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 , 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撰文 | 肖赫曦

汉武帝之孙刘贺为何只当了27天皇帝?在被废黜之后为何又被册封为海昏侯?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认为 , 要真正把握刘贺跌宕起伏的命运 , 必须要从历史的大处着手 ,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着手 , 不能只将问题局限在刘贺本人身上 。 这也是他在《海昏侯刘贺》一书中 , 对刘贺本人的着墨不多 , 而将大量篇幅用在梳理刘贺之外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脉络的原因 。

8月4日 , 在建投书局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为我们讲述了海昏侯刘贺和西汉中枢政权的背后故事 。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 , 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

《海昏侯刘贺》 , 辛德勇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6年10月

汉武帝如何选择继位者

辛德勇认为 , 刘贺跌宕起伏背后的根本政治原因是 , 太子刘据对他的父亲汉武帝施行巫蛊之术 , 并由此引发了未遂的政变 , 也就是著名的“巫蛊之祸” 。 所谓的巫蛊之术 , 也就是通过种种仪式 , 来诅咒对方尽快死去 。

以巫蛊之术来诅咒自己的父亲 , 显然是一件极其不仁不义的事 ,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 , 卫太子刘据没有这么做 。 但辛德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因为所谓的道德仁义并不是绝对的 。 汉武帝在晚年时变得残暴不仁 , 又独揽大权 , 没有人能制衡他 。 在这种情况下 , 大家只能盼着他早点死 , 只有他死了 , 人们才能好过一点 。

太子刘据对汉武帝施行巫蛊 , 在事情暴露之后 , 刘据只得发兵反叛汉武帝 , 最后兵败自杀 。 汉武帝由此对身边所有人都产生了更加深重的怀疑 , 而且 , 在专制体制下 , 汉武帝作为一个集权者 , 对任何人都不可能充分信任 。 如卫太子刘据 , 即便已被立为太子 , 最后依然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 那么其他的人更是可想而知了 。

对于汉武帝而言 , 其他几个儿子都不能让他放心 。 汉武帝一心祈求长生不老 , 渴望能永远当皇帝 , 一旦立了太子 , 就有了接班人 , 就意味着他可能把权力传给接班人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能力越强的儿子 , 反而越不被汉武帝喜欢 , 因为能力越强 , 就越有资本向汉武帝的权力发起挑战 。 在汉武帝的几个成年儿子中 , 燕王旦能力过人 , 史书称其“为人辩略”且多“招致游士” , 刘闳早逝 , 广陵王刘胥“动作无法度”且行为“多过失” , 汉武帝根本就瞧不起他 。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 , 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

《海昏侯新论》 , 辛德勇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9年6月

只有昌邑王刘博 , 为人规规矩矩 , 也没做什么惹汉武帝不高兴的事 , 是最有希望的人选 。 而且在卫太子兵败自杀的七个月之后 , 他的舅舅李广利和当朝丞相刘屈氂 , 已经准备向汉武帝举荐 , 让刘博来做太子了 。

但刘博时运不济 , 就在李广利和刘屈氂准备举荐、还没有举荐的时候 , 他们被人举报“祝诅主上 , 有恶言” , 而且“共祷词 , 欲令昌邑王为帝” 。 这就是说 , 他们不仅用巫蛊之术来诅咒汉武帝早死 , 而且还拥戴新的主子 。

本来 , 作为当朝丞相 , 刘屈氂举荐太子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 但一旦和巫蛊沾上关系 , 试图动摇汉武帝的性命和权力 , 那就直接触犯了汉武帝的大忌 。 因此 , 他们二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刘屈氂最后被处死 , 李广利一看大事不妙 , 就领着兵投降匈奴了 。 原本最为希望成为太子的刘博 , 也由此失去了希望 。

于是 , 在帝位的继承上 , 只有汉武帝年幼的儿子刘弗陵 , 可以作为太子而不受汉武帝的猜忌 。 刘弗陵年纪尚幼 , 没有能力 , 也没有想法去用巫蛊之术来诅咒自己的父亲 。 因此 , 汉武帝表现出想要立刘弗陵为太子的意象 , “上心欲以为嗣 , 命大臣辅之” 。

当然 , 汉武帝并没有马上将刘弗陵立为太子 , 因为“他幻想着自己能够生命永存 , 帝位永在 , 不愿意把可能的继任者看作是实际的太子” 。 直到在去世前两天 , 汉武帝可能感觉到死亡的迫近了 , 才不得不把刘弗陵立为太子 。

由此 , 辛德勇总结道:“刘贺其人荣辱浮沉的经历 , 都是基于这样一个缘由;或者说 , 他的人生大戏 , 就是这样拉开了帷幕 。 ”

登上权力顶峰的霍光

刘弗陵被立为太子 , 进而登上皇位 , 这和刘贺的荣辱浮沉 , 又有何关系呢?这得从刘弗陵本身的特点说起 。 汉武帝去世时 , 刘弗陵只有八岁 , 如此年纪的小孩 , 连基本的人事尚且不通 , 更不用说治理一个国家了 。

