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黑釉瓷灯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明代黑釉瓷灯
明代黑釉瓷灯// //
明代黑釉瓷灯
“月黑见渔灯 , 孤光一点萤 。 ”油灯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 也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书写对象 。 笔者近日拜访藏友 , 见到一件明代黑釉瓷灯(见图) , 眼前顿觉一亮 。
这盏瓷灯高9厘米 , 口径4厘米 , 灯腹直径11厘米 , 底径8厘米 , 出自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 , 磁州窑 。 该灯外形为壶状 , 造型简洁古朴 , 宽大厚实的把手连接了顶端的注油口与底座 , 烧制致密浑然一体;壶嘴留有细小圆孔 , 可放入灯芯直通内底 。 与常见的敞开式储油不同 , 该灯的灯腹为封闭式结构 , 可令前来偷油的猫、狗、鼠等望灯兴叹 , 因而民间俗称“气死猫” 。 观察整件油灯可见 , 其黑釉不但完好均匀、光亮照人 , 且有窑变 , 细看微呈茶叶沫状 。 除底座微有窑粘外 , 无伤无损 , 堪称全品 。
“瓦豆谓之镫(登) 。 ”瓦豆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器皿 , 本作盛放食品用 , 后有人在里面放置灯芯用作照明 , 便成了中国油灯的雏形 。 这里的“镫” , 也即“灯” , 古代两者为通假字 。 如《楚辞·招魂》:“兰膏明烛 , 华镫错些 。 ”说的就是 , 带兰香的明烛多灿烂 , 华美的灯盏错落高低 。 又如《西京杂记》卷三这样描写秦代铸造的华丽宫灯:“高祖入咸阳宫……尤其惊异者 , 有青玉五枝镫 , 高七尺五寸 , 作蟠螭 , 以口衔镫 , 镫燃 , 鳞甲皆动 , 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 ”
一般认为 , 真正出现“灯”这个词汇 , 当追溯到南北朝编纂的《玉篇》 。 这主要是因为 , 战国秦汉之时 , 灯主要由青铜、铁制作 , 因而多用金字旁;到了南北朝 , 由于青瓷的发展 , 大多用烧制的青瓷制作灯具 , 也就更改为火字旁的“灯”了 。 不过 , 从“短檠二尺便且光”“长檠高张照珠翠”来分析 , 由于地位与阶级不同 , 油灯也有“贵贱之分” , 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 正如这件明代黑釉瓷灯一样 , 民间老百姓所用的油灯 , 重在实用 , 朴实无华;宫廷油灯则造型考究、装饰繁富 , 反映出主流社会的审美时尚 。 宋代的京师 , “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向晚灯烛荧煌 , 上下映照” , 见证着盛世的辉煌 。
“万古分明看简册 , 一生照耀付文章 。 ”正是因为油灯相伴 , 无数文人在这一点星火之光中 , 成就了无数千古佳句 , 折射出中华文化的丰富积淀 。 读“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 , 我们可看到辛弃疾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吟“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我们能感觉到高适千里思乡的孤寂清冷;品“桃李春风一杯酒 , 江湖夜雨十年灯” , 我们会体验到黄庭坚灯下思友的辽远意境 。 而这 , 怕是收藏带来的最佳意趣吧?(本文源自《闽南日报》 王继军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 观赏牡丹,不亚于四大名品的黑牡丹
- 清朝最严苛的丈夫与父亲曾国藩,差点被家人拉黑
- 这可能摩羯座被黑最惨的一次
- 莫名“穿越”的历史剧:《大明风华》当真是明代风华吗?
- 清代单色釉瓷器价值几何?
- 这位黑人才是踏上北极第一人?13岁成孤儿当过男仆,逝后被认可
- 白娘子本是蛇精、法海是个得道高僧,民国时倡导自由恋爱将一切黑白颠倒
- 黑白胡椒其实是一种植物
- 此国华人地位比黑奴还低,华人愤而协助独立,出了2名总统候选人
- 黑龙江公布一批考古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