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什么是真理?不同的人会给你不同的答案 。

科学家会说:通过实践发现客观规律 。 哲学家会说:基于人类的正确思维方式 。 而官僚会说:谎言千遍就是真理 。

你不信?其实我最初也不太信 , 但是看过明史之后 , 我慢慢地相信了 。

据说 , 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喜欢躲在后宫玩游戏 , 二十八年不上朝 , 以至于官员紧缺 , 政府的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 。

樊树志先生说:到了万历三十年(1602年) , 南京和北京还空出将近两百个官员的名额;到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 情况继续恶化 。

林金树先生说:在赵焕拜疏自去之前 , 他一人身兼吏、兵、刑三部尚书 。 各部侍郎、户、礼、工三部止各一人 。

阎崇年先生说:万历长期“三不” , 不朝、不见、不批 , 造成朝廷中枢机构近于瘫痪 , 最典型的是政府官员的缺得不到补充 。

说万历皇帝昏庸不上朝 , 造成官员缺失的人远不止这三位大神 , 而且他们说起这件事的时候 , 基本都是同样的腔调:总而言之 , 皇帝不上朝 , 没人能当官 。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 , 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

这个说法有问题吗?问题太大了 。

据说 , 在一个官员自称奴仆的年代 , 都有许多人奋不顾身地想当这个“奴仆”;而在明末那个官员是“官老爷”和“父母官”的年代 , 居然出现了没人能当官的现象 , 这种话叫我怎么敢相信呢?

如果你拿着话筒上街采访老百姓:“现在政府官员越来越少 , 所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我相信老百姓一定会用关爱有缺陷人士的眼光看着你 。 那意思就是说:凭你这种智商 , 也敢跑出来当采访人员?

可问题是:这么多史学界大神都认定的事 , 我凭空怀疑也没有道理 。 对此 , 我只能重新梳理一遍 , 提出以下四点意见供参考 。

首先 , 国人在任何一个时代 , 都会有当官的梦想 。 如果不相信 , 大家可以想一想 , 除了所谓的隐士之外 , 又有谁是排斥做官的呢?都说朱元璋残暴 , 杀官员都是以“万”为计数单位 , 可咱从没听说过洪武年间官位出现大面积空缺 。

其次 , 就算官位没人占据 , 该官位需要做的事依然有人会做 , 无论是皇帝还是某个集团 , 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

再次 , 如果皇帝捏着玉玺 , 就是不在委任状上面盖章 , 那么官僚集团有的是办法绕过皇帝自行其是 。 这样一来 , 皇帝的威信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 因为大家会发现一个事实:就算你皇帝不让我当官 , 我依然可以耍官威 。 你皇帝不认没关系 , 有人认就行 。

最后 , 如果皇帝想下重手打击这种现象 , 一定会被整个官僚集团所抵制 。 因为是你皇帝首先不干人事 , 又怎么有脸责怪下面的人不按规矩办事呢?

有一点不能否认 , 那就是万历年间的官员的确变少了 。 但如果上述四点成立 , 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所谓万历皇帝不让人当官 , 所以出现了官员严重不足的现象 , 必然有极深的内幕以待发掘 。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 , 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

大家都喜欢当官 , 大家都希望当官 , 大家都会积极努力去当官(如果确实有门路的话)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大明帝国的既得利益集团一定会越来越庞大 , 有这三个梦想并能将之实现的人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

那么问题来了 , 想当官、愿意当官、能当官的人越来越多 , 为什么官员反而越来越少呢?我们慢慢来分析 。

第一种可能:从万历开始 , 大明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 于是有识之士纷纷跳离了这条破船 。

这种可能几乎可以否定 , 我们以清朝为例 , 就算大清江河日下 , 依然有无数人削减脑袋要往里钻 。 别说当官 , 就是当太监都不缺人 , 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怎么回事 。

再者 , “明亡于万历”是后世总结出来的 , 不管对不对 , 至少在当时肯定没这个说法 。 甚至于到了崇祯初年 , 也没人笃定地说大明帝国一定会亡 。

第二种可能:从万历开始 , 官僚集团逐渐强大 , 以至于皇权难以抑制 , 只得另辟蹊径减少官僚集团的成员 。

这种可能几乎也可以否定 , 正如我之前所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 且不说明清之际 , 官僚集团是否能强大到皇权难以抑制的程度 。 如果真到了这个程度 , 那皇帝封不封官都不重要了 , 因为这个社会已经换了一个主人 。

换言之 , 你汉献帝(曹操)可以不给孙权刘备封官 , 人家可以自己封 , 你有本事去打他呀!没那个实力 , 就别吹那个牛 。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 , 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

第三种可能:史书说的是真的 , 就是因为万历皇帝昏庸无道 , 所以才搞得整个社会民不聊生 。

据说 , 吏部尚书孙丕扬为人正直 , 很看不惯现在这种官员不满编的情况 , 于是以辞职威胁:总而言之 , 你再不补充官员 , 我就撂挑子!