一般而言 , 年幼的皇帝 , 在面对实际的权力运作时 , 不是依靠母亲 , 就是依靠当朝的大臣 。 如果要依靠母亲的话 , 需要母亲和母系的亲属在老皇帝去世前就有一定权力基础 , 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资源 。 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出身寒微 , 而且汉武帝也没有拔擢她的家人 , 令其可以有权力来作为奥援 。

在谈到这一点时 , 辛德勇指出 , 在褚少孙增补的《史记·外戚世家》中 , 汉武帝在确定刘弗陵继位后 , 有意杀掉赵婕妤 , 以防“主少母壮”而导致女主专权 。 而后来在北魏时 , 当政者还发挥此说 , 以为“子贵母死”是汉家家规 , 儿子当了太子 , 就要把母亲杀掉 。 今日 , 也有不少学者推衍此说 , 如北京大学的田余庆教授 , 曾专门论述“子贵母死”的问题 。

但辛德勇并不认为“子贵母死”这一制度真的存在 , 而具体到赵婕妤身上 , 据班固所撰的《汉书》 , 赵婕妤是因为犯了错被谴责后 , 过于忧伤而死亡 , 并非被汉武帝所诛戮 。

不过 , 虽然汉武帝没有杀掉赵婕妤 , 但是他担心刘弗陵年龄太小 , 会引起母后的家庭干预朝政 , 他没有任用赵婕妤家里的人入朝 , 可能也是因为这一原因 。 因此 , 在即将离开人世时 , 考虑到汉家江山的稳固传承 , 汉武帝就不得不对刘弗陵登基之后的政治运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 安排的办法只能是选择一些可靠的大臣 , 让他们来辅佐刘弗陵 。

在汉武帝可以考虑的人中 , 霍光是首选 , 但把权力都交给一个人 , 那无异于改朝换代 。 因此 , 汉武帝一共安排了五位顾命大臣来辅佐刘弗陵 , 另外四位分别是车千秋、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 。 这五个顾命大臣又可分为内朝和外朝两组 , 外朝有宰相车千秋 , 御史大夫桑弘羊 , 以及太仆上官桀 , 内朝则是奉车都尉霍光和驸马都尉金日磾 。

其中 , 上官桀还身兼骑都尉 , 带有近侍之臣的性质 。 而且 , 他还明确宣布 , 要辅助霍光处理内朝事物 。 也就是说 , 上官桀实际上身兼内外两朝 。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 , 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

霍光像

在这两组臣僚之中 , 按照法定的地位 , 车千秋应是级别最高的官员 , 但霍光作为“领尚书事” , 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 而八岁的皇帝当然在政治上没什么主动权 , 因此霍光实际上成了皇帝的代言人 。 当然 , 霍光不能直接施行政令 , 政令需要经过外朝的车千秋和桑弘羊才能实际施行 。 但汉武帝最信任的臣僚还是霍光 , 为了保证霍光有足够的权威和地位来主导朝政 , 汉武帝任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 , 赋予霍光最高的统兵之权 。

如此一来 , 这几位臣僚之间就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关系 , 车千秋具有最高行政权力 , 霍光则有最高军事权力 。 当然 , 为了防止霍光兵权太重 , 汉武帝又赐给上官桀左将军的头衔 , 赐给金日磾车骑将军的头衔 , 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兵权 。

辛德勇指出 , “这一顾命班底的设计 , 看似内外平衡 , 谁的权力都受到制约 , 难以独断专行 , 但问题的实质是西汉王朝和它所继承的秦王朝一样 , 其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专制的 。 在这一实质性因素的主导下 , 不管是权臣的控制欲望 , 还是实际行政运作的需要 , 都必然要打破这一‘五臣共和’的局面 , 将全部权力集中到一位强臣手上 。 ”

这一位强臣 , 就是汉武帝最为信任的霍光 。 霍光为了进一步掌控权力 , 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 , 第一步就是试图和上官桀、金日磾联姻 , 这三个都有将军头衔的人结成了一个政治利益同盟 。 当然 , 虽然结成了同盟 , 也不意味着盟友就可以由你摆布了 , 彼此之间依然有着博弈关系 , 三人之间也并非完全齐心 。 这时候 , 对于霍光来说 , 一件相当幸运的事发生了 , 金日磾去世了 。

上官桀的情况 , 则不怎么顺利 。 一开始 , 霍光和上官桀二人合作无间 , 相当融洽 , 但两个人都想独揽朝政 , 结果发生了严重冲突 , “上官桀后来设法活动 , 让自己的孙女 , 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入宫 , 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 , 于是转而公开与霍光争权 , 最终发展到联合燕王旦和桑弘羊等 , 试图发动政变 。 ”

但是 , 这些试图政变的人反而被霍光一网打尽 , 上官桀和桑弘羊的宗族全被诛灭 。 在这个时候 , 离五位顾命大臣受诏辅助刘弗陵 , 只过去了八年时间 , 但除了霍光本人之外 , 就只剩下车千秋一人 。

一年多之后 , 霍光又找到了时机 , 将车千秋的女婿徐仁处以“弃市”的刑罚 , 也就是杀了之后 , 陈尸市场 。 这样一来 , 车千秋的威信被大大削弱了 。 通过这样的手段 , 霍光使得所谓的“丞相” , 变成了“承命办事”的吏员 。

由此 , 霍光扫除了政治舞台上所有的竞争对手 , 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

刘贺如何当上皇帝?

