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1798年7月 , 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 。 他的战略目标是先拿下埃及 , 然后东征印度 , 从而达到打击英国的目的 。 然而 , 拿破仑这次用意颇深的远征 , 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但是 , 出人意料的是 , 他的军队却偶然间发现了一块稀世珍宝 。

在出征埃及之前 , 拿破仑对埃及做了详细的研究 , 他从历史、天文、艺术等诸多领域 , 选择了175位专家 , 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科学艺术考察团 , 随军研究埃及的历史和文物 。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 , 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 , 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

1799年8月 , 当法军正在尼罗河三角洲支流入海口附近的拉希德村修建工事时 , 有个士兵偶然挖到了一块记录着奇怪文字的石碑断片 。

一名对古希腊文字略知一二的军官 , 当即认出了上面的文字 , 他觉得这是件历史悠久的宝物 , 于是把它交给了自己的上级 。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 , 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 , 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

拿破仑听说后 , 马上命令专家将上面的文字拓下来 , 送到欧洲一些考古学家那里进行仔细研究 。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 , 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 , 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

后来 , 人们以这块石碑的发现地命名它为“拉希德”石碑 , 但是经过以讹传讹 , 最后它的名字却变成了“罗塞塔石碑” 。

1801年 , 拿破仑被英国击败 , 根据战后协议 , 法国必须无条件交出他们在埃及发掘的文物 。 结果 , 这块“罗塞塔石碑”不是归还给它的原主人埃及 , 而是被英国人从法国人手中夺了去 。 1802年12月 , “罗塞塔石碑”被以英国王室的名义捐给了大英博物馆收藏 , 此后除了一战期间被短时间迁出外 , 一直在该馆的埃及厅展览 , 也从此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

那么 , 这块石碑上 , 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 , 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 , 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

“罗塞塔石碑”高约1123.公分 , 宽75.7公分 , 厚28.4公分 , 略呈长方形 , 但许多边角已经破损 , 为花岗闪长岩材质 , 重约762公斤 。

由于“罗塞塔石碑”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 , 其表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 而且石碑也已残缺不全 , 所以辨认起来难度极大 。

1822年9月 , 在多位学者潜心研究的基础上 , 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最终破译了“罗塞塔石碑”上的文字 。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 , 却让一宝物重见天日 , 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

原来 , 石碑上刻有三种不同的文字 , 从上到下分别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草体文字和古希腊文字 , 而这三种文字说得其实是同一段内容 。

最上面的象形文字 , 又被当时的埃及人称为圣书体 , 代表献给神明;中间草体又称世俗体 , 是平民使用的文字;最下面的古希腊文则是当时统治埃及的亚历山大帝国的文字 。

这块石碑是由公元前196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所制 , 上面记录了法老托勒密五世的登基诏书:托勒密五世从自己的父亲托勒密四世手中袭得王位 , 具有正统性、合法性 , 而托勒密五世也做了许多善行 。

除了翻译出“罗塞塔石碑” , 商博良还写了《象形文字入门》、《埃及语词典》、《象形文字语音初阶》等著作 , 为人们掀开了数千年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神秘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