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强渡大渡河 事关中央红军命运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采访人员再走长征路
大渡河 , 源于青海 , 流经四川 , 注入岷江 。 河道两岸地势险峻 , 自古有“天险”之称 。 7月进入雨季后 , 采访人员驻足安顺场红军渡 , 只见急湍似箭 , 猛浪若奔 , 其中凶险 , 正如84年前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时一般 。
1935年5月 ,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 , 沿会理至西昌继续北上 , 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区 。 时任第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一营营长孙继先接到任务 , 从安顺场渡河 。 与此同时 , 蒋介石叫嚣“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 ,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 , 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
1863年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2万太平军于此地全军覆没;1935年 , 中国共产党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又站在了同样的地方 。 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长官莫停留!”回忆起小时候奶奶给他讲过的故事 ,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副馆长宋福刚记忆犹新 。 他的曾祖父宋大顺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宋秀才” , 因十分了解当年太平军兵败大渡河的历史和当地情况 , 被红军请到营中介绍水情 。 他力谏红军迅速渡河 。
“当年的水势比现在还要凶猛 , 河宽100多米 , 河中心水深近20米 , 水流异常湍急 , 河中还有不断翻涌的漩涡 。 ”宋福刚说 。
国民党军实行“坚壁清野”政策 , 在大渡河上下游严密布防 , 并将船只、粮食等物资统统搜走 。 24日晚 , 红军夜袭安顺场时仅夺得一只翘首木船 。
军情紧急 , 如何快速确定“渡河突击队”名单成为当务之急 。 时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萧华作战前动员后 , 红军战士纷纷主动请战 。 当时 , 以是否为党员、干部和战术骨干的标准 , 挑选了16人作为“渡河突击队” 。
名单一出 , 当时只有16岁 , 刚在遵义会议后参加红军的小战士陈万清因为落选哭了出来 。 孙继先被他的精神感动 , 同意陈万清加入 。
1935年5月25日清晨 , 强渡开始 , 这是一场事关红军命运的强渡!事实证明 , 谁拥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 谁就拥有了勇气和决心 , 就能战胜艰难险阻 , 立于不败之地 。
孙继先率领17名战士冒着守军密集的枪林弹雨 , 在当地船工的帮助和南岸红军强大的火力掩护下 , 向北岸艰难挺进 。
湍急的河水让渡河变得十分困难 。 二连连长熊尚林带领第1批战士艰难渡河后 , 又将渡船拉到北岸渡口上游 , 随急流边划边漂 , 最终才将渡船划回南岸渡口 , 由孙继先率领第2批战士继续向北岸发起冲锋 。
渡船在波浪中颠簸前进 , 周围满是敌军子弹激起的浪花 。 快接近对岸时 , 守军展开反击 , 企图将渡河战士消灭在河滩上 。 生死关头 , 在南岸负责掩护的神炮手赵章成及时开炮命中敌方核心阵地 , 红军顺利击溃对岸守军 , 控制了渡口 , 确保了先遣队安全渡河 。
先遣队顺利渡河后 , 又在下游安靖坝找到2艘破损的木船 。 经修缮后 , 当地77名船工“人歇船不歇”连续摆渡7天7夜 , 将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7000余人顺利渡过天险大渡河 。
“这7000余人的队伍为阻击北岸增援泸定桥的守军和中央红军主力沿大渡河南岸北上夺取泸定桥赢得宝贵的战略时间 。 ”宋福刚说 。
“我一生参战无数 , 强渡大渡河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战!”按照孙继先生前的遗愿 , 他的部分骨灰在当年的安顺场被撒入大渡河 。
云山苍苍 , 江水泱泱 。 如今 , 大渡河依旧波涛汹涌 , 奔流不息 , 而岸旁早已换了人间——红军渡已经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每年向数以万计的游客诉说着当年那场向死而生的强渡 。
据新华社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永泰公主死因之谜:17岁的她毫无政绩,为何陵墓享唐朝帝王规格?
- 古代墓地风水十不向秘诀,墓地最佳风水坐向及朝向的吉凶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为何让人同情,死后明英宗还给恢复皇后身份
- 雍正帝最钟爱的皇子:并非乾隆帝,他若不死,皇帝可能是他
- 古人说南方多瘴气,传染可置人于死地,瘴气到底是啥病毒?
- 萨达姆失势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女婿。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此诗有人说千万不可效法
- 张学良正妻活了93岁,死后墓碑上刻四个字,张学良看了泪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