后被宦官陈弘志(一作弘庆)等人谋杀的他 , 可以说是成也宦官 , 败也宦官 , “生”也宦官 , 死也宦官 。

27年后 , 唐宣宗李忱 , 也是宦官弄到那个位置上去的 。

宦官们把他弄上皇帝宝座 , 不是因为他能干 , 恰恰相反 , 他们见这小子傻乎乎的 , 认为他好控制 , 有培养成提线木偶、叫他怎么动他就怎么动的潜质 , 于是让他当了皇帝 。


死后8个月,白居易被任命为宰相

死后8个月 , 白居易被任命为宰相// //

李忱的傻样 , 不知是不是天生的 , 反正很小的时候 , 他就一副呆相 , 仿佛唐氏综合症患者 , 宫里人都瞧不起他 。 只有他同父异母哥哥唐穆宗是个例外 , 他曾抚摸着他的背说:“我家英物也 。 ”

奇怪的是 , 唐穆宗既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 为什么又封他为带有侮辱性质的光王呢?光者 , 什么也没有也 。 而李忱仿佛很配合这个封号 , 长大后更加愚笨 , 平时连话都很少说 , 公众场合更是把嘴巴闭得紧紧的 , 说他是哑巴吧 , 他又不是 。

其他人看不起他 , 唐文宗、唐武宗两人 , 更是没把他这个皇叔放在眼里 , 仿佛他是个没有感觉的木头 , 可以任意侮辱 , 常常戏称他为“光叔” 。 牛逼哄哄的唐武宗 , 对他更是无礼至极 , 就差骑在他脖子上拉屎了 。

那个时候 , 也许只有唐穆宗知道他是装的 。

人生如戏 , 全靠演技 。 李忱不但演技好 , 骗过了除唐穆宗之外的所有人 , 还从小就明白 , 只有当个好演员 , 把戏演好了 , 演得滴水不漏 , 才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立足 。


死后8个月,白居易被任命为宰相

死后8个月 , 白居易被任命为宰相// //

靠装傻成为皇帝的 , 古今中外 , 恐怕也没有几人吧 。

直到唐武宗挂掉 , 被宦官们拥立为帝 , 一扫之前呆傻的李忱 , 处理起政务来无不合情合理 , 人们才大吃一惊 。 尤其是拥立他上位的宦官们 , 吃惊之余 , 更是恨自己当初瞎了眼 。

首先应该大吃一惊的 , 是李德裕 。

李德裕是武宗朝的宰相 , 是“牛李党争”李派的头头 , 长期与以牛僧孺为首的另一派唱对台戏 。 这两个官僚集团长期为敌 , 痛快了他们自己 , 却害了国家 。 李忱虽然“傻” , 却心知肚明 , 对此深恶痛绝 , 继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 , 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把李德裕赶出朝廷 , 贬为荆南节度使 , 一直到死也没让他回到朝廷 。

赶走李德裕后 , 属于牛党的白敏中被唐宣宗任命为宰相 。 延续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争 , 终于结束 。

问题来了 , 唐宣宗为什么不各打五十大板 , 而要打压李党 , 重用牛党成员呢?原因很简单 , 大多出身于门第显赫的世家大族的李党 , 进入官场的“台阶” , 往往是他们祖辈父辈的高官地位 , 也就是所谓的“门荫”出身 , 因此他们的头头李德裕认为 , 朝廷选拔、任命官员 , 应该通过门荫取士 , 通俗点说就是拼爷爷拼爹;牛党则不一样 , 他们大多是科举出身 , 是靠真才实学取得官职的 , 主张科举取士 。

李忱之所以能当上皇帝 , 严格来说也是“拼爹”的结果 , 但他却非常讨厌李德裕的主张 , 因为他明白 , 只有科举取士 , 才是比较公平的 , 才能为国家延揽到人才 。 所以他继位后 , 首先做的一件大事 , 就是打压李党 , 重用主张科举取士的牛党 。


死后8个月,白居易被任命为宰相

死后8个月 , 白居易被任命为宰相// //

他的雷霆手段 , 不但让李党措手不及 , 把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 , 也惊了个目瞪口呆 。

非常重视人才的李忱继位后 , 面临的另一件大事 , 是决定宰相人选 , 标准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 。 他首先想到的 , 是大诗人白居易 。

众所周知 , 白居易不但文才杠杠滴 , 从政之才也不差 , 比如担任杭州刺史期间 , 他主持疏浚了年久失修的六口古井 , 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 , 又组织群众整修西湖堤坝 , 蓄积湖水 , 以利灌溉 , 并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 , “刻石置于湖边 , 供后人知晓”;再比如担任苏州刺史时 , 他主持开凿了一条长达7公里的河 , 为便利苏州水陆交通作出了巨大贡献 , 离开苏州时 , 舍不得他离开的苏州人民 , 无论是士人还是普通百姓 , 皆“涕泣相送” 。

可惜 , 这样一位人才 , 却因性情刚直得罪了权贵 , 惨遭贬谪 , 一生未得重用 。

白居易的政绩 , 是有目共睹的 , 也为世人所知 , 李忱更是心中有数 。 然而 , 当他有权决定白居易的命运 , 下诏任命他为宰相时 , 白居易已经病死洛阳8个月了 。

白居易的死 , 令唐宣宗十分震惊 , 也十分悲痛 。 他满含泪水 , 写下《吊白居易》一诗 , 表达痛惜和怀念之情——

缀玉联珠六十年 ,

谁教冥路作诗仙 。

浮云不系白居易 ,

造化无为子乐天 。

童子解吟长恨曲 ,

胡儿能唱琵琶篇 。

文章已满行人耳 ,

一度思卿一怆然 。

这首悼亡诗 , 对白居易的文学贡献进行了高度赞扬 , 无论是文学水准还是艺术水准 , 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

白居易若泉下有知 , 除了感动之外 , 是不是还会吃惊?

唐宣宗爱惜人才 , 但并不是什么人才都爱 , 有的人才 , 他不但不爱 , 反而毫不留情 。

比如有一个叫罗程的音乐工作者(乐工) , 琵琶弹得很好 , 通晓音律的唐宣宗很喜欢他 。 他却仗着皇帝的宠爱 , “恃才横暴” , 因为一件小事与人起了冲突 , 就把对方给杀了 。

这不是目无法纪 , 仗势凌人 , 欺压无辜吗?没说的 , 必须严惩!

罗程被捕后 , 其他乐工纷纷跪倒在宣宗面前 , 痛哭流涕地求情 , 罗程虽然辜负了陛下您的厚爱 , 罪该万死 , 可惜这家伙身怀绝技啊 , 是个人才啊 , 他若一死 , 就再也没有人 , 能够胜任宴游时为大家演奏的工作啦(罗程负陛下 , 万死 , 然臣等惜其天下绝艺 , 不得复奉宴游矣) 。 唐宣宗的回答很干脆:“汝曹所惜者罗程;朕所惜者高祖、唐宗法 。 ”

你们可惜的是这个人 , 朕可惜的是祖宗 , 是大唐的宗法!

结果毫无疑问 , 处死 。

唐宣宗不但爱惜人才 , 还善于纳谏 , 在这方面 , 甚至和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拼 , 不然 , 他也不会有“小太宗”之称 。

可惜 , 这个“明察果断 , 用法无私 , 从谏如流 , 重惜官赏 , 恭谨节俭 , 惠爱民物”的“小太宗” , 虽然致力于励精图治 , 力图恢复盛唐太平盛世 , 并有所作为 , 让病入膏肓的大唐多少恢复了一点元气 , 后来竟然也妄图长生不老 , 因服用金丹过量而一命呜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