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不善于写诗,考进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唐诗宋词是如今教材中必有的内容 , 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 。 在我们的印象中 , 凡是才子必然都会咏诵几句诗词 。 可是事情总有例外 , 著名的清官包拯就极不擅长诗词 , 而北宋的科考却非常重视诗词歌赋 。 既然如此 , 包拯是如何在科考中蟾宫折桂的呢?在包拯高中进士的背后 , 又藏着怎样有趣的故事?如果您想知道 , 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包拯不善于写诗,考进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包拯不善于写诗 , 考进士基本不可能 , 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宋代是承接唐代政权的王朝 , 它不仅继承了唐朝的各种政治制度 , 同时也继承了其辉煌灿烂的诗词文化 。 伴随着文化的积淀 , 宋代的文人们也都是才华横溢 , 涌现了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一代名家 。

在宋代若是有哪位士子敢说自己不会诗词歌赋 , 就像当今的大学生称自己不会上互联网一样 , 肯定会让众人笑掉大牙 , 甚至被当成异类来对待 。


包拯不善于写诗,考进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包拯不善于写诗 , 考进士基本不可能 , 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

包拯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治国、断狱高手 , 可是诗词歌赋却是他的短板 。 听到这里 , 您肯定会大吃一惊 , 认为小编在说笑 , 其实不然 , 我们可以从他所留下的诗词中略窥一二 。

包拯在诗歌作品《书端州郡斋壁》中写道:“清心为治本 , 直道是身谋 。 秀干终成栋 , 精钢不作钩 。 仓充鼠雀喜 , 草尽兔狐愁 。 史册有遗训 , 毋贻来者羞”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 包拯在诗中的立意非常明确 , 表达了自己高尚的情操 , 也抒发了为官不贪慕名利的高尚态度 。 可是从诗歌的鉴赏角度来看 , 其诗的遣词造句 , 谋篇布局 , 格调韵律、水平比之其他的文学大家 , 毫无疑问地属于三流水准 。


包拯不善于写诗,考进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包拯不善于写诗 , 考进士基本不可能 , 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

包拯在年轻时曾拜刘筠为师 , 刘筠 , 字子仪 , 曾任翰林学士 , 后又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再知庐州 , 因此刘筠与包拯两人时常见面 。

刘筠为人刚直 , 从不喜欢结交权贵 , 在庐州任上期间 , 曾对包拯的人品赞叹不已 。 从二人结识起 , 刘筠便认为包拯日后必成大器 , 随即对其多有指点与照顾 。


包拯不善于写诗,考进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包拯不善于写诗 , 考进士基本不可能 , 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

刘筠既然是包拯的老师 , 知晓包拯的长处 , 更清楚他的短板 。 包拯最不擅长的便是诗词歌赋 , 而诗词歌赋恰恰也是北宋科考时最重要的一个硬性指标 。 换句话说 , 以包拯的能力 , 日后必然能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 , 但是他却过不了科考这一大关 。

刘筠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 他不想让包拯的十年寒窗成为泡影 , 也不想让官场少了一位为国效力的清廉官员 。 眼见科考的日子即将临近 , 刘筠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圣旨 , 皇帝委派刘筠作为主考官 , 负责办理庐州考生的科考事宜 。


包拯不善于写诗,考进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包拯不善于写诗 , 考进士基本不可能 , 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

刘筠对此感到很荣幸 , 可是他为官多年 , 也意识到了北宋科考的弊端 。 北宋是经济富庶的王朝 , 同时也是文化灿烂繁荣的时代 , 在重文轻武的风气下 , 朝廷开始注重以文采取士 , 文人们也醉心于雕章琢句的坏习惯 , 而把政治方略与理想抛诸脑后 。

如此本末倒置的科举制度 , 刘筠早已经看不惯了 。 随即他上书皇帝 , 在奏章中对科考制度的积弊提出了意见 。 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宋仁宗 , 在看过刘筠的奏章后 , 便欣然同意了科考的改革 , 将以诗词为主的考试题目变成了国策论 。


包拯不善于写诗,考进士基本不可能,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包拯不善于写诗 , 考进士基本不可能 , 主考官道:为你改考试内容// //

更改后的考题 , 让包拯如鱼得水 , 在考场上他文思泉涌健笔如飞 , 果然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 , 北宋朝廷也同时网罗了一大波治国之才 , 其中包括文彦博、吴奎等人 。

包拯在高中进士之后 , 正式进入北宋的权力体系内 , 靠着忠正刚直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 成为了百姓民众交口称赞的大清官 。 直至30年后 , 在包拯等诸多忠心赤胆官员的努力下 , 北宋也迎来了著名的“嘉祐盛世” , 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彰兴”一笔 。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 , 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