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飞地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 , 是一个地理学名词 , 飞地的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 。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 , 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 。 简单点说 , 就是孤悬在外的领土 。 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 , 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 , 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 , 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 一般把本国境内包含的外国领土称为内飞地(enclave) , 外国境内的本国领土称为外飞地(exclave)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什么是飞地?

飞地是一种人文地理概念 , 指的是在某个国家境内有一块主权属于他国的领土 。 根据地区与国家之间的相对关系 , 飞地又可以分为“外飞地”(Exclave)与“内分地”(Enclave)两种概念 , 其关系如下:

l 外飞地(Exclave) — 某国家拥有一块与本国分离开来的领土 , 该领土被其他国家包围 , 则该领土称为某国的外飞地 。

l 内飞地(Enclave) — 某国家国境之内有块地区的主权属于别的国家 , 则该地区是这国家的内飞地 , 也同时是握有主权国家的外飞地 。

据G.W.S.罗宾逊1959年提出的分类体系,有3种形式:

①梵蒂冈、圣马力诺这类完全被一个国家领土包围的国家 , 属于标准飞地 , 也称实际飞地 。

②通过另一个国家领土才能到达的飞地 , 称为可穿过飞地 , 又称准飞地 , 如位于法国境内属于西班牙的友维亚 , 位于民主德国境内属于联邦德国的西柏林 , 以及美国被加拿大领土所隔开的阿拉斯加州 。

③由停战地带或占领地带所产生的临时或暂时疆界划出的暂时飞地 。

内飞地和外飞地尽管是相对的名词 , 但互相之间却不见得是可以互换的关系 , 比如与母国分离的孤立飞地是夹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边境之间 , 那么它虽然是个外飞地 , 但却不是任何国家的内飞地 。

目前世界上的外飞地情况很多 , 各洲都有分布 。 由于涉及领土 , 民族 , 宗教等诸多敏感因素 , 飞地现象是地理学中最为有趣的现象之一 , 也是当今存在飞地现象的国与国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 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引起飞地内居民生活艰难 , 或是民族纠纷 , 甚至国家关系紧张 , 以致发生武装冲突等严重后果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西北欧三维地形图

东普鲁士 , 三次成为飞地

东普鲁士 , 从字面意思看 , 是指普鲁士的东部地区 。 东普鲁士这块土地 , 似乎生来就是做飞地的命 , 在短短300多年的时间里 , 竟然先后做了三次飞地 。 直到今天 , 虽已更名易主 , 仍摆脱不了作为飞地的命运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东普鲁士地图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海岸 。 从15世纪开始 , 这块土地的主人是中世纪大名鼎鼎的条顿骑士团的团长 。 1234年-1285年 , 条顿骑士团完全占据了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 , 并在1237年合并了宝剑骑士团得到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区 , 但是在1410年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击败 , 条顿骑士团和下属宝剑骑士分团同时宣布解散 。 结果是条顿骑士团的原西普鲁士划归波兰王国直属 , 东普鲁士改为普鲁士公国隶属于波兰王国 , 以原条顿骑士团总团长为公爵 , 原宝剑骑士分团大部分地区划归立陶宛大公国 , 余者以原分团长为公爵成立库尔兰公国隶属于立陶宛大公国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1648年德国

但到了17世纪 , 其家族绝嗣 , 东普鲁士落入了勃兰登堡选帝侯(德意志的诸侯之一)的手中 。 这位选帝侯为了扩充实力 , 毫不顾忌自己的地盘和东普鲁士之间还隔着波兰王国——一块飞地就这么诞生了 。 为了保住这块孤悬在外的土地 , 勃兰登堡选帝侯不惜对波兰称臣纳贡 。 但很快 , 选帝侯的势力不断膨胀 , 并建立了一个王国——普鲁士王国 。 经过多年战争 , 1772年 , 普鲁士王国从波兰手中夺取了位于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之间的土地——西普鲁士 。 从此 , 东普鲁士与普鲁士王国连成一体 。 100年后 , 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 , 东普鲁士又成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1815年德国

这段蜜月期持续了150多年 , 但好日子终有尽头 。 东普鲁士的“飞地因子” , 被两次世界大战重新激活 。 1914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东普鲁士成了俄、德之间血战的战场 。 在第一次东普鲁士战役中 , 德军大胜俄军 , 但最终 , 德国还是沦为战败国 。 战胜国为削弱德国 , 策划了一条“波兰走廊” , 即迫使德国在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之间割让一块宽几十公里的土地给波兰 , 将德国的国土一分为二 , 互不连接 。 东普鲁士就这样再次成为了飞地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1944年秋季苏军对东普鲁士的第一次进攻 , 是东普鲁士大毁灭的前奏

割让“波兰走廊”让德国人十分愤怒 。 1939年 , 重新强大起来的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 希特勒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闪击波兰 , 夺回“波兰走廊” , 并侵吞了整个波兰西部 , 当了20年飞地的东普鲁士又回到了德国的怀抱 。 不过 , “第三帝国”的辉煌就如昙花一现 , 1945年 , 苏军攻入东普鲁士 , 第二次东普鲁士战役爆发 , 但这次失败的却是德国人 。 丢掉了东普鲁士的德国不久就宣布无条件投降 , 作为战败国二度接受审判 。 1945年 , 根据《波茨坦协定》 , 德国将柯尼斯堡及周边地区划归苏联 。 1946年 , 判决出台 , 东普鲁士的土地分别归属苏联和波兰 。 苏联为了不归还占领的波兰领土 , 将波兰国土西部边界整体向西推进200公里 , 也就是把德国的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地区割让给波兰作为补偿 , 但总体来说波兰国土还是比战前少了 , 因为苏联占领的那块比从德国割占的那块要大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东普鲁士被分割

但故事到此并未结束 , 东普鲁士骨子里的“飞地因子”在20世纪末再度发酵 。 20世纪90年代 , 苏联解体 , 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宣布独立 , 建立在原东普鲁士土地上的加里宁格勒州与俄罗斯本土被分隔开来 。 于是 , 这块土地第三次成为了飞地 。 今天 , 加里宁格勒州不仅是俄罗斯通往欧盟的窗口 , 也是其与北约对抗的政治最前沿 。 这块距俄罗斯本土600公里之遥的飞地 , 肩负着重大的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 。

“幽邃森林覆大地 , 星列众湖似水晶 。 光影映照辽原上 , 天地晶莹深谷明 。 ”这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普鲁士之歌》中的第一段 , 歌词描绘了东普鲁士的美丽风光 。 如今 , 这片土地已经不再被称为“东普鲁士” , 这首歌也成为了一首思乡曲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柯尼斯堡

加里宁格勒 , 历史上的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

如今 , 在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有一块飞地 , 面积1.51万平方公里 , 它的名字叫加里宁格勒州 , 而它的首府就是加里宁格勒 。 这个加里宁格勒可谓是历史悠久 , 它原来的名字并不是加里宁格勒 , 而是叫柯尼斯堡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柯尼斯堡

柯尼斯堡是由著名的条顿骑士团的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 , 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 。 因此 , 柯尼斯堡在德国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悲催!这块地方历史上3次成为飞地// //

柯尼斯堡

苏联占领柯尼斯堡以后曾将其更名为基奥尼斯堡 , 后来为了纪念苏联最高苏维埃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 , 将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 东普鲁士这个名字也随之烟消云散 , 从此与德国再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