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我国至晚到战国 , 就有烽火台这种原始的“信号塔”了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图为呼和浩特北残存的赵武灵王时期的烽火台 。 使用烽燧进行敌情通信信息的传递 , 在我国边防体系中 , 至少一直使用到明朝 。 烽燧系统传递信息 , 不仅是向本方预警 , 通知有敌情 , 而且根据敌人人数还会采用不同的“烽“”燧”的数量表示 。 也就是说 , 烽火台信息传递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承载量 。

但是如果想快速的远距离传递更多信息 , 在我国古代是使用人体携带加密信函 , 骑快马传递 。 骑马毕竟慢 , 在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中 , 为了可以实现在一整天的时间里 , 完成如此复杂的小说情节 , 作者创造性的给长安增加了“望楼”系统 。

马亲王如果生在古代 , 会不会给大唐建造一套在当年是高科技的超级信息传递系统呢?

按说 , 网络就是烽燧+密码系统 。 技术上唐代并非不能做到 , 如此望楼 , 真的那么好用的话 , 为何在我国唐代为什么没有被使用呢?今天就来分析分析这套系统在当年实现的可行性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望楼(谐音就是wangluo)白天用旗 , 晚上用灯 , 小说发生的正月十四这天是大晴天 , 所以作者也不用考虑能见度不高怎么办的情况 。 那么本文就只分析望楼在睛天时 , 系统能否按作者的设想工作?

望楼系统由一个中枢楼及上百个里坊楼构成 , 为保持望楼之间的距离适当 , 作者在每坊中安置两到三个望楼 , 唐长安城共108坊 。

按唐长安城的里坊布局 , 仅在每个民坊内放一座望楼 , 形成的系统图大概如下(仅为示意)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每坊仅布置一个望楼的系统图

可以看出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信息广播系统 , 我们都知道 , 系统越复杂 , 越容易被破坏 。 比如说攻破几个望楼节点 , 或者在系统里放几个间谍——用假信息造成系统混乱 , 剧中龙波的暗桩陆三(日本人扮演)就是一个潜在危险 , 但我很奇怪他为啥从来都用最快的速度报告狼卫的动向 , 并且从来没报过假信息 。

如果有人读过《基督山伯爵》 , 应当记得其中一个情节:当时法国采用类似望楼的信息传递手法 , 用一座座信号塔传递符语 。 基督山伯爵买通了某个守塔人 , 用错误的信息替换原始信息 , 导致他的敌人大蚀本钱 。 马伯庸当然也清楚望楼系统的缺陷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法国大革命期间由克洛德·沙普发明的信号塔及符语

实际上因为望楼系统的单中枢特点 , 越靠近中枢的节点 , 重要性越高 , 如果把与中枢直接联结的几个子节点攻陷 , 系统马上瘫痪 。 靖安司都安插了陆三 , 其他望楼被安插暗桩并不是难事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绿色的望楼代表被敌人攻占

好吧 , 暂且假定每座望楼的安全性没有问题 , 暗桩为了不过早暴露 , 也暂时都不会传递假消息 。 那么 , 第二个问题来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

玩过传话游戏的人都知道 , 一句话从从群一端传到另一端 , 往往面目全非 , 何况隔空旗语 。 作者为了补上这个坑 , 让每个望楼把信息反复发布三遍 , 以免误传 。 在当代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时 , 也有同样的问题 , 计算机网络是用“校验位”来解决的 。 但是 , 电信号传输可是光速 , 多一些校验可以解决信息准确性 。 但是用望楼传播 , 速度是手工操作的速度 , 啥时都发三遍 , 效率如何?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长安望楼的传文分为两种:一种是定式 , 比如三急一缓代表“增援即至” , 五急二缓代表“原地待命” , 等等;另外一种则是韵式 , 以开元二十年之后孙愐所修《唐韵》为底 , 以卷、韵、字依次编列 , 如二十六六 , 即卷二第十六韵第六字 , 一查《唐韵》便知是“天”字 。

片刻之后 , 望楼传来一声悠扬的号角声 , 表示传文完毕 。 黄土地上已经写满一长串数字 。 姚汝能从腰间掏出《唐韵》的小册 , 迅速转译成了文字:

“有延州石脂今日报墨料入城 , 不知所踪 。

剧组挺用心 , 为了真实效果 , 还编了一套传输代码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电视剧中复杂的信号系统

那么按书中所说的“白天用旗 , 晚上用灯笼明暗” , 是否可以满足需求?

旗语和灯语在现代海军中仍有应用 , 旗语要求发语者双手各执一旗 , 以特定姿态传递信息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海军通行旗语

灯语则复杂一些 , 按摩尔斯电码规定 , 每个数字需显示5下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以摩尔斯电码编排的灯光显示数字

孙愐写的《唐韵》原书已经失传 , 我们用宋代最流行的《广韵》为例 , 比如张小敬的“张”字 , 在广韵的第4卷第41韵第47字 , 即“4 41 47” , 不算中间的空格 , 张字需要用灯显示4x5=20次 。

注意:唐朝时阿拉伯数字尚未传入我国 , 当时中国人用算筹表示数字 , 为叙述方便 , 文中均按阿拉伯数字处理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张”在《广韵》里的位置

以此类推 , “有延州石脂今日报墨料入城 , 不知所踪”这句话16个字 , 需要灯光显示320次 。 别忘了 , 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 也就是要显示近1000次!

就算比较简单的旗语 , 每个字打5种姿势 , 为了传递这句话总共也要打240个姿势之多 , 第九套广播体操也做完了啊!

我们再简化一下 , 这么长的句子太费事 , 我们每次少传几个字不就行了吗?比如上面这句 , 我们压缩成“石脂墨料失踪”6个字 , 一下子简化到90个旗语姿势 , 这样可行否?

还是不行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别忘了 , 望楼是一个接力传递的系统 , 离中枢越远 , 信息传递的路径越长 。 比如书中张小敬和崔器追敌人到了修政坊 , 在这个地方向光德坊的总部汇报 。 修政坊在长安东南角 , 与光德坊相距甚远 , 就算每坊只有一个望楼 , 最快也要10步 。 一条消息乘以10 , 想想那得用多长时间?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修政坊好远啊 , 都快出二环了

在书中 , 张小敬很快收到李泌传回的指令“这是疑兵之计贼自曲江出必自最近城门返回” , 这效率着实令人怀疑啦 。 所以 , 这套望楼系统呢 , 您就别太当真了 。 昭昭有唐 , 并非不能设计制作出类似系统 , 而是 , 并不能真的有用 。

但 , 这个问题 , 并不会降低《长安十二时辰》的节目质量 。 作者在资料收集和情节设定上倾注了更多心血 , 案头工作相当深入 。 长安城东市西市 , 街道里坊 , 各有什么特色 , 何时开门何时关门等等 , 作者用心了 。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历史】长安的“望楼”真的可以传信吗?// //

而在电视剧的拍摄上 , 对于原著有着更好的改造 。 情节架构方面 , 明显可以看出美剧的影子 , 先划出大时间段 , 再细分到网格 , 在格子里填故事 。 每个时段里都包含矛盾——解决——反转这样的故事轴线 , 让读者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线 。 镜头运用、背景音乐、包括很多桥段、人物动作 , 可以看到大量的美剧元素 , 在《权游》没得看了之后 , 咱们自己国家能出现一部这样的好剧 , 很欣慰 。