霍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 在他好不容易才得以不受制约地操控汉昭帝刘弗陵之后 , 过了没多久 , 刘弗陵就在22岁的年纪去世了 。 对于霍光来说 , 刘弗陵是个非常理想的皇帝 , 从他八岁继位开始 , 就一直很驯服 , 听从霍光的话 。

他去世后 , 霍光不得不另行寻找新的傀儡皇帝 , 霍光最初找到的 , 就是刘贺 。 本来 , 因为刘弗陵没有留下子嗣 , 所以新皇帝应该从他的兄弟中选 , 而广陵王胥就是群臣最认可的选择 。 但刘胥已经成年了 , 身边有自己的势力 , 也颇有主见 , 对于霍光来说没那么容易控制 。 所以 , 就像汉武帝舍弃燕王旦、广陵王胥一样 , 霍光出于对有能力、有势力的皇子的排斥 , 没有选择广陵王 , 而是选择昌邑王二世刘贺 。

辛德勇指出 , 根据相关的情况推断 , 霍光选用刘贺 , 主要是基于这几点考虑 。 “第一 ,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 , 辈分比广陵王刘胥低 , 更便于利用外孙女上官太后的名义来加以弹压 。 第二 , 刘贺当年还不到二十岁 , 虽已成年 , 但政治经验很浅 , 比较容易控制 。 第三 , 从《汉书》的记载来看 , 刘贺的神志不够健全 , 被人称之为‘清狂不惠’ , 所谓的‘清狂’ , 也就是‘白痴’的另一种说法” 。

刘贺从进京路上开始 , 就做出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举动 , 完全符合他“清狂”的名声 。 本来 , 这些应该是霍光意料之中的事 , 但在刘贺登上皇位27天之后 , 霍光就以“行昏乱 , 危社稷”的罪状 , 将其废黜 。 在丞相出面上奏的罪状里 , 其实无非是一些不够检点的生活琐事 。 这对于皇帝来说 , 算不上什么 。 而且 , 当时霍光宣布废黜刘贺时 , “群臣皆惊愕失色” , 这都说明了一个事实 , 那就是霍光废黜刘贺的背后 , 其实另有隐情 。

根据汉书的记载 , 刘贺在当上皇帝之后 , 没有做好傀儡皇帝的本分 , 而是真的开始发号施令 , 像模像样地做起皇帝来了 ,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 , 使者旁午 , 持节诏诸官署征发 , 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 二十七天内就发布了一千多条诏令 。 而且 , 除去寻常的政务之外 , 刘贺还开始着手调整宫廷禁卫的兵马 , 这对于霍光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 因为宫廷禁卫直接关系到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 , 这是霍光手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张牌 。

于是 , 霍光先下手为强 , 把刘贺从昌邑国带到长安城的两百多名随员几乎全都杀了 。 被废黜之后 , 刘贺被禁锢在昌邑国的故宫里 , 与之前不同的是 , 这次是以平民的身份居住其内 。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辛德勇: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 , 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

海昏侯墓

那刘贺后来为何又被封为海昏侯了呢?在发动政变废黜刘贺之后 , 霍光选中了刘据的孙子刘询 。 刘询深知自己处境的危险 , 决不会像刘贺那样鲁莽行事 , 但又不会永远接受霍光的摆布 。 终于 , 登上帝位七年之后 , 他等来了时来运转的一天——霍光去世了 。

当然 , 即便霍光去世了 , 霍家人的势力依然树大根深 , 刘询没有立马对霍家作出清算的举动 。 直到后来 , 当霍家人做了一系列动作之后 , 汉宣帝刘询才采取手段 , 把霍光宗族几百人全部处死 。

虽然统治日渐稳固 , 在对待废帝刘贺上 , 汉宣帝刘询还是很不放心 , 因为霍光废黜刘贺 , 选中刘询 , 本身是不正当的 , 无法获得旁观者的真心认可 。 在霍光去世五年之后 , 刘询还特意指令张敞前去察看刘贺的动向 , 防止他东山再起 。 同时 , 为了进一步稳定局势 , 笼络人心 , 刘询必须要更为妥善地处置刘贺 。 经过一番审慎的思考 , 汉宣帝在元康三年 , 下诏册封刘贺为海昏侯 , 让其移居豫章郡的彭蠡泽畔 。

这既是一种善意的安抚 , 能够笼络人心 , 也表明了一个事实:随着汉宣帝对朝政控制的稳固 , 已经不必再对刘贺有所顾忌 , 于是改变其变相囚禁的状态 , 恢复正常生活 。

刘贺就如此这般地经历了如过山车一般的政治生涯 。

撰文丨肖赫曦

编辑丨徐悦东

校对丨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