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清朝赛尚阿

横扫四方的明朝永乐皇帝有个\"恩张\" 。 即建文时代的北平指挥使张信 , 当初正是张信救永乐逃出生天 , 才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也该有个\"恩赛\" , 因为正是一个叫赛尚阿的蒙古草包大将的愚蠢表现 , 才能使本来局于广西一地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破茧化蝶 , 终演变成一场席卷中国南方的大起义 。

赛尚阿 , 蒙古正蓝旗人 , 字鹤丁 , 嘉靖年间中举 , 一直做到清朝的军机大臣 , 并曾是清朝咸丰皇帝的受业恩师 , 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蒙古大儒 。


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清朝赛尚阿

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清朝赛尚阿// //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初 , 许多清朝高官还不以为然 , 认为只不过是小股乱匪 , 赛尚阿却认定这是大患 , 力主从速剿灭 。

此时的洪秀全 , 已在广西武宣自称天王 , 并设立五军 , 正处于羽翼初丰之时 。 赛尚阿的想法本不错 , 趁起义大乱未成 , 将太平天国的苗头掐死在摇篮里 。 咸丰帝对赛尚阿的见解也大为赞赏 , 赐赛尚阿\"尚方宝刀\" , 命其率领大军南下平乱 。

但赛尚阿虽出自蒙古族 , 可到了他这一代 , 早已经没有骑马打仗的本事了 。 任命一下来 , 赛尚阿自己心里也没底 , 表面上志得意满 , 临走时却拉着好友大学士卓禀恬的手痛哭 , 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

但不管怎么说 , 赛大人还是赶鸭子上架了 , 很不幸 , 他对面的对手正是太平天国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杨秀清 , 赛尚阿大军出京 , 一路走走停停 , 磨蹭了俩月才到广西 , 而此时的太平天国 , 接连在桂平等地战胜清军 , 并趁势攻克永安州 , 太平军在永安建制 , 初步确立了其政治制度 。


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清朝赛尚阿

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清朝赛尚阿// //

说起来 , 也正是因为赛尚阿进军缓慢 , 给了太平军一展拳脚的空间 , 不过事情到了这里还不算坏 , 因为此时的太平军实力有限 , 困守永安孤城 , 极易被清军包饺子 , 应该说局面还是处于危急之中 。 此时的赛尚阿终于赶到了前线 , 听闻永安沦陷 , 赛尚阿的第一反应就是撤 , 火速把军营向北移到了阳朔 , 很想以静制动 。

结果兵势有限的太平军得到了最好的休整机会 , 清军也丧失了拿下永安一举歼灭太平军的最好战机 。

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是对清军有利的 , 清军大兵压境 , 深壕高垒 , 兵少粮乏的太平军这么僵持下去拖也被拖死了 。

双方果然相持数月 , 但赛尚阿文官出身 , 不懂驾驭武将的方法 , 搞的两位大将乌兰泰和向荣相继与他闹意见 , 出工不出力 , 这段时间里 , 太平军在永安大搞整顿 , 封王封官 , 整个\"国家\"的制度已成雏形 。 洪秀全是明白人 , 深知如此相持必不能持久 , 于是在1852年4月5日 , 太平军以决死一战的勇气全线突围 , 赛尚阿还算勇猛 , 硬着头皮上前线督战 , 谁料清朝几十万大军竟然在太平军的冲锋下一溃千里 , 太平军终于成功冲出永安重围 , 至此 , 原本局于广西一地的太平军起义 , 终于演变成全国性的大起义 。

事情到了这一步 , 如果清军能够集中优势兵力 , 奋勇追击 , 依然有获胜的机会 , 毕竟太平军也同样伤亡惨重 , 但经此一战 , 赛尚阿彻底的被太平天国的攻势吓跑了胆 , 死躲在阳朔不敢出来 , 毫无后顾之忧的太平军转战千里 , 终于冲出广西 , 杀向华中腹地 , 至此 , 太平天国的燎原烈火 , 已经彻底无法阻挡了 。

在太平天国最困难的时期 , 赛尚阿以其愚蠢的指挥与胆怯的应对 , 终于成全了太平天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

更可笑的是 , 赛尚阿打仗没本事 , 文官的小聪明还是有一点的 , 他抓出某位名叫洪大全的俘虏 , 硬说这个太平天国的小兵是洪秀全的胞弟 , 太平天国的\"一字并肩王\" 。 伪造了他活捉太平天国重要将领的\"英雄事迹\" , 可惜小聪明终归是小聪明 , 事情送到北京就穿了帮 , 赛尚阿数罪并罚 , 被判了\"斩监候\"(死缓) 。


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清朝赛尚阿

古代十大草包常败将军之清朝赛尚阿// //

还好咸丰帝念在师生一场的情谊上 , 对赛尚阿网开一面 , 这位丧师失地的罪臣最终得以善终于家 。 不过赛大人的后代还是很为他争气 , 他的儿子崇绮成了清朝历史上唯一的蒙古族状元 , 他的孙女成了同治皇帝的皇后 , 还算是个终生富贵 。

总的说来 , 赛尚阿人品不错 , 做文官也是好手 , 但打仗确非所长 , 有此一败实在怪不得他人 。

从他的身上也可以看到 , 清朝入关二百年后 , 原先勃勃尚武的八旗精神 , 到了赛尚阿这一辈身上早已沦丧殆尽 , 之后的时日里 , 清朝不得不倚重于汉族重臣平乱保国 , 汉族洋务派势力乘势崛起 , 直接改写了清王朝最后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