按照官僚集团所预想的剧本 , 应该是所有朝臣出面 , 用各种哭天喊地的招数来挽留孙尚书 。 然后直接告诉万历皇帝:你这么瞎搞 , 害得孙尚书这样的好官都要辞职了 , 你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感吗?

但很可惜 , 剧本并没有这样演下去 。 内阁次辅张位直接在孙丕扬的辞呈上批注了两个字:同意 。

空气突然安静 。

在这种背景下 , 你怎么能说责任是万历皇帝的呢?张位同意了孙丕扬的辞呈 , 那意思就是说:既然你姓孙的喜欢搞风搞雨 , 还以辞职做威胁 , 那你就回家慢慢搞去吧!万历皇帝只是从善如流 , 支持张位的意见 , 如果大家要骂 , 请先骂张位 。

换言之 , 如果你说万历皇帝昏庸无道 , 至少内阁次辅张位不认同 。 你们官僚集团内部都有纷争 , 还怎么给万历皇帝扣黑锅呢?

第四种可能:皇权和官僚集团已经斗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 双方谁都不愿意妥协 , 却也都不愿意完全撕破脸 。

在这种背景下 , 万历年间的奇葩现象出现了:皇帝宁死也不补空额 , 官僚集团宁愿不占位置也不愿意低头 , 看谁耗得过谁 。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你们不是牛吗?继续牛吧 , 我就是不封官 , 看你们谁敢无视我的命令 。

从官僚集团的角度来看:没你的命令 , 我们照样能做事;没你的命令 , 这帝国我们照样玩得转 。

只有看懂了这一点 , 才能真正明白吏部尚书孙丕扬和内阁次辅张位的权谋手段 。 皇帝想精简机构 , 官僚集团想扩张机构 , 双方角力的时候 , 前排就坐的官僚就倒霉了 。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 , 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

对于这些官僚而言 , 他们通常有三种选择 。

第一种情况:支持皇帝 。 可你真的敢支持皇帝吗?如果真是这样 , 那你死有余辜!

如果你敢精简部门 , 被精简部门的官员一定会和你玩命;如果你成功精简掉一些部门 , 却直接取消 , 而不是另行补充 , 那些在外面排队的准官员也会跟你玩命 。

在这种背景下 , 请掂量掂量自己 , 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别说官员不敢 , 就是皇帝都不敢 , 所以万历皇帝只能躲在皇宫里玩阴招 。

第二种情况:反对皇帝 。 可你真的敢反对皇帝吗?如果真是这样 , 那你死不足惜!

皇权是神圣的 , 这在大明帝国是真理 。 至少从明面上看 ,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之外 , 没有哪个皇帝是被乱臣贼子面对面干掉的 。

你只要敢带头喊出“昏君无道”的话 , 那就别怪你身后的队友把你卖掉 , 然后用你的脑袋和皇帝谈判 。

陛下 , 这个乱臣贼子 , 我们帮您收拾掉了 。 我们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我们都是忠臣 。 如果您再这样冷我们的心 , 那以后再出现乱臣贼子 , 就没有忠臣辅保社稷啦!

愣头青这种生物 , 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 如果没人敢做第二个 , 就会有人撺掇出第二个来 。 换做你是皇帝 , 你怕不怕?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 , 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

第三种情况:谁也不得罪 。 你们两头都是大神 , 我惹不起 , 难道还躲不起吗?吏部尚书孙丕扬和内阁次辅张位玩的其实就是这一套 。

吏部尚书孙丕扬的辞呈 , 就是在向双方示弱:你们神仙打架 , 我掺和不起 。 如果你们还不打算妥协 , 那我直接滚蛋行吗?

内阁次辅张位的批示 , 就是在对双方进行善意提醒:再这样玩下去 , 可能真要擦枪走火了 。 大神们 , 适可而止吧!

但对于已经开始斗气的皇权和官僚集团而言 , 他们是听不进劝的 , 在这种背景下 , 辞职的吏部尚书孙丕扬滚蛋了 , 批示的内阁次辅张位后来也滚蛋了 。

几十年后 , 大明帝国跟着一起滚蛋了 。

万历皇帝该负责吗?当然该 。 但盯着他一个人说事 , 把所有黑锅都甩给他 , 真的应该吗?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听说万历年间的官员越来越少?所谓谎言 , 就是部分真相和危言耸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