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历代兵器

我国古代的兵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 从最初的石兵器 , 到夏代的青铜兵器、战国末期的铁兵器 , 再到北宋的火器 , 其发展进程是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 。

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的火攻战术 , 促使古代炼丹家们发明的火药很快应用于军事 , 并发展成为北宋的火器 。 南宋的火枪发展为元代的铜火铳 , 铜火铳又很快发展为明初的大铁炮 , 使我国古代兵器形成鲜明独特的风格 。

我国古代兵器的成就 , 对世界兵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特别是火药和火器的发明 , 促使世界军事技术发生了一次革命 , 为近代枪、炮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

夏代是我国青铜时代的开始 , 但这一时期青铜兵器的数量不多 , 主要仍使用石、骨、木制等原始的兵器 。

商周时期 , 由于战争的需要 , 人们对兵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 , 还用青铜制造了各种防护装备 。

这一时期青铜兵器的出现 , 不仅是我国古代军事技术上的重要成就 ,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冶炼业的辉煌 。

兵器的水平是与生产技术 , 尤其是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 大量的考古材料说明 , 在我国的夏王朝统辖的黄河流域 , 农业生产工具在制作上比以前有了较大改进 , 出现了石镰、蚌锄、蚌镰等 。

先进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 , 不仅使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 同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形成 。 在这之中 , 夏代的青铜冶炼和青铜器的制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 使得当时的兵器也有了新的发展 。

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情况看 , 夏代的兵器的种类 , 除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的刀、匕首、矛头、锥、戈、镞、斧、铲、棒等型制外 , 还出现了护身的甲和用于作战的兵车 。 其中箭头的数量明显增多 , 质料和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

夏代的箭镞不仅有石质、骨质和蚌壳质的 , 而且还有铜质的 。 在制作上也极精到 , 有的镞身断面呈三角形 , 脊和两翼刻有血漕 , 铜镞和制作精良的骨、蚌镞使得弓箭的威力大大提高 。

弓箭杀伤力的增强 , 必然促进防护具的产生和发展 。 这就是甲的出现 。 相传甲是夏代第七位夏后杼发明的 , 主要用于防护前胸后背和手臂 。

杼是夏王姒少康的儿子 , 他在协助父亲攻灭东夷首领后羿、寒浞势力时 , 由于东夷人擅长射箭 , 弓箭十分厉害 , 杼的军队被善于射箭的东夷人用弓箭抵挡 , 遭受损失 , 无法前进 。

退回国都后 , 杼发明用兽皮制作的甲 , 兵士穿上后 , 不畏弓箭 , 能格挡敌人的刀砍箭射 , 战斗力大大增强 , 东夷人弓箭优势不复存在 。 身穿铠甲的夏人终于灭绝了东夷 。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

车作为一种作战用具 , 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 , 夏代车已被用于作战 。 兵车作为一种新的武器装备 , 使兵制和作战技术发生了新的变化 , 即出现了新的兵种车兵 , 以及因兵车作战的特殊性而产生的车兵战术 。

商周时期 , 军队与战争规模扩大 , 对兵器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为避免遭到更大杀伤 , 还开始用青铜制造各种防护装备 。 与此同时 , 商周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 也为制造青铜兵器和青铜防护装备创造了条件 。

商周时期的兵器 , 按用途可分为远射兵器、格斗兵器、护体兵器3类 。 年代最早的青铜兵器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 为早商遗物 , 有远射兵器中的箭镞和格斗兵器的戈等 。 后随实战需要 , 又产生出不同的进攻性兵器 。

商周时期兵器的种类大体有镞、戈、矛、戟、殳、钺、剑等 。

镞为远射兵器 。 商周时已使用了复合弓 , 并在矢上安装铜镞 。 商代的铜镞以扁平的凸脊双翼镞为基本形态两翼侧刃前聚成锋向后形成倒刺 。

戈是商周时的主要格斗兵器 , 在有锋刃的“援”后接安的“内” , 就是柄 , 垂直装 , 用于横击、钩杀和啄击 。 商代的戈有曲内、銎内、直内等式 。 西周末到春秋时 , 戈制作工艺上有所改进 。 商周戈的长短 , 与使用的不同有关 , 一般说来 , 战车上用的戈较长 , 步战用的戈较短 。

矛是格斗用的长柄刺兵器 。 商代铜矛一般有中脊 , 向左右扩展 , 成带侧刃的扁体矛叶 , 然后前聚成锋 , 矛直通中脊 , 有的叶下侧设穿有的左右两侧设环以缚扎固矜 。

戟是戈和矛相结合而创制的格斗兵器 。 以戈为体、矛为刺 , 兼有横击钩啄和扎刺的性能 。 最早尝试将矛和戈用联装成一件兵器的例子 , 见于河北藁城台西的商墓中 。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兵器// //

殳出现在春秋晚期 , 是一种棒状格斗兵器 。 在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国 , 在3米多长的八棱形积竹柄顶端 , 装有一个青铜殳头 , 殳头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状、锋利异常 , 可以刺杀 , 也可以砸击 。 殳主要用于车战 , 在两军车马交错冲撞时使其分开 , 故有棱而无刃 。

钺是用于劈砍的格斗兵器 。 为弧曲阔刃、两角上翘的斧形 。 商周时期多作为统帅权威的象征 , 如殷墟的妇好墓中出土两件铜钺 , 一件刃宽达0.37米 , 重达8500克;另一件刃宽0.38米 , 重9000克 。 器身均铸有“妇好”铭文 , 应是权威的象征 。

剑以前刺为主 , 也可用侧刃劈砍的卫体和格斗兵器 。 西周时的铜剑很短 , 不过二三十厘米 , 仅能充护体兵器之用 。 东周时期的铜剑有较大发展 。 它们制作精良 , 长度超过0.5米 , 剑身修长 , 有中脊 , 两侧出刃 , 刃作两度弧曲状 , 顶端收聚成尖锋 。 最著名的是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 , 是东周名剑中的精品 。

商周青铜兵器除上述几种外 , 还有用于防护的铜胄 , 用于鼓舞阵势的铜饶等 。 它们同样制作工艺精湛 , 并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一时期绚烂夺目的青铜兵器 , 不仅是我国古代军事技术的成就 , 也昭示着商周青铜冶铸业的辉煌 , 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物质见证 。

知识点滴

欧冶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 , 是我国古代铸剑的鼻祖 。

他曾为越王勾践铸五剑 , 名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 这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 , 冠绝华夏 , 在当时称雄称霸的实战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

剑在春秋以后的战争中 , 逐渐从作为实战的短兵器过渡为军官的一种佩饰 , 剑的铸造也从注重其实战功能转变为注重其外观造型 。 欧冶子铸就的系列“越王剑” , 成了我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短兵器制造的杰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