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我们都知道 , 有土地的地方就会有草木生长 。 即使是严酷的沙漠 , 也会有诸如梭梭草这样的耐旱植物顽强生存 。 那么这条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 , 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 , 穿越14个县 , 800多公里的公路——秦直道 , 何以历经千百年而不生草木呢?这背后又有什么玄妙呢?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 , 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

公元前221年 , 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 为了巩固这个庞大而辉煌的帝国 , 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 诸如 , 修建长城和直道 , 开辟灵渠 , 沟通西南夷 , 开辟五尺道 。 在中央 , 实施三省六部制 , 在地方 , 废分封行郡县 , 设置官员进行管理 。 经济方面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

正是这种种措施 , 奠定了秦朝在秦始皇时繁荣强大的根基 , 也奠定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础 。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 , 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

秦直道由蒙恬负责修建的 , 关于秦直道的开始修筑时间 , 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中可知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 , 这一说法 , 在《史记·六国年表》中也得到印证 , 可知是确定无误的 。

但关于秦直道何时建成 , 则语焉不详 , 但可以确定的是直至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被赐死时 , 秦直道仍尚未完全修通 。 这说明发端于秦始皇的直道工程 , 一直持续到二世时期 。

关于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秦直道 , 是存有多种说法的 。

其中较为流行的说法包括出巡便利说 , 军事通道说和交通路线说等 。 秦二世而亡后 , 秦直道至隋唐时期依然继续提供交通服务 , 直到清朝年间 , 秦直道才逐渐荒废 , 失去了作为交通干道的作用 。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 , 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

那么 , 秦直道是如何做的坚固如斯的呢?

相传 , 秦始皇对这条路的要求非常高 。 除了要宽阔平坦之外 , 还要求下雨天不能变软 , 永远不能长草 。 始皇会有这种要求 , 大约也和他希望秦朝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 直至千秋万代的美好设想有关 。

但在没有混泥土的当时 , 这对工匠的技术无疑是极大挑战 。 刚开始的时候 , 负责建造的工匠很为难 , 但是经过研究古籍和反复试验 , 工匠们真的找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 , 将修筑道路的土彻底烤熟 , 或者是经过烧制 , 再掺入盐碱 。 这样一来 , 道路坚硬 , 再加之人为改变了土质 , 导致草木不生 。 这样一来 , 秦始皇的要求就都达到了 。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 , 为什么时隔两千年都不长草?// //

秦直道可谓是功留后世的一项大工程 , 它不仅是北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

虽然自宋开始便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 它在中国历史上 , 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后世关于秦直道的研究、保护和开发 , 对于中国古道路考古、中国秦汉史、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史等 , 均具有重要价值 。

有人说 , 秦直道的修建 , 在当时看来是劳民伤财的工程 , 是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 但也正是有了秦直道 , 我们才得以窥见几千年前的古人在面对以山脊和高地布线的秦直道时 , 是如何解决上下山和过河的难题的 。 也得以窥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 他们在依靠人力 , 工具简陋的情况下 , 一点一点的铸就了这令世人赞叹的伟大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